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甯波晚報
“二年級的時候倒數第二,現在五年級了全班第一,值得慶祝。”
近日,浙江甯波的張先生發出2019年兒子考倒數第二時鼓勵孩子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
視頻中,男孩一邊吃着面包,一邊認真地回答爸爸的提問,爸爸的鼓勵也讓孩子臉上笑開了花。
視頻已獲當事人授權使用。
“這次倒數第幾啊?”
“這次倒數第二。”
“上次呢?”
“上次倒數第一。”
“行,有進步,下次再上一個名次好嗎?
加油啊。”
“好。”
視頻中的是張先生的小兒子,是在2019年小兒子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拍的,當時他想着孩子考第幾名都沒關系,有進步就行,結果三年過去,孩子的成績變成班級第一名了。
“那時候學習真的很差,後來老是鼓勵,老是誇他,現在好了,班級第一名。”
張先生介紹,孩子考倒數第一自己也沒有不高興,考了正數第一也沒有很高興,“我覺得這小孩是來報恩的。”
此外,張先生還發來兩個兒子一起學習的視頻,視頻中小兒子捂着耳朵在大聲念書,大兒子在一旁監督。
這一有趣的畫面獲得不少網友點贊,不少網友贊許家長的教育方式。
張先生也回複道:“孩子若是平凡之輩,那就承歡膝下。若是出類拔萃,就讓他展翅高飛。”
對于“逆襲”的方法
張先生給出了6個字:
“定規矩,天天誇”
不得不說張先生是真正的智慧家長!
如何正确對待孩子成績?
給家長們4點建議
孩子成績的話題,現代金報曾多次進行話題探讨。家長可以怎麼說怎麼做呢?
甯波市奉化區中小學心理教研員姜紅霞老師整理了以下四點建議,家長們可以讀一讀。
如何與孩子談成績
關注過程而非隻看結果
很多家長對成績存在不合理的認知模式:成績差=天天不努力、不認真=一直在玩。事實上,影響考試成績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平時的學習态度、方法,也有臨場的發揮等,因此,作為家長,不能因為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就否定孩子前期所付出的努力,這隻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毫無意義,父母根本不關心自己平時的付出。正确的做法應該是通過期末考試來引導孩子反思自己一學期的學習過程,改進自己的學習方式,以此為契機來制定下一學期的學習目标和計劃。
理解共情而非宣洩憤怒
面對不理想的期末成績,很多家長心中的憤怒就難以遏制,感覺對孩子的期待都落空了,忍不住宣洩自己的不滿和憤怒。但實際上,面對不理想的成績,孩子其實比家長更在意,此時他們的内心是傷心、失落、愧疚,特别需要家人的安慰和鼓勵。所以,這個時候家長應先平複自己的情緒,再跟孩子有所共情,看到孩子失望的表情,或許可以對孩子說:“看起來你對自己的成績不太滿意”,面對孩子悶悶不樂的樣子,或許可以問問孩子“你是不是不太開心?”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或許此時無聲勝有聲,默默的關心也是一種共情。
提供支持而非剝奪權利
因為孩子的考試成績沒有達到期待的水平,很多家長往往會借此剝奪孩子的權利,比如心愛的寵物、各種興趣活動等,想要通過懲罰來激發孩子學習的動機,但事實上,這樣的做法隻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是父母學習的工具,隻有學習成績好,達到父母的考核标準,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一來,不僅不能激發學習動力,反而會讓孩子對學習産生厭惡與反感。所以,考試失利時,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為其提供支持,這裡的支持既有情感上的支持,如鼓勵孩子繼續努力,相信孩子會進步等,也包含行為上的支持,如協助孩子一起分析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制定假期裡查漏補缺的計劃等,這樣的支持才會是提升孩子成績的有效途徑。
就事論事而非無限放大
當我們與孩子一起讨論考試成績時務必明确:這一次讨論的内容是期末考試這件事,評價的是孩子在學習中的行為。“我就知道你什麼都做不好”“你就不是學習的料”這樣直接否定孩子的話語,隻會讓孩子産生自我懷疑,次數多了,就會形成習得性無助,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一旦形成這樣的信念,面對今後的學習,孩子連嘗試的信心和勇氣也沒有了。因此,在面對考試成績時,一定要記住“就事論事”,和孩子一起讨論學習過程中他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存在哪些錯誤的行為和需要改進的行為,讓孩子看到,通過努力自己是有能力獲得進步和成功的,讓孩子認識到,我隻是這次考試沒有考好,而不是我這個人不好。
來源 甯波晚報 記者 吳正彬
通訊員 周紫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