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目光随着主流市場的方向去關注造車新勢力時,很少人會在意那位已經被遺忘在角落裡的凱翼。
在新能源大環境的趨勢下,令自主品牌汽車衆多的弊端愈加明顯,而随着市場競争愈發白熱化,不少車企都在想方設法吸引消費者目光。凱翼也不例外,當初靠着互聯網汽車的噱頭進入市場,打着低價路線試圖攻城略地。如今卻遭遇銷量節節下滑,面臨着市場淘汰,危機不斷。
倘若沒有郭德強信誓旦旦的聲稱「價值營銷」,可能沒人會對它有所期待。也正因為期望值的增加,凱翼的現實與理想究竟有多少差距呢?
在縱觀2021年全年銷量,或許從中能找到一些答案。
銷量崩盤的背後,是品控的失衡
根據數據來看,凱翼2021年1-11月銷量為14125輛,環比2020年下跌的幅度令人瞠目結舌。
被寄予厚望主打性價比的爆款軒度,更是從上市至今都在三位數徘徊,怕是在成都雙子塔霸屏的廣告費都沒掙出。不僅僅是郭德強,就連凱翼整個市場營銷部門都臉上無光。
在外界看來,依靠低價線路打開市場的凱翼汽車,如今無論如何都賣不動或許是國内消費水平的提高的原因,從而淘汰那些低端品牌或者車型。其實不然,凱翼的失敗是命運的使然也是必然,低價并不代表妥協,回歸凱翼的質量問題實在是讓人堪憂。
據在線車評了解,在當前第三方門戶網站上關于凱翼的投訴問題可謂是五花八門。其中變速箱的問題可以從16年的C3追溯到現在的炫界,始終是凱翼無法直視的痛點。
比如一位C3車主的投訴聲稱在曆經廠家召回後每年大概2-3次都因為發動機故障燈亮回4S店維修檢測。但每次檢查都說沒有問題。在2020年一月份,車子在跑高速的時候再次出現發動機故障燈亮,車子完全失去動力減速下來,車主也受到了不小的驚吓。叫了拖車去4S店維修,維修人員說是離合執行器總成和換擋撥片有問題,花費了2000元。之後車子又一次亮起發動機故障燈,又叫拖車拖去4S店,維修人員稱是上次維修時線路弄的太緊了,把線調松了。
試問,就這樣的售後維修能力,談何赢得消費者的親睐?這還不包括諸多因為承諾無法兌現的案例,更讓懷揣滿腔熱血拿真金白銀支持它的用戶倍感心寒。
平台老化,新瓶裝老酒毫無誠意
如果說質量問題是品牌發展中所必須面對的磨難,那麼品牌向上需要的是産品陣容去橫向拓展,而凱翼在這方面又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當2018款凱翼X3正式上市時,本以為會發生前所未有的改變。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新車僅僅針對于外觀、内飾以及配置等方面進行了調整、升級,被批毫無誠意平台老舊。
到了如今炫界和軒度的身上,凱翼始終無法走出奇瑞的影子,當初在炫界的新車發布會上,炫界造型總監Pier Luigi Ferrari表示,炫界是年輕人喜愛的元素與潮流文化的結晶,無論是“凱旋之翼”的前臉設計,還是懸浮式車頂、流體雕塑式的車身,都讓炫界煥發動感潮酷的時尚氣息。
但是通過對比可以發現,炫界很明顯是在瑞虎5X的基礎上,通過改變外觀,增加一些移動互聯的科技應用而來。三大件、變速箱、底盤及扭力懸架、甚至連輪胎尺寸都是一模一樣。與奇瑞過渡相似的後果不僅僅是增加了内耗,同時沒有走出自己獨立的道路不僅讓銷量低迷更讓品牌嚴重受損。
強灌「價值營銷」理念,凱翼真能翻盤?
客觀的來說,凱翼的高層都深知凱翼汽車對奇瑞的技術依賴程度,令凱翼在産品和品牌方面都缺乏核心支撐。面對高手如林的汽車市場,凱翼自始至終也沒有拿出硬實力來與對手競争。
無論是設計、智能化配置還是發動機技術,凱翼都沒有過硬的實力築起護城河。依照目前的産品力和品牌力,凱翼别說在同級别中脫穎而出了,就連未來的生存之道都看不見任何希望。
郭德強的加盟,給凱翼帶來一絲生機,畢竟在一汽豐田、一汽紅旗、一汽轎車、一汽馬自達奮鬥三十餘載的“營銷老将”。然而看到這位營銷老将拿出的對策又讓人懷疑,曾經一度将一馬折騰到生不如死的價值營銷在凱翼的身上就能靈驗嚒?
郭德強此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笑談要将凱翼打造成“國産馬自達”。且不說凱翼的未來能否像馬自達一樣成為産品力鮮明、粉絲擁趸衆多的小而美品牌。從郭德強的話語中,我們多少能感受到輕蔑的态度,似乎凱翼這座小廟能容下一尊大佛自然不愁香火。
問題來了,馬自達身為昔日的一線品牌是何其的風光無限,現在呢?營銷沒能體現出價值反而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凱翼如果真的奉行這種理念是機遇還是加速走向滅亡?
在線車評認為,凱翼汽車在市場略顯沉寂,與當下汽車行業競争激烈雖然和其在市場營銷方面的投入不足有關,但絕非是到了孤注一擲的地步。價值營銷在一馬身上血淋淋的教訓已經被公認為無作為營銷,之後必将加速凱翼的折翼。而屆時凱翼不止是要面對在當前中國汽車産業競争激烈的大環境下的諸多挑戰,打造中國年輕的個性化品牌,對經濟型客群再次銳化的夢想也終将成為泡影。
燕燕·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