江西省的名字,并非如同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湖南湖北這些省份一樣,是由江河湖海等地理方位來命名的。自漢至隋,被稱為“江西”的其實并非現在的江西。因長江自江西省湖口轉向斜流,北下南京、浦口,故有江東、江西之稱。唐朝以前的“江西”,實指長江北岸,即今江蘇六合及安徽廬江一帶。
江西省地圖
江西之名,始于唐朝漢朝,漢高帝初年,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此為江西最早的行政區域建制。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江西屬揚州刺史部。
唐朝,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江西屬于江南道。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增為15道,屬江南西道。其疆域與今“江西省”相當。史家為省略紀事,常将“江南西道”簡寫為“江西”。
宋,天禧四年(1020年),将“道”改為“路”,江南分為東、西兩路。金陵(今南京)、豫章(今南昌),俱在江南,然而對豫章而言,金陵居江南之東,豫章居江南之西,江西全省為江南西路。
元朝,開始确立行中書省制度。設江西行省。
明朝,沿襲元制,但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轄13府78縣 ,地域基本等同如今的江西省區。
清朝,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江西省”名稱正式使用。
簡稱“贛”的來曆江西省簡稱“贛”,有幾種說法:
無論是哪種說法,都跟江西境内最重要的河流——由南至北貫穿全境的贛江有關,選擇“贛”作為簡稱具有代表性。
贛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