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小務虛本命年,看到了妻子給小務虛買了紅褲,我才注意到原來今年是我的本命年。
我還記得10年前,當小務虛還在讀大學時,我也給自己買了一條紅褲。
今年,随着閱曆及認知方面的提升,我覺得我不再需要這種方式來讓來自己安心了,然而妻子卻給小務虛準備了,看到了這條紅褲,小務虛瞬間明白這裡面的道理,因此,順着妻子的心理,來寫一下這篇文章。
我們先來看一下人類大腦恐懼情緒的機制是怎樣的,如下這個實驗來自台灣洪蘭教授,我們力求觀點的科學性。
期待被處罰與處罰如下這張圖,是人類大腦的恐懼中心部位,杏仁核所在的位置,見a圖的方框位置。
本實驗是請一位學生,在手上戴上放電裝置,然後用核磁共振拍其大腦神經元的活化情況,每次鈴聲一響時,3秒後電就會出來。
b,c,d是不同情況下對應大腦的恐懼中心活化的情況。
b圖是隻要鈴聲一響,大腦的恐懼中心立即活化,也就是此時,電還沒有出來,但是大腦知道電要來了,于是立即恐懼起來。
c圖則是看着被電的人的大腦圖,恐懼中心也是活化的,也就是看着别人被懲罰,看的人也一樣恐懼。
d圖則是電左邊的手,大腦右邊恐懼中心活化。
本實驗的主要結論是:
回到我們本命年的故事,現在本命年說:“今年你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神可是諸神之中最有權力的年神,因此,犯太歲是大事”。
因此,世間還流傳諺語:“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
10年前,小務虛在讀大學時,迎接自己的第一個本命年,所有接觸到的信息,跟上面這類傳說一模一樣,當所有人都在這樣說,而你也沒有能力讓自己不相信時,于是,小務虛當年也給自己買了紅褲。
今年不經意間,又到了小務虛的本命年,随着閱曆及知識的增長,小務虛已經有能力通過科學的方法來解釋這一類傳說了,于是我想都沒想給自己買紅褲。
但是沒想到妻子買了,小務虛沒有反駁,也沒有試圖使妻子相信什麼真相,因為我知道這裡面的道理。
隻要你信了本命年犯太歲,會不吉利,那麼就像上面的實驗一樣,就會有恐懼,這個恐懼如果沒有轉化掉,會一直存在着。
轉化情緒本命年的傳說,還給出了解決方案,就是用大紅辟邪,中國自古有大紅大吉的思想,我們的民族偏好紅色,這跟紅色的屬性有關,比如太陽是火紅色的,這是一切生命的能量源泉,于是我們相信大紅可以幫我們辟邪,逢兇化吉。
我們相信本命年的犯太歲,我們也相信大紅可以辟邪。
這就是我們人類,一個信念可以産生恐懼,另一個信念随即可以消除恐懼。
這就是為什麼小務虛很坦然的接受了妻子的行為,在她看來,她相信了這些傳說,并且也深信,大紅可以辟邪轉運,這樣一個做法,可以消除她的恐懼,可以使得她心安。
原先的一個不明由來的恐懼或者焦慮,因為這樣一個做法,可能就被消除掉了。
為什麼本命年會倒黴一旦有一個信念,一個恐懼,被我們接收到了,它會成為我們的背景知識,也就是成為我們的經驗,正如小務虛前面幾篇文章所說的,背景知識會成為我們下次對外界作出判斷的依據,這些背景知識會決定我們看到了什麼,我們會把所有的一切都用背景知識來解釋。
特别是,當這個背景知識是一個我們比較介意的恐懼源時,它會被更頻繁的調用。
比如如下這張圖:
背景知識決定着我們能看到什麼以及會看到什麼。
而恐懼般的情緒,會格外的影響我們所看到的世界。
當我們有了本命年的這個會倒黴的恐懼情緒,大紅可能當下消除掉了。但是一旦我們碰到一個不順的事,我們立即會調動本命年犯太歲這個背景知識來解釋這個倒黴。
要知道,一個正常的人,按純自然概率來說,那麼一半順一半不順,應該是最大的概率,因此,任何一個人的每一天,總會有各種各樣的順與不順,然而當我們的注意力都被本命年的恐懼情緒所壟斷時,我們就會覺得本命年充滿了不順,充滿了倒黴。
這就是為什麼所有人,都會覺得本命年倒黴多些。
對本命年的那個倒黴記憶深刻,這僅僅就是因為,你在一開始,就跟開頭的那個實驗一樣,被本命年植入了一個恐懼,這個恐懼主宰了你一年。
這就是科學的解釋!
