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龍宇投資者提問

龍宇投資者提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9-16 12:19:52

  龍宇投資者提問(堅持做大工業時代的投資手藝人)(1)

  BAI創始及管理合夥人龍宇。 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

  龍宇投資者提問(堅持做大工業時代的投資手藝人)(2)

  受訪者供圖

  龍宇

  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創始及管理合夥人

  投資年限:13年

  項目數量:100餘個 代表項目:易車、鳳凰網、樂信、易鑫、優信、蘑菇街、團車、BIGO、聯易融、易久批、網易雲音樂、探探、摩拜單車、UCloud、小豬短租、豆瓣、Keep、雲歌智能等

  退出案例:10家成功上市,另有20多家通過并購或者轉股成功實現退出。

  2008年,龍宇在中國開辟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BAI),這也是其母公司的中國業務由書友會走向風投主導的一個分水嶺。

  誕生于金融危機之年,沒有筚路藍縷的開頭,BAI可謂含着金湯匙出生,無需為募資發愁,貝塔斯曼集團至今依然是其唯一的LP。

  放棄了電視主持人、制片人的身份,2003年龍宇赴美留學,從斯坦福畢業後在紐約加入貝塔斯曼,任職于蘭登書屋的并購與風投部。2007年11月,龍宇向母公司提出成立一隻專門投資中國成長企業的基金,CFO僅用一小時就通過了龍宇的申請。2008年1月,BAI成立,龍宇由此開啟在中國的十餘年投資路。

  十年來,BAI管理資金總規模達30億美元,截至2018年12月,BAI累計投資133家公司,涉及消費、教育、社交、金融等領域,被投公司總估值超過1300億美元,共有易車、樂信、優信、易鑫、團車、蘑菇街等10家被投企業上市。

  龍宇是第一個給了程維A輪投資意向書的投資人,但卻最終錯過了滴滴。她坦承自己“保守,不夠激進”,這意味着沒有辦法投出石破天驚的項目,她追求的是長期穩健的回報。

  BAI在中國較早踐行了基金中的基金(FoF)的投資路徑,把錢投給晨興資本、創新工場,後來還有聯創策源、愉悅資本、啟承資本等。

  雖然BAI并未直接投資小米,但因為BAI很早就做了晨興資本的LP,因此也有幸分得紅利。

  不夠激進,但永遠嘗試突破邊界

  2008年,中國的投資行業方興未艾,大家都感受到了全球範圍内的金融恐慌。最近的資本寒冬讓市場回到原形,但龍宇相信,那些感受過市場上下行的人,心态會更成熟,無論是看淡還是接着再幹,都比以前更有章法。

  此時,一隻基金激流勇進還是穩健前行,取決于掌舵者。

  龍宇對自我的剖析是:保守,不夠激進,意味着沒有辦法投出石破天驚的項目,她追求的是長期穩健的回報。她更願意在10年、20年之後,聽到自己的LP說她是一個在自己的職業生涯裡有建樹、有思考、有長期穩健回報的投資人。

  她堅信巴菲特所說的,“複利成長的力量”,堅持做好每一天,日有所進。

  “沿着中國人口紅利轉折、城市化進程的方向做宏觀思考,圍繞人群的分層、工業化的進展、大宗消費決策的變化、零售業格局的變化做有先覺的梳理;組織好現有團隊的人脈、能力和效率,層層優化、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多輪加注,願賭服輸後再重來,最終一定能成功。”

  龍宇希望在退休之前能投到單筆超過10億美元以上現金回報的案子,給自己的投資生涯打一個漂亮的蝴蝶結。

  基金本身的基因讓BAI的投資聚焦消費、教育和金融,投資階段以早中期為主,而拓展更多投資邊界,BAI通過做LP來實現。除了直投,幾年來,BAI投資了如晨興資本、創新工場、愉悅資本、啟承資本等基金。

  “做LP也是一件專業的事情,很多LP都是隔岸觀望,我們則知道誰是更加值得尊重的同行,能跟我們互補,拓展不擅長的領域,同時帶來回報。”

  不刷存在感,隻在創業者需要時出現

  溫和、洋氣是外界對于這位東方女性投資人的印象,而在兩小時的談話中,龍宇一直在撕下這些标簽。她覺得自己更像是斯坦福學長口中的“皮卡”,能運人又能拉貨,居家旅行都不嬌氣,放在哪裡都能發揮作用。

  “别人評價我們有調性,應該投資消費升級、二手奢侈品電商,我們反而關注怎樣先把中國糖酒煙這個2000億的零售批發市場打穿,所以投了酒類休閑食品交易平台‘易久批’,我們在中國投的第一個企業‘正保遠程教育’的CEO當時不會說一句英文”,龍宇說道。

