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有錢的亞洲人,還在上演?
最近,王思聰又上熱搜,就因為他給成都某日料店的一條差評被翻出來。
一萬五千多的賬單,評價是:
一星差評,“是我最近一兩年吃過最難吃的日料。”
天價賬單,想怼就怼,當然瘋狂。
“貧窮”限制我們的想象力,那就放棄想象。
不如直接點開這部紀錄片——
"王思聰們”的婚禮可以有多奢侈?
《百萬美元婚禮策劃》
Million Dollar Wedding Planner
△ 視頻來源微博@猛犸君侯
BBC的紀錄片,跟随一位頂尖婚禮策劃師,走進亞洲富二代的百萬美元婚禮之中。
你以為《摘金奇緣》的場景隻是電影在造夢?
教堂裡小溪流淌,鮮花漂浮。
天真了!
有錢人的世界裡,沒有夢,隻有敢想。
進大觀園,需要借一雙眼睛,才得入其門。
紀錄片的視角,托付給一位婚禮策劃師。
她策劃的婚禮,平均花費超過百萬美元(700萬人民币)。
她這麼形容她的亞洲客戶:
“不僅是有錢,而且是超特權階層(Ultra Privileged)。”
這部紀錄片聚焦了三對亞裔夫婦,來自香港和印尼。他們無一不是依靠着父母的龐大财産,給自己打造着舉世罕見的夢幻婚禮。
最先讓Sir注意到的是,盡管這群有錢人都是華人家庭,出場的地方也大多在華人區域,但他們從頭到尾說的都是英語,沒有一句中國話。
在一個香港珠寶店。
策劃師陪着一個年輕女人在試珠寶。
一對鑽石耳環、一個3.7克拉的戒指、一個超過40克拉的項鍊,還有一個閃耀着不同鑽石的手表。
很快,顧客滿意地走了。
這次消費,成交額超過700萬人民币。
在這部紀錄片裡,寥寥無幾的幾個數字,Sir都幫你記下來了。
有一個婚禮在巴厘島的一個會場舉行,光這個會場的租賃費用就超過了70萬元。
開始婚禮之前,策劃師做了一張婚禮樣桌,花了大約1萬4千元。
一場婚禮,新人買下了兩件中式婚服“龍鳳褂”,其中的鳳褂就花了超過7萬元。
一件婚紗,如果是國際設計師現成的設計裝,那就要花8萬4千元;如果是讓國際設計師量身定做,那就要花到700萬元了。
記錄奢侈的數字。
最表面的就是價格,但是還有一種數字往往被忽略,難以量化。
那就是服務奢侈的人力成本。
這部紀錄片更讓人咋舌的是揭露真相:
多少人付出着嚴肅而認真的努力,去陪同這個名為“奢侈”的荒誕表演。
一對富二代情侶來到了某奢侈品店。
奢侈品店把他們引進了一間小小的溫馨房間裡,給他們端來了精緻的甜點,還有香槟。
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準備。
奢侈品店知道這兩個人喜歡吃什麼味道的甜點,知道他們喜歡喝哪種香槟,特意在他們來之前準備好。
對了,這兩位還在奢侈品店有自己專屬的客戶經理。
說是客戶經理,其實就是專屬服務員。
了解他們的喜好,為他們提前挑好首飾,為他們提前從英國運送這些首飾過來……
而這些首飾,還是依照英國王室的首飾訂做的。
(不過,為了保證英國王室的首飾是獨一無二的,給富二代的這些首飾做了小小的改動,确保王室的首飾、他們的首飾,都獨一無二,絕無僅有)
一場婚禮在巴厘島舉行。
他們買了成千上萬朵花,從其他地區空運過來。
隻是,在巴厘島的酷熱天氣裡,這些花很快就會枯萎。所以,它們被送進了一個空調房裡儲放着。
這些花有一位專屬的護理師。
他會親自檢查每一朵花的狀态,确保它在婚禮當天能夠盛開。
“送來的時候,如果花已經開了,我們會保留比較多的葉子,這樣它的蓄水力會比較弱;如果不開的,我們就會剪掉葉子,這樣它的蓄水力就會變強,就容易開。”
而在當天,負責“開花”的至少有35人。
檢查每朵花開沒開,沒開的就不擇手段幫它開。
富二代新娘想要在結婚時,手捧一把鈴蘭花。
就是這種花(因為威廉王子的妻子在婚禮時捧過它而走紅)。
但聽好了,不是一束,是一把。
鈴蘭花非常柔弱,特别容易幹癟掉落。
花師傅隻好一束一束地把它剪下來,最後小心翼翼地做成一把。
他說,僅僅為了這一把花,他們就定了300束。
最後才做成這個樣子。
你猜猜這一把捧花要多少錢?
Sir不知道,随手搜了一下,就是這樣的數字。
△ 也就是6萬多人民币了
這些奢侈的婚禮,是可以用造價XX來概括,一目了然。
但是紀錄片還揭示了一種更殘酷的衡量标準:
在這個人世間,會有人為了實現、滿足新人24小時的儀式感,而付出超過24小時的心力、心血,謹小慎微、不容質疑。
21世紀什麼最貴?