假如你從來就不知道這個本命年犯太歲的傳說,你就不會有這個恐懼。
但是如果你知道了,并且相信了,形成恐懼了,于是這個傳說在你本命年的這一年,會格外的被你調動來匹配所有的不順,僅此而已。
下面,我們再作進一步分析,先來聽一個故事,這有利于我們理解這裡面的道理。
【年獸】的故事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隻怪獸叫“年”,它頭長觸角,兇猛異常!每到除夕,“年”獸就會闖進村莊,吞食牲畜和村民。
因此,每到這一天,人們扶老攜幼逃進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一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紛紛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一位老人。
老人對村民們說“我有辦法,能把怪獸趕跑”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莊,它發現村祠堂的門上貼着大紅紙,屋内燭火通明,怪獸怪叫一聲,朝前走去。
怪獸渾身戰栗,再也不敢往前走了,這時,身披紅袍的老人沖出了祠堂,怪獸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
趕走了年獸,鄉親們高高興興回到了村莊,為了慶賀,他們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聯,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竄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年獸】故事的本質
年獸故事的本質與本命年的故事是同一回事,我們來分析下,這裡面的深層原因。
我們知道,生命的本質就是它時刻必須從外界獲取能量來維持生命結構,也就是我們的新陳代謝,這是所有生命體功能演化的目的,就是為了生存。
要從外界獲取能量,那麼首先必須要有能識别這個世界的能力,即要能分辨哪些是能量物質,哪些不是。
這在細胞上表面為細胞膜上的授體,這些授體具有識别宇宙多大數粒子的能力,它能選擇細胞需要的粒子,讓其進入細胞,不需要的粒子隔離在細胞體外。細胞的這個能力,存在每一個生命體的體内,我們人體的每一個活動最終都會調動到這個最底層的細胞活動,這在物理學上,表達為神經元網絡之間的電磁感應。
人類五官的構建原理跟上面細胞的原則一樣,我們的五官進化的目的就是為了達成對這個世界的有效識辨。
因此,能量在這個世界的本質,決定着生命體感官的構建原則。
由于能量的熵增定理,導緻能量不斷的從有序向無序耗散,這是能量的基本特質,能量自發的不斷的從高溫流向低溫,而生命體卻是一個反熵增的過程,也就是它是逆能量的自發狀态的,因此,生命體要能存活,就必須源源不斷的從外界獲取能量來維持這個結構。
我們可以這樣子來理解,如果生命體沒有能量的輸入,正常狀态下,人體37度的體溫會自發的向自然界轉化,這就是能量自發從高溫到低溫轉化的過程,我們要維持這個恒定的體溫,就必須從外界獲取能量來補充這個不斷流失的能量,這就是我們生命的過程。
任何生命體時刻必須從外界獲取能量。
而能量又是有限的,而且還是耗散的,于是,這就導緻競争與厮殺。
恐懼情緒的來源競争與厮殺必須會導緻生命體的傷亡,因此,任何生命體,都有一個尴尬的局面,就是不去獲取能量會死亡,去獲取能量也有可能會死亡,因此,基因給人體設置了2大基本情緒:
這兩大基本情緒,一方面促使人去積極獲取能量 ,一方面促使人對獲取能量不要太過樂觀,甚至恐懼去獲取能量,這使得機體在獲取能量時,保持警惕。
這就是生命體趨得避害的基本特征。
如果外界出現一個信息,人體無法對它辨識,人體會立即表達為恐懼,這可以使得我們對這個未知源保持警惕,避免被其傷害。
這個恐懼情緒,還會促使我們去分析了解這個未知源,從而獲得對他的了解,達成有效依存。
一旦達成有效依存,恐懼即消失。
比如人類的感官是我們200-300萬年前在叢林中當猴子的時候構建完全的,這個時候,作為一隻猴子在叢林中尋找食物,面對這片密林,突然有一點點動靜,機體會立即自動恐懼起來,使得這隻猴子對那些風吹草動保持時刻的警惕,因為任何一點動靜,背後都有可以隐藏一隻老虎。
如果這個神秘的未知源無法消除,那麼這個恐懼會一直保持。
這促使機體去警惕的探索未知源,搞明白是怎麼回事,隻要恐懼源沒有消除,我們會不斷的恐懼,會坐立不安,這表達為,我們當下無法有效識辨恐懼源。
這就是依存的無效性。
