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2022年6月9日,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揭曉!
Quacquarelli Symonds(誇誇雷利·西蒙茲公司)剛剛發布了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QS世界大學排名與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與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為世界公認的四大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
2023QS世界大學排名
2023排名 |
2022排名 |
學校名稱 |
國家 | |
1 |
1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麻省理工學院 |
美國 |
2 |
3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劍橋大學 |
英國 |
3 |
3 |
Stanford University |
斯坦福大學 |
美國 |
4 |
2 |
University of Oxford |
牛津大學 |
英國 |
5 |
5 |
Harvard University |
哈佛大學 |
美國 |
6 |
6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加州理工學院 |
美國 |
6 |
7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帝國理工學院 |
英國 |
8 |
8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倫敦大學學院 |
英國 |
9 |
8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Zurich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
瑞士 |
10 |
10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
芝加哥大學 |
美國 |
11 |
11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新加坡 |
12 |
18 |
Peking University |
北京大學 |
中國 |
13 |
13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賓夕法尼亞大學 |
美國 |
14 |
17 |
Tsinghua University |
清華大學 |
中國 |
15 |
16 |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愛丁堡大學 |
英國 |
16 |
14 |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
瑞士 |
16 |
20 |
Princeton University |
普林斯頓大學 |
美國 |
18 |
14 |
Yale University |
耶魯大學 |
美國 |
19 |
12 |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
南洋理工大學 |
新加坡 |
20 |
21 |
Cornell University |
康奈爾大學 |
美國 |
21 |
22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香港大學 |
中國香港 |
22 |
19 |
Columbia University |
哥倫比亞大學 |
美國 |
23 |
23 |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
東京大學 |
日本 |
24 |
25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
美國 |
25 |
23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
美國 |
26 |
44 |
PSL University |
巴黎文理研究大學 |
法國 |
27 |
32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美國 |
28 |
27 |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
曼徹斯特大學 |
英國 |
29 |
36 |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
首爾國立大學 |
韓國 |
30 |
27 |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
澳洲國立大學 |
澳大利亞 |
31 |
27 |
McGill University |
麥吉爾大學 |
加拿大 |
32 |
30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
西北大學 |
美國 |
33 |
37 |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墨爾本大學 |
澳大利亞 |
34 |
31 |
Fudan University |
複旦大學 |
中國 |
34 |
34 |
University of Toronto |
多倫多大學 |
加拿大 |
36 |
33 |
Kyoto University |
京都大學 |
日本 |
37 |
35 |
King's College London |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
英國 |
38 |
39 |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香港中文大學 |
中國香港 |
39 |
42 |
New York University |
紐約大學 |
美國 |
40 |
34 |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香港科技大學 |
中國香港 |
41 |
38 |
University of Sydney |
悉尼大學 |
澳大利亞 |
42 |
41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韓國高等科技學院 |
韓國 |
42 |
45 |
Zhejiang University |
浙江大學 |
中國 |
44 |
40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
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 |
美國 |
45 |
43 |
UNSW Sydney |
新南威爾士大學 |
澳大利亞 |
46 |
50 |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
上海交通大學 |
中國 |
47 |
46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
加拿大 |
48 |
49 |
Par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巴黎理工學院 |
法國 |
49 |
50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
慕尼黑工業大學 |
德國 |
50 |
47 |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
昆士蘭大學 |
澳大利亞 |
50 |
52 |
Duke University |
杜克大學 |
美國 |
52 |
53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卡耐基梅隆大學 |
美國 |
53 |
48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
美國 |
54 |
53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香港城市大學 |
中國香港 |
55 |
56 |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東京工業大學 |
日本 |
56 |
50 |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
英國 |
57 |
58 |
Monash University |
莫納什大學 |
澳大利亞 |
58 |
55 |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
阿姆斯特丹大學 |
荷蘭 |
59 |
64 |
University of Munich |
慕尼黑大學 |
德國 |
60 |
72 |
Sorbonne University |
索邦大學 |
法國 |
61 |
57 |