  “犀利但有建設性,有質量的犀利”,這是作業盒子創始人兼CEO劉夜對龍宇的評價。

  龍宇坦言,自己在跟人聊天時,能夠準确判斷對方的訴求,但她更懂得審時度勢,“不需要我的時候,絕對不多話”。

  變成股東之後,龍宇就不再是坐在桌子對面的投資人了,她将自己定位成擅長做業務、管理融資的合夥人。她信奉“好的投資人必然是好的FA和好的投行”,在融資、管理估值方面給到創業者建議,也幫他們把故事梳理、包裝好。

  “我不會一天到晚去找創業者常刷存在感,我出現時,一定是這些價值隻有我能貢獻,我能提出跟其他投資人不一樣的觀點,不常說話而隻說聰明的話,創業者會珍惜跟你的溝通。”

  “龍宇是我接觸過的少數感性和理性兼具,并且都高度發達的一位女性投資人。”Figure創始人兼CEO張悅告訴尋找中國創客。

  第一次見面聊了快兩小時後,張悅在當天晚上就收到了BAI的投資意向。“她有很強的商業邏輯、推演分析能力、表達能力,能夠把理性方法與感性認知一同表達出來。”天使輪融資時,張悅在六七家機構的offer中選擇了BAI,因為龍宇懂内容,懂他。

  張悅與快播的王欣在一次交談時達成了共識,選擇拿誰的錢就代表願意和誰做朋友,龍宇就是這個他們願意做朋友的人。

  劉夜和龍宇是混沌大學最新一期的同學,龍宇是班長,同學們眼中的她自帶氣場,内容輸出有見地,有自然的吸引力。在劉夜眼裡,“她很願意傾聽,也能有高質量、尺度适中的反饋。”

  以下是尋找中國創客與BAI創始及管理合夥人龍宇的對談:

  要把BAT當成定量去解創業方程式

  尋找中國創客:前段時間大火的文章《我如何成為騰訊架構調整下的炮灰》,背後的“她拍”是BAI的被投企業,創業公司在巨頭生态下的生存挑戰會非常大嗎?

  龍宇:這件事特别正常。王欣的馬桶MT也是我們投的,他戴着光環歸來,5億人說欠他一個會員,有相當大的關注度。但馬桶MT上線幾個小時就被封,我勸他用不着悲情營銷,不論是她拍還是馬桶MT,要做社交和内容,就得把BAT當成是既定條件去解這個方程。

  尋找中國創客:被巨頭封殺的創業者如果來找你“喊冤”,你會如何回應?

  龍宇:可以喊冤,但喊一兩次就行了,喊多了自損志氣。如果小孩被火燙了,媽媽會告訴他不要一直哭鬧,有病看病,下次不要再碰火。世界很大,逢山開路,臨水架橋,這是創業者應該承受的。

  尋找中國創客:如果在創業之初就将模式定位成to BAT,是否會不利于整個生态的創新?

  龍宇:任何人解一道方程的時候,都有變量和定量,BAT其實不一定是定量,明天也可能是TMD或别的系統性風險。出來創業,要有一些不可改變的定量因素,這才是給創業者的命題作文。

  我不同意BAT會扼殺創新,過去沒有BAT,企業也可以輸給各種運營商、國企,不能說所有既得利益者都在創新的對立面。我最欣賞的話就是“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隻有庸才才會一味哀歎認為既得利益者是他的牢籠和桎梏,這是創新的障礙,也是原動力。

  尋找中國創客:BAI也投了摩拜,但後來各家巨頭入場控制局面,你會有遺憾嗎?

  龍宇:沒有遺憾。中國的市場在一步步成熟,前20名的互聯網公司都成立了自己的投資部門。騰訊的布局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和速度,600多家公司的投資體量,太驚人了。在海外,并購是最主流的退出渠道,占所有退出方式的75%。事實上,股票什麼時候能夠變現才是真正的問題。

  尋找中國創客:所以你當時毫不猶豫對于美團收購摩拜的方案投了yes?

  龍宇:當時華興打電話給我,不到三分鐘就結束了通話。我說你們一定還有很多家股東要溝通,不耽誤你的時間,大概說一下框架就好。管理團隊有很沉重的情感負擔,還需要協調很多重要股東,後進來的投資人還沒賺到錢,方方面面的利益交雜,這個時候不能添亂。對摩拜來講,被收購是一個很理智的決定。

  尋找中國創客:你覺得十年或者二十年後,商業史上摩拜被巨頭收購會留下怎樣的一筆?

  龍宇:十年之後基本上沒人會記得這件事了,五年之後,大家都會認為摩拜的事情隻是一次正常的商業行為。2018年,資本市場在下行,未來合縱連橫、抱團取暖,同類項合并、上下遊合并,會非常常見。

  看好“創業老司機”

  尋找中國創客:通常來說,你出手的衡量标杆是什麼?