有效依存與無效依存回到我們年獸的故事,年獸實在是太厲害了,兇猛異常,吞食牲畜和村民,村民們也拿它沒辦法,恐懼促使我們逃離,因為我們無法識辨它,無法找到對付它的方法,然後出現一位智者老人,說它知道年獸是怎麼回事,有辦法治理這隻年獸。
這個故事的本質 ,表達為人類在古代的時候,面對天災人禍等自然與人為的各種災害時,由于信息量不足,對各種現象無法判别與認知,于是産生恐懼與焦慮。
隻要這個恐懼源無法消除,我們就會一直恐懼,于是迫使我們對這些天災人禍尋找解釋,于是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出來,最終人們會選擇符合他們心智的解釋。
在年獸的故事中,解決方案就是這位智者老人所提供的,大紅可以對付得了這個年獸,人們也相信了,于是恐懼解除。
正如我們開頭的實驗:
我們通過一個模型【也叫認知,背景知識或者經驗】,達成對外界的有效判别,實現有效依存,這叫依存的有效性。
當我們大腦裡面的所有認知,都無法形成對眼前這個事物的識辨時,我們随即會恐懼,恐懼促使我們逃離,以求得生存,或者促使我們去想方設法提升認知模型,實現對原先無法識辨的對象的認知,于是從原先的無效依存轉變為有效依存,恐懼源消除。
這個問題所有的關鍵,就是隻要我們認為我們無法解釋眼前的這個事實,我們就會恐懼,就會坐立不安。
比如民間傳說的這個本命年犯太歲,而你自己又無法從科學的角度去解釋,那麼你就會有恐懼,然後你了解到了民間傳說有解決方案,你相信了,按照着做了,你的恐懼随即消除。
不管你當下面對什麼樣的未知問題,都會讓你恐懼坐立不安,于是,不管什麼樣的認知模型,你總得找一個出來相信,否則你就會一直恐懼,一直焦慮。
模型依賴當今社會,每個人每天時刻都面臨太多不确定性。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天的人,會有那麼多恐懼與焦慮,因此實在是有太多不确定性了,面對這些不确定性,人自然會産生恐懼與焦慮。
而這些恐懼與焦慮,不是虛的,而是實實在在存在那裡的,存在我們大腦神經網絡裡面的,它會形成壓力,影響我們的健康,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
這些恐懼情緒壓力,在适度時,它會促使我們去探索尋找解決方案,但更多的時候,特别是面對當下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時,所有的不确定性彙總到一起,會形成強大的壓力,使得我們神經緊張與焦慮,今天亞健康的罪魁禍首就是社會有太多不确定性所導緻的過度的恐懼情緒。
我們在潛意識裡面,會不斷的形成認知模型,來形成對某個恐懼源的解釋,從而消除這個恐懼源,我們在本能裡面就會這樣自動去做。
小務虛的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告訴大家,你可以有意識這樣去做。
現實怎麼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什麼樣的模型去解釋這個世界。
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模型去解釋世界 ,從而達成一種穩定依存效應,小務虛把這種生活叫“有所适從”,如果我們沒有模型可以解釋眼前的這個事件,我們就會“無所适從”。
這就是霍金的依賴模型實在論的意義所在,真實的世界怎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有一個模型,可以對應到當下的這個事件。
隻要有,我們即可以安心的生活,隻要沒,我們即會恐懼不安心。
人是情緒主宰之物,情緒的籠罩下,我們會失去理性,而要轉化這個情緒,你隻需要有意識找一個認知模型與之對應, 即可轉化那個情緒。
因此,現實并不決定你高興傷心與否,你快樂痛苦與否,完全取決于你是否有一個認知模型與之對應,而這個解決方案,是有科學依據的。
因此,霍金說,哪個模型好用就用哪個。
隻要你相信這個模型能解釋你的那個問題,那麼這個模型,在你的生活裡面就成立。
人生要幸福,就是這麼簡單,你隻需要懂得這個技巧,就可以讓自己少些焦慮,多些快樂,僅此而已。
而這一切,都是有科學依據的,不是唯心的心靈雞湯,它是實實在在的方法論。
因此,如果你想本命年不倒黴,找一個你相信的模型來解釋它,可以是傳說,可以是科學,正如霍金所說:“那個模型好用就用哪個”。
隻要你信即可。
隻要你信了,恐懼即消失。而這個方法,可以應用在所有的事件上。
彙總小務虛專注務虛,缺乏務實能力,如文章對您有幫助,請支持純粹的創作活動,因善流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