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人還會有多動症

成人還會有多動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8:50:21

成人還會有多動症(你很可能得了成年人多動症)1

多動症患兒參與團體訓練

成人還會有多動症(你很可能得了成年人多動症)2

多動症患兒接受團體心理治療

成人還會有多動症(你很可能得了成年人多動症)3

多動症患兒接受團體訓練

成人還會有多動症(你很可能得了成年人多動症)4

多動症患兒接受感覺統合訓練

記 者 陳 敏

通訊員 楊紅英 文/攝

人們普遍以為,多動症(ADHD)是小孩子才會得的病。其實許多人不了解,這個疾病可能對孩子一生都會産生影響,約有70%的患兒多動症症狀會持續到青春期,約有30%至50%的會持續到成年期。也就是說,其中30%至50%的多動症患兒在長大後會得成年人多動症。

26歲的秘書辦事特别拖拉 原來患有多動症

“幸虧我看了多動症門診,現在情況好了很多。”26歲的小朱對記者坦言。

小朱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家公司的秘書,平時需要撰寫、處理很多文字材料。可是,讓公司領導不滿意的是,年紀輕輕的小朱辦事特别拖拉,經常無法按時完成任務,好多次差點誤事。面對領導的指責批評,小朱也感到很委屈,他不是不想按時完成任務,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總是無法集中注意力處理文字,很多時候甚至根本無法長時間靜坐。小朱說,這種狀況同自己小學時候的症狀很是相似,他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被診斷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當時父母沒特别放在心上,總覺得長大了發育好了自然會好。好在小朱從小聰明,跌跌撞撞地考上了大學。

難道又得了多動症?小朱來到康甯醫院兒童青少年門診,接診的是康甯醫院兒童青少年科主任張文武。小朱被診斷為成年人多動症,在醫生的建議下,他每兩周來看一次門診,并配合藥物治療,現在情況已大有好轉,工作拖拉的情況改善了很多。

“我得了多動症?多動症不是小孩才得的疾病嗎?”面對醫生的診斷,何小姐驚訝不已。

何小姐的多動症症狀不同于小朱。何小姐大學畢業後已工作4年,讓她的家人困惑的是,這四年來她頻繁地跳槽。何小姐訴苦說,她跳槽也是無奈之舉,每到一個新單位,和同事相處不超過3天,同事們就不願意和她搭檔了,同事們評價她做事情總是虎頭蛇尾,忘東忘西,說話缺乏邏輯性。所以,何小姐在每一個單位都幹不長。她一直以為是自己的性格不好,從沒想過原來這是一種疾病。直到康甯醫院的醫生診斷她患了成年人多動症,她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切症狀是疾病導緻的。

康甯醫院兒童青少年科主任張文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多動症的表現不一,成年人多動症也一樣,目前他的門診就有5名成年人多動症患者,他們的表現各不相同。

24歲的李先生去年一拿到駕駛證,馬上就買了一輛新車,一年下來,大大小小的事故不斷,不是跟别人的車剮蹭了,就是撞到路邊的護欄。剛開始,他以為新手都這樣,但慢慢地發現是自己的問題,自己開車的時候特别容易走神,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單調的路面,注意力不一會兒就分散了,好幾次差點出事,吓得他都不敢上高速了,每次出現事故基本上是由于他開車時走神引起的。回想自己讀書時,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一次,他偶然聽了一次關于多動症的講座,對照自己的症狀,不由得心裡一動。李先生惴惴不安地來到康甯醫院,醫生的診斷讓他既意外又不意外,原來他真的得了成年人多動症。按照醫生的建議,李先生暫時不開車,開始接受治療。

三到五成多動症患兒 會發展為成年人多動症患者

多動症是兒童患病率最高的慢性健康問題之一。

康甯醫院曾專門就兒童多動症開展了一次調查。在甯波市10個區(縣、市)随機抽取了三個地區,每個地區初中小學各随機抽取2所學校,同時抽取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對16所中小學以班級為單位随機抽取樣本,開展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多動症檢出率為10.97%,其中,小學生多動症檢出率11.25%、中學生檢出率10.15%。從調查看,男孩多動症發病率是女孩的2至4倍。