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 |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
荷蘭 |
61 |
62 |
University of Bristol |
布裡斯托大學 |
英國 |
63 |
60 |
Brown University |
布朗大學 |
美國 |
64 |
61 |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
華威大學 |
英國 |
65 |
63 |
Heidelberg University |
海德堡大學 |
德國 |
65 |
66 |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香港理工大學 |
中國香港 |
67 |
69 |
University of Buenos Aires |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 |
阿根廷 |
68 |
75 |
Osaka University |
大阪大學 |
日本 |
69 |
86 |
Université Paris-Saclay |
巴黎薩克雷大學 |
法國 |
70 |
65 |
University of Malaya |
馬來亞大學 |
馬來西亞 |
71 |
81 |
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浦項科技大學 |
韓國 |
72 |
67 |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
德克薩斯奧斯汀分校 |
美國 |
73 |
79 |
Yonsei University |
延世大學 |
韓國 |
74 |
74 |
Korea University |
高麗大學 |
韓國 |
75 |
78 |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
莫斯科國立大學 |
俄羅斯 |
76 |
70 |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 |
魯汶大學(荷語) |
比利時 |
77 |
68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國立台灣大學 |
中國台灣 |
78 |
77 |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
南安普敦大學 |
英國 |
79 |
82 |
Tohoku University |
日本東北大學 |
日本 |
80 |
85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 |
美國 |
81 |
73 |
University of Glasgow |
格拉斯哥大學 |
英國 |
82 |
79 |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
哥本哈根大學 |
丹麥 |
83 |
70 |
University of Zurich |
蘇黎世大學 |
瑞士 |
84 |
75 |
Osaka University |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
美國 |
85 |
82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
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 |
美國 |
86 |
92 |
University of Leeds |
利茲大學 |
英國 |
87 |
85 |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
奧克蘭大學 |
新西蘭 |
88 |
88 |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佐治亞理工學院 |
美國 |
89 |
89 |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
瑞典 |
90 |
93 |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
西澳大學 |
澳大利亞 |
91 |
90 |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
伯明翰大學 |
英國 |
92 |
82 |
Durham University |
杜倫大學 |
英國 |
93 |
96 |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 |
賓州州立大學公園分校 |
美國 |
94 |
98 |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 |
95 |
87 |
Lund University |
隆德大學 |
瑞典 |
96 |
91 |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
聖安德魯斯大學 |
英國 |
96 |
95 |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
謝菲爾德大學 |
英國 |
98 |
101 |
Trinity College Dublin |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 |
愛爾蘭 |
99 |
97 |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
成均館大學 |
韓國 |
100 |
94 |
Rice University |
萊斯大學 |
美國 |
109 |
108 |
University of Adelaide |
阿德雷德大學 |
澳大利亞 |
TOP10看點
2023QS世界大學排名前十名還是2022那十所院校,隻是排名略有不同,近幾年前十都沒有特别大的變化,總是這些院校穩居前十。麻省理工一如既往的蟬聯第1名(這已經是第十一年了,足以證明MIT的教學水平);劍橋大學和帝國理工學院都各上升了一名,由原來的第3名和第7名上升到了第2名和第6名,而牛津大學卻從第2名降至第4名;歐洲排名最高的依舊是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排名第9。
中國大學排名解讀
此次世界大學排名反映了中國教育水平的增長。
中國大學中領先的是北京大學,北大在去年已經上升4名的情況下,今年再次提升6名,占據中國大學排名第一的位置,并且這是從2015年以來,第一次排名超過清華,同時也是中國内地大學在QS排名中最高的名次!
北京大學排名的曆史性進步,源于其優秀的科研成果,也歸功于北大與全球高等教育界的高水平合作。根據去年QS的研究夥伴Elsevier提供的數據,發現:北京大學參與國際研究合作的比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與國内22.5%的數值相比,在北京大學發表的論文中,有33%通過跨國合作完成。
除了清華北大以外,還有下列中國大學在2023年排名中取得了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的好成績。這些大學包括:
• 香港大學(第21名,上升1名)
• 複旦大學(第34名)
• 香港中文大學(第38名,上升1名)
• 香港科技大學(第40名)
• 浙江大學(第42名,上升3名)
• 上海交通大學(第46名,上升4名)
• 香港理工大學(第54名)
• 台灣大學(第77名)
• 中國科學科技大學(第98名,上升4名)
可見,在這份名單裡,中國大學的排名表現非常優異,共有8所大學進入TOP50。其中,清北超過了衆多歐美大學。
說起大學排名,大家應該還記得下述消息:
2022年5月6日,中國人民大學正式官宣:從2022年起,中國人大不再向任何世界大學排行榜公司提供數據。此舉也并非個例,據報道早在此前,蘭州大學和南京大學也已退出世界大學排名。
什麼意思?不玩了?
衆所周知,QS世界大學排名是由英國一家國際教育市場咨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所發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目前它是世界上四大權威高校排名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以社科人文為主,理工科有缺門。按照中國人民大學的說法,參加綜合排名體現不出學校的金牌學科和就業優勢:“不能反映中國人民大學的實力和位置”,所以退出排名。但是,你知道哥倫比亞大學嗎?哥大擁有世界一流的法學院、商學院、醫學院、新聞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工程學院以及教育學院等。可見哥大的多數學院均以社科人文為主,如法學院、商學院、新聞學院、國際關系學院以及教育學院等。衆所周知,哥大新聞學院頒發的普利策獎是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我們知道,中國人民大學的金政委是人大最著名的教授,可惜他在國際關系上所做的預測有正确的嗎?可以設想,由這樣的教授組成的中國人民大學,其學校的排名能進入世界前列嗎?
