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所謂的國潮牌子要撐不住了!
這兩年,但凡打個“國貨”“國潮”的廣告,似乎就可以将一個企業從山腳擡到山巅,小熊電器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不過,與摩飛等小家電同行一起走上巅峰的小熊似乎過不好這個牛年了,他們可能要跟自己的名字一樣“熊”下去了。說真的,留給小熊的時間不多了!
涼涼
01創意小家電走向末路?小熊百億市值腰斬在即
為優化用戶生活質量而生的創意小家電,在過去幾年時間裡一直保持這較高的熱度,也助力摩飛、小熊等企業成為家電市場上的一隻又一隻新軍。依托快速崛起的電商、借助錯位競争等方式,讓小熊從默默無聞的小企業成長為每股股價165元的行業大熱門,但也給小熊的“熊市”埋下了伏筆。
電商作為小熊的主要營銷渠道,不僅為小熊帶來了更高的利潤,但也讓小熊的成本節節攀升。近年來,小熊電器在市場促銷、品牌宣傳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在2021年上半年,小熊的市場促銷費及品牌宣傳費為1.53億元,占當期銷售費用的61.95%。然而小熊的廣告并沒有多少成效,小熊今年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為1.39億元,同比下降45.30%。
激烈的市場競争下,小熊的營銷策略并不奏效,原材料成本上漲、市場競争激烈,加上小家電市場本就已在飽和邊緣,讓小熊走上了“熊市”這條路。目前,小熊股價48元左右,已不足當年最高股價的三分之一。或許,小家電市場需要的不隻是“創意”“網紅”“國潮”,而是需要一點“實力”才能站穩腳跟。
02小熊并非唯一,從百億市值到一文不值的還有……
像小熊這樣的企業其實不在少數,最相似的一個例子就是瑞幸。當年想打造“中國星巴克”的瑞幸,雖然咖啡做得比星巴克更難喝,但是憑借出色的燒錢營銷方式,成功赴美上市。結果去年一場造價醜聞成功将瑞幸拉入泥潭。如今的瑞幸,小日子雖然過得一般,但是咖啡還是一如既往的難喝,也算是表現如一了……
其實,新消費促生下的網紅品牌,能存活的寥寥無幾。今天紅了小熊,明天就會捧起下一個小熊。借用新京報的一句話來說:從整個新消費領域發展來看,在經曆了瘋狂融資、野蠻生長後,不少新消費企業或多或少出現增速放緩的發展瓶頸。
03寫在最後
成于潮流,敗于潮流,大概就是這些網紅品牌的最好寫照。它們在風口中誕生,卻也如火焰一樣被風一吹就滅了。小時代裡,顧裡說沒有物質的愛情就像一盤散沙,都不用風吹,走兩步就散了。那麼在這個新消費時代裡,或許可以這樣說:
沒有硬實力的企業就像一盤散沙,都不用風口過去,沒兩年就散了。
(777390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