多動症,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注意力不集中;二是多動或沖動行為。人們普遍以為,多動症是小孩子的病,而且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自愈,成年人是不會發生這種疾病的。但根據很多學者的随訪觀察和前瞻性研究,發現多動症并不是兒童專有的疾病。兒童患了多動症若不及時治療,可持續到青壯年階段,隻不過症狀表現有所不同而已,我們稱之為“成年輕微腦功能障礙(簡稱AMBD)”,即成年人多動症。成年人多動症臨床表現多以急躁、易發脾氣、焦慮、抑郁等為特點。這個疾病是美國醫生阿諾德在1972年首先報道的,以後類似的報道相繼增多,為此,美國曾召開了AMBD專題讨論會。

采訪中,張文武說,這個疾病可能對孩子一生都産生影響,約有70%的患兒症狀會持續到青春期,約有30%至50%的會持續到成年期。WTO世界精神衛生調查報告顯示:成年人多動症患病率在所有調查中平均為2.8%。近期的研究結果顯示,美國成年人中,被診斷為多動症的比例是4.4%,而且,更多的人沒有被診斷。因此,成年人多動症,是一種發病率較高,同時被忽視的疾病。

成年人多動症患者,症狀和兒童的不大一樣。

據介紹,成年人多動症會影響到很多方面,比如:學習成就低,職業表現差,頻繁跳槽,家庭不和諧,生活質量差,另外還要警惕物質濫用和交通事故的風險等。具體表現在注意力缺陷方面有:經常拖延工作,經常丢失或錯放工作或生活必需品,忘記約會或工作任務等;多動方面有:坐立不安,不能參加需要久坐的活動,思想難以安靜下來,總是從一件事馬上跳到另外一件事;沖動方面有:說話不假思索,做決定過快,經常打斷别人談話,做事易厭倦、缺乏耐心,如開車常闖紅燈和飙車、排隊易插隊等,難與他人維持穩定的關系,無節制地參加娛樂活動或購物。

有研究發現,成年人多動症患者,或許會在某些方面展露天賦。此外,這類患者可能出現沖動、攻擊他人、做事不計後果等行為,而被錯誤地診斷為邊緣型人格障礙或者反社會人格障礙。普遍存在的疾病現象,就這樣被所謂性格怪異所掩蓋。

成年人多動症患者 趕緊去治療

從采訪來看,多動症對成年人健康和社會功能的影響,此前并沒有受到重視,相關的研究也較少。2014年,日本福島大學的學者發現,成年人多動症與全身性發育遲緩有關;2016年,美國學者曾在《臨床精神病學》雜志上發表過論文。研究發現,患有多動症的大學生,更傾向于濫用興奮類藥劑,也更容易形成酒精成瘾。

這項研究提示大家,對于那些出現所謂性格和心理障礙的人而言,需要認真地對待個人的問題,積極向專業人員求助。比如,對多動症與拖延症等進行鑒别診斷。因為,所謂性格或人格問題,隻能通過心理或行為方法幫助糾正,但是,多動症可以通過藥物治療,而且具有較好的效果。此外,成年人多動症患者,應該改變認知,正視自己的健康問題,及時通過專業咨詢,得到診斷和治療。

采訪中,張文武提醒衆多成年人多動症患者,成年人多動症一般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幹預治療、藥物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所以當你出現多動症症狀時,一定要向專業醫生求助。

張文武醫生曾有一個認識的朋友,每次聚會、聽課什麼的,這個朋友總是時不時地插嘴。類似的事情發生幾次後,張文武建議他到專業醫生門診檢查一下,看是不是患有成年人多動症。這個朋友聽從建議,走進了多動症專科門診,并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接受藥物治療,讓他開心的是,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後,他感覺自己很多症狀有好轉了,老婆還誇他像變了個人。