  龍宇:投資是一門小衆群體專業的手藝活,我們堅持做大工業時代的手工藝人,踏踏實實地去篩選,做投後管理。BAI一以貫之的思路,就是實事求是、解決問題,我們認為解決痛點比提升體驗的項目更好。

  投資的策略有多種,看事、看人、看數據。早期項目一般看人,我們特别願意去投“創業老司機”。這些人通常有經驗,帶過團隊打過仗,一定程度上證明過自己,但野心遠遠沒有被滿足,王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當我投人的時候,就不考慮投事,不能同時用幾把尺子亂量,即便他做的事我不同意也投。

  尋找中國創客:結合具體的案例分析一下你投人的邏輯。

  龍宇:易久批創始人兼CEO王朝成,在接受BAI投資之前在白酒行業是個小有名氣的人物。他能真正看到行業裡的沉疴,掌握行業人脈,也知道如何四兩撥千斤地破局,跨界學習能力、自我叠代能力很強,屬于天生的聰明。他見我的時候,盡管對互聯網圈子、融資圈子一無所知,但能精妙地描述自己用過的150多個APP,并且後來很快能跟大部分主流機構接觸,引入了騰訊、美團的投資,并迅速建立了行業戰略聯盟。

  還有一類我們會考慮的特定群體,如斯坦福系創業者。因為從基本素質、人際網絡、人才吸引力等因素來看,如果沒有硬傷,我們判斷他們走到B輪C輪的機會更大。再如,王欣的馬桶MT,有人問我你怎麼看這個産品,我不是産品經理,甚至不是一個典型用戶,我看的是王欣這個人。

  尋找中國創客:你曾經敲定了滴滴的A輪融資被朱嘯虎截和,之後有改變投資戰略嗎?

  龍宇:我會告誡團隊在什麼樣的階段必須要穩、準、狠,要投到多少家公司,要更加堅決地執行,讓每一次投資都變成全新的投資。比如,過去A輪沒投B輪就不敢投的習慣要改變,既不要因為投了某項目就有很多情感連接,不停地加注沉沒成本,也不要因為項目後面變貴了就不敢追加,隻要一個公司還有更大的成長空間,即使是50億美元估值,也要敢下注。

  寒冬擠出融資水分,可投可不投的項目堅決不投

  尋找中國創客:十餘年來,你感受到的中國創投圈最明顯的變化是什麼?

  龍宇:這十年中國VC有了自己的特色。我之前在紐約就接觸了風險投資,但它并不是一個非常主流的、受到大衆媒體關注的行業。隻有在中國,大家把風險投資推到了全民關注的高度,許多投資人也是現象級的明星,他們的思考也變成了時代的“顯學”。

  尋找中國創客:你見過的創投圈最大的泡沫是什麼?

  龍宇:我覺得最大的泡沫是來自人民币基金,幾年前有人叫嚣着人民币基金要代替美元基金,認為人民币基金能夠在内地退出,給錢又快,很多公司狼奔豕突地拆VIE。而貿易戰的沖擊,資本寒冬的到來,使得現在市場僅剩的錢,在支撐着市場不要瞬間垮掉。我們能夠在這樣的環境裡面,保持一年投2億到3億美元,就是我們對這個行業最大的堅持。

  尋找中國創客:伴随着資本寒冬還有一股上市潮,有人認為這可能是新經濟市場預期的最高點,未來會更艱難,所以要趕着上市,你怎麼看?

  龍宇:首先要了解市場的殘酷性和多元性,上市不代表就是成功,可能退出、并購更好。以前大家認為上市了就萬事大吉,現實告訴大家并不是這樣。有的生意适合慢慢做,如一些線下教育機構、文娛創投等公司。

  但上市也沒有把情況變得更壞,隻要公司不作假,在合法的情況下裸奔跟關起門來也沒太大區别。犧牲部分短期套現退出辦法,做長期的戰略規劃,努力把業務做紮實。先上市的公司,畢竟比沒上市的對手多融到了錢,赢得了時間,品牌上也會有更多認同感。

  尋找中國創客:這樣的形勢對整個創投行業有什麼影響?

  龍宇:這樣也有好處,二級市場股價倒挂(即公司股價低于其定增底價),反推一級市場的估值體系調整,投資人有機會投到價格合理的公司。創業者可能覺得虧,但紙面富貴本來就是假象,隻會讓資金使用更沒效率。如今的形勢最殘酷的後果是以前可投可不投的項目拿不到融資了,事實上,把水分擠出來,競争也幹淨點。

  同題問答

  你做投資人的第一間辦公室在哪,哪些布置和細節讓你難忘?

  龍宇:在SK大廈28層。有一幅年輕畫家陳飛的作品叫《熊熊的野心》,畫的是一隻小狗面對着整扇落地窗,望着燈火闌珊的城市,湧動的暗流中透露着既溫暖又堅定的野心,那個畫面和我當時的辦公室幾乎一模一樣。

  最欣賞哪位投過的創始人?

  龍宇:以我的原則看,是李斌,他有不斷成長的能力,不停地在壓力下push自己,能忘我地去追求。

  如果不做投資人會做什麼職業?

  龍宇:我是個被動接受,擁抱變化,且能擁抱得很好的人。我覺得我身上最特别的潛能,是會負責地去做好所有交給我的事情。現在的我非常喜歡投資人這個職業。

  B06-07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唐亞華 劉素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