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人跟我聊起他們的執念,而且聊起來的時候大多都會有類似這種話:如果那時候沒有怎麼怎麼樣,現在就不會這樣。如果我那時候這麼這麼做,現在就會沒事。
其實這種話,并沒有什麼卵意義,因為小學生都知道的事,世上沒有後悔藥,發生了也就回不去了。
但這種思維模式背後折射出來的,很大一部分恰恰就是執念的根源。
很多時候所謂的執念,并不是你究竟有多喜歡一個人,而是你在懊悔自己的表現,你腦子裡不斷設想當初如果,這個過程等于否定現在,本來可能很小的一件事,導緻了對現在的全盤否定,從而陷入了一種焦慮痛苦的狀态,為了擺脫痛苦就會想要竭盡一切去挽回,挽回的目的并不是你有多愛他或者兩個人有多合适,而隻是去為了消除當初的負面影響,去擺脫這種痛苦。
所以這種執念不是你對他的執念,而隻是對自己的執念,對某件事的執念。在不斷的自我否定中讓自我越陷越深,從而造成放不下他的假象。所以越是自卑敏感的人越容易有這種執念,因為更習慣于去否定自己。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機制,在很多方面都有體現,比如賭徒心理。賭徒輸了錢以後往往還想再賭,難道他不後悔嗎?恰恰是因為他太後悔,無法接受自己輸錢的現實,所以會想要繼續賭把錢赢回來,抵消影響。
所以歸根結底,這種執念隻是沉浸過去,無法接受現實的表現,純粹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要想放下執念,必須認栽,回歸現實,接受現在的狀态,在此基礎上去充實自己的生活,多培養些積極對自己有幫助的愛好習慣,把自己的思維捋直,不要再去糾結,不要接觸對方,那走出來無非是時間問題,其中最忌諱的是反反複複,一旦反複就是原地踏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