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每個女性都會來月經,現代人來月經的時候可以直接使用衛生巾。但是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衛生巾的,那古代的女性在月經來臨時,她們是怎樣處理生理問題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原始社會
這個時期的女性智力還未完全開化,她們甚至不能清楚地了解月經的定義。當月經來臨時,她們一般情況下會選擇置之不理,隻有實在不能忍受流出來的血迹時,才會選擇用樹葉擦掉。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這個時代的女性智力才有所開化,她們會将撿來的幹草和海綿墊在自己的身下。
(二)奴隸社會
到了奴隸社會,人類逐漸有了文明,這時候的女性開始穿衣服遮羞。月經來時,她們開始墊上一些幹燥物吸收污血,而且學會了用清水沖洗。
(三)封建社會
在紙被發明以前,女人們都用布頭來做衛生巾。她們會把草木灰裝進縫好的小布袋裡,兩頭用細線系在腰間,制成了所謂的“衛生帶”。更換下來的衛生帶,除去裡面的髒東西,清洗晾幹以後,可以繼續使用。
紙被發明出來以後,在女人月經期間就派上了大用場。因為紙的吸水性好,有韌性又幹淨,女人們會直接把草紙夾在衛生帶裡。這樣以紙作為吸收體的做法漸漸普及開,一直到衛生巾被發明出來。
(四)一戰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女護士們發明了衛生巾,用醫用棉和紗布繃帶,制作了最早版本的衛生巾。
因為走動時衛生巾會移位,所以,一名美國女性又嘗試用膠将它固定在内褲上。這種方法受到了許多人的歡迎,并逐漸演變成後來帶粘膠的衛生巾,如下圖:
(四)現代
現代的月經産品層出不窮,除了普遍的衛生巾以外,還有衛生棉,月亮杯,衛生巾内褲。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衛生巾:這個就不多介紹了,大家都用過。
衛生棉:有認識這個的嗎?衛生棉條,又稱衛生栓,簡稱棉條,是一種棉質的圓柱體,在女性月經來潮時,可置入陰道中吸收經血。
月經杯:月經杯又叫做月事杯,是一種用醫療矽膠(或天然橡膠)制成的杯子,柔軟有彈性,置于陰道内,較接近外陰部的位置來盛裝經血。
月經内褲:月經内褲采用了抗菌、耐污、吸水性強的四層布料,每層依次為吸濕排汗、抗菌耐污、吸水層和防漏層。這類内褲的最大特點就是倆字:無感。不黏不悶,基本不漏。不需要放進體内,也不需要額外墊姨媽巾,而且非常幹爽,也完全不用擔心清洗時血流成河。
好了,今天的講述就到此結束了,奇奇怪怪的知識是不是又增長了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