經濟、社會學家已經揭示過,人力成本。
在這群忙忙碌碌的人中,看破這一切卻不得不捍衛遊戲規則的,就是我們的主角。
婚禮策劃師。
為了讓巴厘島的婚禮更好看,她從外國運來了很多古董水晶吊燈來做裝點。
吊燈當然不算扯。
最扯的,是她為每一個吊燈都做了一個巨大的花台,上面貼滿了幾千朵花,以至于每一個花台都重達1.5噸。
婚後?當然是扔掉了。
還有婚禮的桌子。
婚禮策劃師為桌子出了整整12個方案,畫了無數張圖,好不容易才得到了富二代的肯定。
但是,即便如此,也有過富二代到了現場突然說“太醜了,我不要了”的先例。
為了避免這種意外,他們在開始婚禮之前,做了一個樣桌。
然後,他們邀請新人過來,指指點點,把想換的東西換掉。
富二代們提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要求。
“能不能在水上行走?”
婚禮策劃師居然滿口答應:“可以。”
後來,在巴厘島,他們在一個遊泳池上做了一個35米長的走道,在走道上擺滿花朵(僅這條水上人行道的花朵就要212萬元)。
請注意,這是黑夜。
為什麼是黑夜裝修?
因為,富二代想制造一種效果,就是前一天晚上,所有賓客到來,看見遊泳池就是遊泳池;但第二天,賓客們參加婚禮,發現遊泳池中間多了一條如臨仙境的走道……
這不就是《摘金奇緣》的現實版嗎?
讓人略微“傷感”的是:
這一切的一切,在這場婚禮之後都要拆掉、扔掉。
當愛情進入婚姻的殿堂,所有的誓詞都在追求“永恒”,這也是對新人最重要、真誠的祝福。
但是悖論在于,婚禮的形式、流程都是有限制的,或時間,或空間。
第二天,它就化為烏有。
即便是天價,也有一個明确的價格标注。
困惑是,當人們在有限定的儀式感裡投入超常的成本,是否能夠無限接近“永恒”呢?
Sir歡迎每個人的答案。
《百萬美元婚禮策劃》沒有給答案,甚至它在觀衆最渴望有價值判斷的問題上,保持暧昧,不置可否。
全篇都沒有提到過一次“鋪張”的詞語。
他們試探着對當事人的問題(關于這場浩大婚禮的現實看法),也都非常小心翼翼:
“你理不理解這種行為,把這樣多的錢花到一場婚禮上呢?”
“這裡所有的東西都是一次性的,你會不會覺得有點浪費呢?”
有趣的是。
每個人都一臉諱莫如深。
有一個婚禮策劃師說:“我不會太多考慮這些事,這都是個人選擇。”
另一個說:“我剛開始這門事業時,是有點驚訝。因為所有的新娘都希望自己的婚禮是特别的、新穎的、美妙的。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我覺得這一切是自然的。”
“的确是不公平。”有一個說。
當她提到“不公平”這個詞,幾乎所有媒體人都會興奮起來,好不容易聽到一個不那麼“政治正确”的答案,都想記錄她下一句是什麼。
結果就像一個段子一樣。
她繼續說道——
“如果我們讓上一個新娘随心所欲,卻跟下一個新娘說,這裡最好少花點錢,那麼這太不公平了。”
原來不公平,僅僅是針對“可憐的隻是希望完成自己的夢幻婚禮的有錢姑娘”。
BBC也問了每一個富二代,你們的婚禮預算有多少?
但他們無一不是略顯尴尬,無可奉告。
有的說“我不告訴你。”
有的說“是花了不少錢,不少錢。”
有的說“這個數字還是秘密。”
有的說“預算就是沒有預算。”
于是,就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反差感——
大家都在默默地努力制造着這場由黃金堆砌出來的幻覺,但大家都禁談它。
不可理喻?
Sir想為你複述婚禮策劃師的一句話。
聽起來很沒錯,也很不起眼——
“僅僅是買花,他們花的這些錢,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都可以買一個小房子了。但是你要知道,對于這兩個人來說,這一場盛大的婚禮,比一個房子更珍貴啊。”
但,這句話聽起來真的好熟悉。
像哪一句話呢——
噢。
是瓊瑤小說《一簾幽夢》裡那句:
“你隻是失去了一條腿,而紫菱呢,她失去的可是自己的愛情啊。”
看到這兒,Sir有些明白了。
在人間,有一種庸俗的劃分人群的标準。
就是看,在你心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王思聰認為,最重要的是店家不能把他當傻子涮,居然騙他說日本封海。
《摘金奇緣》中的楊尼克和他的發小們認為,最重要的是如何捍衛家族的體面嚴密無縫。
而紀錄片中的亞洲富二代們認為,最重要的是被世人記住并盡可能長久地傳頌他們的婚禮。
啊,美輪美奂,新婚快樂。
而更多普通人心中,最重要的或許隻是一屋一食一份工。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