而南京大學,則是因為原國立中央大學被分拆後,整體實力受到影響。長期以來南大排名在華東五校(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墊底,一直在100-135之間,從來沒有進入過TOP100,眼不見為淨,幹脆退出排名。不過竊以為,南京大學的排名還是不錯的,隻要再加努力,進入TOP100還是有希望的。
而蘭州大學是被地方高校超越,不得不退出排名。
國際大學排行榜所體現的是一個國家高等教育和科技實力的排名,評估的是一個大學在學術研究、教學質量、行政管理等多個方面的綜合實力表現。令人可喜的是以清北複交浙為代表的中國頂尖學府進入世界大學排行榜前列,這一方面體現了中國科研實力的進步,另一方面也能看到我們跟世界頂尖學府的差距和挑戰。
而中國人民大學因為排名靠後選擇退出排行榜的評選,拒絕提供數據,回避自身問題,這并不能解決自身排名靠後背後的根源,是不是有點自欺欺人的味道?
美國排名前20
美國排名前20的大學有:
麻省理工學院(1),斯坦福大學(3),哈佛大學(5),加州理工學院(7),芝加哥大學(10),賓夕法尼亞大學(13),普林斯頓大學(16),耶魯大學(18),康奈爾大學(20),哥倫比亞大學(22),約翰霍普金斯大學(24),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25),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27),西北大學(32),紐約大學(39),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44),杜克大學(50),卡納基梅隆大學(52),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53),布朗大學(63)。
英國排名前10
英國排名前10的大學有:
劍橋大學(2),牛津大學(4),帝國理工學院(6),愛丁堡大學(15),曼徹斯特大學(28),倫敦國王學院(37),倫敦政治經濟學院(56),布裡斯托大學(62),華威大學(64),南安普頓大學(78)。
可見,牛劍依舊屹立于英國前2名。
澳洲八大與奧克蘭大學
排名澳洲大學第一的澳州國立大學排名30(較去年下降3名),墨爾本大學33(較去年上升4名),其它位:悉尼大學41,新南威爾士大學45,昆士蘭大學50,莫納士大學57,西澳大學90,阿德萊德大學109。可以看到,澳洲國立大學和墨爾本大學是澳洲最好的大學。
新西蘭僅有一所大學排名進入TOP100,即排名87位的奧克蘭大學。
加拿大TOP100
排名加拿大TOP100的有3所大學:麥吉爾大學排名31名,多倫多大學排名35名,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排名47名。
QS世界大學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是 Quacquarelli Symonds(誇誇雷利·西蒙茲公司) 的縮寫,這是一家成立于1990年的英國私人教育公司,總部位于英國倫敦。QS公司最初與泰晤士高等教育(簡稱THE)合作,共同推出《THE-QS世界大學排名》,首次發布于2004年,是相對較早的全球大學排名;2010年起,QS和THE終止合作,兩者開始發表各自的世界大學排名。QS全球教育集團一般每年夏季會進行排名更新。
QSQS世界大學排名是參與機構最多、世界影響範圍最廣的排名之一,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和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被公認為四大較為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使用一系列學術指标來衡量世界大學的影響力,具體指标及其權重分别為:1. 學術聲譽40%Academic Reputation:衡量全球學者意見,根據全球94000多名知名學者的調查問卷反饋2. 雇主評價10%Global Employer Reputation:雇主對院校畢業生的意見,由44000多所全球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的反饋3. 師生比20%Faculty/Student Ratio:将學生人數除以教職員工人數得出,可以用來衡量各個大學的教學素質4. 教師文獻引用量20%Citations per faculty:衡量學術研究的實力,通過五年内大學研究論文的引用總數除以大學的教師數量得出5. 國際教職工比例5%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學校的國際化指标一,用來衡量教師的多元化程度6. 國際學生比例5%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學校的國際化指标二,衡量學生的多元化程度,表明大學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QS是排行榜裡關注學術力最少的,但卻是知名度最高的。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涵蓋藝術與人文、社會科學與管理、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生命科學與醫學五大學科門類46個不同學術領域的11000餘個位次,是目前為止最大規模也是最複雜的大學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是四大權威排名裡唯一将雇主評價和同行評價納入排名标準的榜單,相對于其他三份榜單來說,可以為意向為職場的同學提供一個多維度的參考。
QS榜單中雇主評價和同行評價占的比重很大,在收集聲譽評價時主要集中在歐洲,評價範圍不夠大,這就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為是英國發起的榜單,所以有時還會過分誇大英國和澳洲學校的聲譽。
而且QS對于不同地區的學校使用的評判權重還不太一樣,比如在亞洲區域有很多韓國人參加,就會導緻日本好大學的排名比較低,新加坡和韓國大學的排名則靠前。
QS世界大學排名因其問卷調查形式的公開透明而獲評為世上最受注目的大學排行榜之一,但也因具有過多主觀指标和商業化指标而受到批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