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的情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是由感情所衍生出來的一種情緒和意願。
比如說,對于萬事萬物追求完美的一個欲望,這個就是來自于内心欲念的一種驅使。
我們可以理解這樣一個狀态,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所有人都在追求美好,期望人生圓滿,但是這畢竟隻是一種向往。從來沒有誰的人生,能夠由圓滿兩個字來形容。
在那些看似圓滿的人生背後,更多的或許是一個人懂得适可而止的一個道理。在到達某一個節點的時候,對自己的人生狀态懂得知足和适可而止,所以他就覺得人生圓滿了。而抛開情緒而言,人生的本質從來沒有圓滿,更不存在所謂的真正的完美。
在《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會有危害,就能夠避免來自人生的侮辱。所以這一種侮辱就是欲望未滿足時,所帶來的失落。
當你知道滿足的時候,即便遭遇到人生所有的不如意,也懂得在人生沒有達到你欲望的時候,順其自然,不奢求高于自己能力的欲望,不奢求違反道德以及法律的欲望,不奢求超過限度的欲望。那麼這就是一種明智,知足者明智,就會少了一些恥辱,也是一種大智慧的表現。
國學文化《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地尚無停息,日月且有盈虧,況區區人世。能事事圓滿而時時暇逸乎?隻是向忙裡偷閑,遇缺處知足,則操縱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與之論勞逸較虧盈矣。
天地運行從來沒有停止,日月都有陰晴圓缺,更何況是區區的人類呢,怎麼可能讓人很多事情都能夠圓滿安樂呢。隻要你能從忙裡偷閑的時光之中,遇到遺憾的時候也能知足常樂,即便是沒有達到你的欲望,你也能夠在平淡而又看似失落的一個人生中,把握自己的生活,尋找其中的快樂。這就是不與大自然較勁,按照自然的規律去行事。
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明白,在這裡所指出的自然規律,就是凡事沒有盡善盡美的一個道理,況且日月都有陰晴圓缺,更何況是人呢。每個人的一生中,一定是存在很多遺憾或者說失落的,當你學會接受人生不完美的時候,就會少了很多煩惱。
莊子說了這樣一句話: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老子也說過: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這些古人的聖賢之語,對于我們現在來說都有很強的一個啟發意義,很多人難以擺脫對于完美的一個追求。追求美好可以理解,但是一味的喪失理智,一味的去追求圓滿,當欲望沒有滿足的時候,你失落的心情一定會給自己帶來糟糕的情緒甚至于糟糕的痛苦。
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我們之所以一再的強調,要明白自然的規律,自然規律是存在于月有陰晴雨圓缺的,萬事萬物沒有盡善盡美的一個道理。這就是讓我們時刻都懂得知足,懂得人生的一種滿足,才能在這樣一個無法盡善盡美的世界裡尋找最好的一個心理平衡點,坦然的去度過一生。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于這一篇國學文化怎麼理解的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