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本裡有一則烏鴉喝水的故事,故事中的烏鴉十分機智。現實中的烏鴉也确實是聰明的鳥兒,它們有多聰明呢?
在北方的城市,很容易見到烏鴉。它們或在草坪上走動,或在樹林中取食,即使看到人,也不會驚慌,而是一邊叫一邊鎮定地飛走,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烏鴉是公認的最聰明的鳥,《伊索寓言》中烏鴉喝水的故事,生動地诠釋了烏鴉的智慧。
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一隻口渴的烏鴉找到了一隻裝着水的大陶罐,但因為罐深水少,水位不夠高,它喝不到水。陶罐的口子很小,不能飛進去,也很重,烏鴉沒有足夠力氣把罐子推倒讓水流出來。于是這隻烏鴉找來很多小石塊,從罐口丢進去,水位逐漸上升後,它便喝到了水。
鳥類學家還發現,新喀裡多尼亞島上的烏鴉,可以制作極為精巧的工具。
它們會用彎曲的樹枝做成鈎子來尋找縫隙中的蟲子,還會用葉脈制成小鋸子來切開蟲子。
日本仙台的食腐鴉則找到一種敲碎堅果殼的好方法。它們銜着堅果在路邊等待,在交通信号燈由綠變紅的時候,它們飛下來,把核桃放在車輪前,然後飛走。當綠燈再次亮起車子開走後,堅果被壓碎,它們就能吃到果仁了。
一是烏鴉的腦容量與身體的比例為鳥類之最
美洲鴉的大腦約占其體重的2.3%,而家雞的這項指标卻隻有0.1%。最新的研究表明,腦容量較大的鳥較為聰明,可以更好地适應環境的改變,更容易在現代化的城市中生存。烏鴉在北方城市中的興盛,給這一觀點提供了良好的佐證。
另一個原因是,烏鴉是群體性動物,壽命相較其他雀形目鳥類來說更長,可達到15~20年。
它們會在群體中交流生存經驗,親鳥也會将自己的智慧傳給下一代。先天的優勢加上後天的學習,讓烏鴉成為最聰明的鳥兒。
作者:黃秦(浙江自然博物館研究員)
陳水華(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