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讓人聽哭的交響曲?作者:張誠傑今年是貝多芬250周年誕辰,被國際樂壇稱為“貝多芬年”,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貝多芬讓人聽哭的交響曲?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作者:張誠傑
今年是貝多芬250周年誕辰,被國際樂壇稱為“貝多芬年”。
在前不久舉行的星期廣播音樂會上,指揮家張誠傑率上海愛樂樂團,攜手鋼琴家江晨為觀衆呈現了貝多芬的多部經典作品。
音樂會一開場,便是知名的《萊奧諾拉序曲》。曾多次指揮這部作品的張誠傑是這樣理解貝多芬的序曲作品的——
貝多芬生活在一個動蕩的年代,病魔纏身和世事變遷鍛造了他不屈的性格。他建立了一個獨特的音樂王國,一個在作曲家巴赫之後更完整而龐大的體系。在交響樂、鋼琴奏鳴曲、鋼琴協奏曲等方面,他不僅傳承了古典主義,還進行了創新。
貝多芬的每一部序曲都是高度濃縮的經典,充滿了不屈不撓、與命運抗争的“貝多芬精神”。如果說貝多芬的發型是他最顯眼的标志,那《艾格蒙特序曲》與《萊奧諾拉序曲》就好比貝多芬的發型,是他精神世界的外在體現,也是人們了解貝多芬作品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艾格蒙特伯爵是16世紀率領荷蘭民衆奮起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統治的英雄。1787年,歌德為他創作了戲劇《艾格蒙特》。1810年,貝多芬被艾格蒙特的崇高形象和悲慘命運所打動,根據歌德的作品,為戲劇《艾格蒙特》創作配樂。
《艾格蒙特序曲》大氣磅礴,熱情奔湧。貝多芬在創作中用英雄的力量為悲劇性的序曲結尾加上了光明的希望。指揮這部英雄性構思極其完整的作品,需要平衡沖突和痛苦的壓抑氣氛,調動樂隊從沉寂、抗争到勝利的推動感。
貝多芬一生隻創作了一部歌劇——《費德裡奧》,作品講述了一位勇敢的妻子營救被陷害的丈夫的故事。這部歌劇上演後屢次失敗,但貝多芬屢敗屢戰。他在9年時間裡修改了3次,最終成就了這部重要的作品。
貝多芬為其唯一的歌劇譜寫過4首序曲。前3首序曲的名字都叫《萊奧諾拉序曲》。萊奧諾拉是歌劇中女主角的名字,她所表現出的英雄氣概、對愛情的忠貞,以及全劇戲劇性的鬥争和勝利的結局非常符合貝多芬的人生觀和創作理念。
音樂家舒曼曾經對比過貝多芬的3首《萊奧諾拉序曲》。他認為,第三首最精益求精,可謂完美無缺。然而,這首完美的序曲究竟該放在歌劇的哪個段落演奏,不同的指揮家有着不同的見解,至今沒有定論。但毫無疑問的是,這首序曲作為音樂會作品單獨演出時效果極好,因此上演率極高。
與《艾格蒙特序曲》不同,《萊奧諾拉序曲》是一部充滿色彩變化及内心沖突的作品。開場沉重的和弦表現的是牢獄中的場景,之後的基本主題由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表現了萊奧諾拉英勇無畏的氣概。小号是這部作品中釋放戲劇信号最重要的樂器。當長笛吹奏萊奧諾拉主題時,沉重的氣氛已經被愉悅取代了。最後則是貝多芬獨有的歌頌勝利的結尾。(張誠傑)
來源: 解放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