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家所謂的“第三方機構”聲稱,德芙巧克力有礦物油成分,含量“超大幅偏高”。
然後很多單身狗不淡定了,38節到了,我這巧克力都買好了,你給我來這個?
沒事,來來來,我跟你說說這怎麼回事。
【礦物油是何物】
首先,礦物油是一種石油化工産品,在各行各業用途極為廣泛。
大到發動機,小到一支唇膏,幾乎所有工業産品都會有它的存在,包括你手裡拿的手機。
它由碳氫元素構成,并不是一種物質,而是成分極為複雜的一大堆物質的總稱。
礦物油成分可以分為飽和烷烴礦物油(MOSH)和芳香烴礦物油(MOAH),前者安全性較高,後者差一些。
【安全線是多少】
食品中使用的礦物油多屬于高粘度礦物油,其急性毒性參數是每公斤5克,而食鹽的參數是3克(數字越大,毒性越小)。
世衛組織曾經為礦物油制定了終生安全劑量,是每公斤體重20毫克。
歐盟食品安全局相對保守,他們制定的終生安全劑量是每公斤體重12毫克,相當于成年人每天攝入720毫克也沒問題。
這裡說的安全線是已經考慮過緻癌性、緻急性、緻突變性、生殖毒性、急性毒性、蓄積毒性等各方面因素得出的結論。
此外,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 )規定,工廠環境中礦物油煙霧的濃度不得超過每立方米5毫克(8小時工作制)。
這種環境下,通過呼吸和皮膚接觸攝入的礦物油幾乎可以肯定比來自食品的多,而且這還是工業級礦物油,側面說明礦物油的危害被某些媒體過度渲染了。
【德芙怎麼回事】
前不久“渾水公司”檢測了一些巧克力,聲稱德芙産品的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
這個“超大幅偏高”到底有多高呢?大約每公斤6毫克左右,主要是食品級礦物油,來自包裝材料,比如印刷油墨、紙闆、包裝袋等。
你還記得歐盟制定的安全量嗎?
我算了一下,大概相當于每天吃這款巧克力240斤(中國人的巧克力年人均消費量僅有2兩左右)!
這有多荒謬就不用再多解釋了吧?
240斤的天量放在這裡,安全邊界足夠大,你就是把危害吹上天,又能如何?
【外國月亮】
我知道很多人對外國人很崇拜,來來來,我給你講一個外國例子。
2008年,有10萬噸烏克蘭葵花籽油進入歐盟市場,結果發現被礦物油污染,污染濃度最高達到每公斤2000毫克,比上面那個倒黴的巧克力高400倍!
經過檢測,歐盟高度懷疑這次污染是有不法商人勾兌工業礦物油造成的,當然烏克蘭人死活不承認。
雖然歐洲民衆對此十分憤怒,但歐盟食品安全局并沒有被民意和輿論左右,他們的評估認為,就按一天吃60克計算,雖然你很不爽,但并不會導緻健康問題。
到這兒,你不知道是否看明白了。
有些人勾結媒體就是要做個大新聞,黑企業一刀,他們就怕老百姓不恐慌。
多一個人罵企業、罵政府,他們找企業談判的籌碼就多一分。
買不買、吃不吃是你的事,但如果跟着瞎起哄,那可真是被人耍了。
另外,如果你買了不敢吃了,可不可以給你留個地址,給小編我寄過來(可到付)。
------------
最後,祝福女性朋友們,節日快樂,幸福美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