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寫過打油詩嗎?我小時候寫過,不過都忘了!
打油詩,是備受小學生們喜歡的一種題材。
這種題材比較寬容,内容逗趣幽默,可抒發感情、可直抒胸臆,也可諷刺吐槽、幽默惡搞,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小學生的“奇思妙想”。
創造的基礎是模仿。我們中華民族有非常豐富的文化素材庫,唐詩宋詞、四書五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最開始的打油詩,就是從改編課文内容開始的。
看這篇,一首好好的《遊子吟》被改成了《孝子吟》,是家長看完想打人的程度。
這合着是父母的混合雙打啊!幸好這孩子還知道在旁邊備注上原文,不然,背熟了自己的,考試時就抓瞎吧!
還有下面這幾首我們耳熟能詳的詩,是被魔改最多的詩句了。
多讀兩遍魔改篇,你都能忘記原詩寫的是什麼了!
我兒子現在上4年級,有時候放學路上,我就聽他嘴裡念念有詞,仿佛是熟悉的詩句,又仿佛哪裡不太對的樣子。
他就告訴我,這是他們自己改的詞兒,同學們都念着玩,很有意思。
我還專門叮囑他,你們改着玩可以,可别天天念叨改過的,把原文忘了,考試的時候就傻眼了!
他信誓旦旦地跟我保證說,不會的,放心吧!
能放心才怪呢!
你看下面這幾篇,魔改當答案寫,妥妥的大鴨蛋抱回家了!
不過,你還别說,上圖的魔改答案,讀起來還都挺押韻的,尤其是第一句,我都誤以為是原文了!改得很有道理的樣子,非常具有迷惑性。
其實,原文出自《論語·顔淵》,也不是一句詩,而是一句話: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魔改詩句太魔性,上面這些,第一眼,你還能想起幾句原文?把答案寫在評論區吧,我是想不起來幾句了!
改編到一定程度,小學生們就開始發揮自己的創作能力了。大部分人在搞創作的時候,都是從身邊的人和事開始的,小學生也不列外。
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都是他們創作打油詩現成的素材,而且大多數都是以調侃為主,令人哭笑不得。
想打不能打,還得誇一句:真有才!
這是一篇帶有味道的打油詩!
吐槽爸爸腳臭的,形容爸爸的腳臭像垃圾桶裡的垃圾一樣,是那種綿延不絕的臭。
雖然内容稍顯稚嫩,但表達還是比較到位的,把那種臭味直沖腦門的感覺寫出來了。
除了吐槽父母的,還有調侃老師的。
一首《回頭歌》,把所有老師一網打盡,句句押韻,老師看了連連稱贊:天才啊!
當然了,也有小學生把對老師的吐槽埋在了詩中,不仔細讀,還真發現不了!
這篇打眼一看,還是一首挺有文采的詩,但仔細再看,嚯,這是篇藏頭詩呢,首字連起來:老師是大豬蹄子!
老師内心OS:小兔崽子,你給我等着!
除了這些搞怪的,也有一些小學生寫出了非常動人的詩句。
這篇《風》,寥寥幾句,就描繪出了風的感覺。
錢,是我們的身邊之物,但是能想到用錢來表達風的形狀,這個構思非常巧妙。
這篇《花紋》的意境真的好棒,我的腦海中出現了這樣的畫面:
一個炎熱的夏天,屋外大樹的樹葉一動不動,知了也因着燥熱驚叫不已。
工作了半天的爸爸,吹着風扇,躺在涼席上小憩。
過了一陣,爸爸醒了,從涼席上醒來,身上卻印上了涼席的花紋,一道一道的,煞是可愛!
這些可愛的花紋在爸爸身上呆了一會後,又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地方,因為爸爸又要去工作了,它們不想去流浪。
這孩子一定是個非常感性的小朋友,才能寫出這樣生動的詩句來。
雖然有很多小朋友還是以惡搞為主,但家長們也不必要因為此事吵孩子,這也是孩子們創造性的一種表現方式。
我們要做的還是要引導好孩子,防止孩子過于将學習娛樂化,在考試時吃虧。
也要引導孩子用心觀察、體會,動用五感,不僅要看要聽,還要摸、聞、嘗,最後将這些感受綜合起來,做一些寫作訓練,慢慢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
你還看到過哪些魔性打油詩嗎?歡迎分享哦!
—感謝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