據介紹,多動症可能是由于神經系統疾病造成,可以給予中樞興奮劑等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加強心理幹預和治療。患者平時可以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提高自我管理、交流等能力。另外,建議患者平時注意規律飲食,适當補鋅對改善多動症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但讓醫生們憂心的是,絕大多數成年人多動症患者根本就沒有向專業醫生求助的意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們普遍對成年人多動症存在認識誤區,一方面,人們普遍認為多動症是兒童青少年的專屬疾病,成年人不可能患有多動症;另一方面,很多人認為兒童青少年多動症不是病,隻要孩子長大了,這個症狀自然就會自愈,結果導緻多動症患兒長大後,直接變成了成年人多動症。

張文武醫生在接受采訪時說,一些成年人多動症患者面對枯燥無聊的事往往容易分心,但在他們覺得有趣的事情上,卻可以持續集中注意力。所以,他認為,成年人多動症患者手裡抓的并非隻是一手爛牌,隻要能挑選到一個适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同樣能夠發光發熱。

據研究,對于像成年人多動症群體這樣分心的人适合做企業家、公關/媒體制作工作者、咨詢人員、記者等。

自己有沒有患成年人多動症?

趕快對照一下這些标準

1.注意障礙:6項或更多以下症狀,持續至少6個月,且這些症狀到了與發育水平不相稱的程度,并直接對社會和學業/職業造成了負面的影響。這些症狀不僅僅是對立行為、違拗、敵意的表現,或不能理解任務或指令。年齡較大(17歲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至少需要下列症狀中的5項。

a.經常不能關注細節,在學習、工作或其他活動中犯粗心大意的錯誤(例如忽視或遺漏細節);b.在任務或遊戲中,經常難以維持注意力(例如,在聽課、對話或長時間的閱讀中難以維持注意力);c.當别人對其直接講話時,經常看起來沒有在聽(例如即使在沒有任何幹擾的情況下,看起來也是心不在焉);d.經常不遵指示導緻無法完成作業、家務及工作中的職責(例如可以開始任務,但是很快就容易分神);e.經常難以組織任務和活動(例如難以管理有條理的任務,難以把材料或物品放得整整齊齊,工作沒有頭緒,不良的時間管理,不能遵守截止日期);f.經常回避,厭惡或不情願從事那些需要精神上持續努力的任務(例如學校作業或家庭作業;對于年齡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則為準備報告、完成表格或閱讀冗長的文章);g.經常丢失任務或活動所需的物品(例如學校的資料、文具用品、鑰匙、錢包、手機、文件、眼鏡等);h.經常容易被外界刺激分神(對于年齡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可能包括不相關的想法);i.經常在日常活動中忘記事情(例如做家務,外出辦事;對于年齡較大的青少年或成人,則為回電話、付賬單、約會等)。

2.多動與沖動:6項或更多以下症狀,持續至少6個月,且這些症狀到了與發育水平不相稱的程度,并直接對社會和學業/職業造成了負面的影響。這些症狀不僅僅是對立行為,違抗、敵意的表現,或不能理解任務指令,對于17歲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則需要滿足以下5項。

a.經常手和腳動個不停或在座位上扭動;b.經常在應該坐着的時候離開座位;c.經常在不适宜的場合中跑來跑去、爬上爬下(在青少年或成人隻是有坐立不安的主觀感受);d.經常無法安靜地玩耍或從事休閑活動;e.經常“忙個不停”,猶如被馬達驅動一樣;f.經常講話過多;g.經常在提問還未講完之前就把答案脫口而出(如接别人的話,不能等待交談順序);h.經常難以耐心等候(例如,當排隊等待時);i.經常打斷或侵擾他人(例如,插入别人的對話/遊戲或活動;未經他人允許使用他人東西;對于青少年或成人,可能是侵擾或接管他人正在做的事情)。(陳敏 整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