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反應性精神虐待怎麼反擊

反應性精神虐待怎麼反擊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11:03:26

反應性精神虐待怎麼反擊(這不叫心理咨詢叫)1

資料圖。圖為合一心理咨詢服務中心。

都知道,心理咨詢目的是對心理适應方面問題提供援助,可在呼和浩特,一家名叫“合一心理咨詢服務中心”的機構,卻釀出了生命悲劇。

據媒體報道,呼市公安局玉泉區分局受理這起案件時,牽出了該心理咨詢機構,死者正是該機構的學員。事發時學員們正進行“藤條療法”——即互相放倒,然後請别人用藤條抽打自己大腿、臀部。一女學員在被抽打後當場倒下,此後不治身亡。如今,12名涉事人員已被刑拘。

心理咨詢,怎麼還玩起暴力了?據介紹:傳授“藤條療法”的“老師”,自稱中醫世家,他解釋稱:“這種類似體罰的行為是由表及裡的治療手段,可以用來釋放心中的負面情緒。”

看到這裡,我大緻懂了,所謂的“藤條療法”不就是暴力發洩嗎?很顯然,用傷害身體的方式來達到治愈心理的目的,不被醫學倫理所允許,若構成傷情,恐怕也難為法律允許。

不隻是療法欠妥。按照我國《精神衛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心理咨詢人員不得從事心理治療或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也就是說,心理咨詢機構的服務半徑,隻能局限于咨詢,不能給心理或精神障礙患者療診。

而從這起案例看,“藤條療法”科學性暫且不談,它在合法性上就已經失去了前提。

無獨有偶,前不久,央視财經起底報道了心理咨詢行業的亂象:很多心理咨詢從業者,簡曆上均注明持有“統考ACI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但人社部工作人員稱“沒有這個考試”;有訪客為心理咨詢4年花費40萬元,沒收到“聊效”後要求退費,卻被威脅公開隐私錄音。

一邊是某些“心理咨詢”機構挂羊頭賣狗肉,提供咨詢之外的服務,甚至連資質都是僞造得來;另一邊卻是十分簡單明确的法律規定,及“無此證書”、“無此考試”的結論。是非這麼簡單,為何亂象頻發?究其原委,還是紙面上的規定沒有落實到現實中去。

鑒于此,有關方面顯然需要多些前端治理,别等到命案發生了才發現一系列的不合規問題。那些資質粗糙的心理咨詢機構雜草般叢生,損害的是具體的患者或訪客權益,還會傷害整個心理咨詢行業。

事實上,考慮到很多“心理咨詢”機構亂象雜陳,完全可以順藤摸瓜、由此及彼,由其已浮現的涉嫌違法犯罪問題切入,将其更多問題連根端起,也以典型案例去帶動行業整治。

拿此事來說,據涉案學員家屬透露,其妻原本因有抑郁症而開始心理疏導課程,後來不僅買了5萬的年課,還投入了50萬元的入股分紅資金,至今已投入了70餘萬元。這裡面若有誘騙,那就有可能涉嫌違法犯罪。該家屬稱,其妻子“那段時間她誰的話都不聽,隻聽從老師的”,因而,對該機構是否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顯然也該納入調查序列。

在此事上,對學員之死,涉案者及心理咨詢服務中心該負何種責任,顯然仍需調查。但一條人命及多人涉案的代價,已足夠沉重,這給心理咨詢行業性自淨機制敲響了警鐘,也給監管部門提了醒:應變被動為主動,盡職做好資質審核和日常監管,也完善投訴反饋機制,及時對“帶病”的心理咨詢機構加以治理。

□與歸(媒體人)

編輯 陳靜 校對 何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