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山東省諸城市石門鄉高家莊子村,妻子出生于重慶市合川區。我曾經跟妻子一起去重慶給她爺爺上墳(山東男人一般不會去妻子的先祖墳墓上墳,這事在重慶卻很普遍),我順便拍下了她爺爺的墓碑。墓碑非常講究,除了逝者的子女以外,還在卧碑上篆刻了兒媳、女婿以及後世相關親屬的名字,連我這個孫女婿的名字也位列其中,讓我感觸頗深,中國南北風俗差異确實很大。
我父親去世10多年了,父親的前妻去世快60年了,其生卒年月雖求證原來的親戚,卻實在無法準确考證了。我父親後來跟我母親再婚,又生育了我們。我生母去世已經4年了。按照我們山東當地風俗,給父母上完三年墳,就可以給他們立碑。參照重慶我妻子的爺爺碑文格式,做了适當簡化處理,撰寫了給父母合瑩的碑文樣式,如圖所示。
另外,我二叔和二嬸結婚後,二嬸英年早逝,沒有留下後代,二叔後來跟我們一起生活直至去世。二叔對我們恩重如山,我跟二叔的感情很深。趁今年清明節給我父母立碑的機會,也決定給二叔和二嬸立碑,特撰寫碑文,如圖所示。
我們當地刻碑店家對我設計的碑文提出意見,大概有如下幾點。1、當地碑文隻記載兒女,不記載兒媳和女婿,更不提及下一代人。2、當地碑文沒有“故顯考妣”等說法。3、當地沒有我設計的格式,這種格式會讓人議論。4、刻字數量比普通墓碑多,很不情願。
對于刻碑店家的說法,我部分堅持了自己的意見。碑文我研究過了,無需過多顧慮,請按照我所設定的格式刻碑。
我理解,山東人抱持老規程,不肯接受新事物。我設計的碑文參考了南方的一些特點,更加體現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尤其在兒女越來越少的情況下,碑文書寫兒媳和女婿以及下一代的名字,可增加家族成員的凝聚力,更有現實示範效應。
對于給二叔二嬸的碑文,有網友提出應該采用“先叔考”和“先叔妣”,對此意見我予以采納。趁還沒有正式刻字,趕緊通知刻碑店家做了修改,對于網友的建議深表感謝!
立碑的目的,是讓後人能夠籍此尋到祖先的陵地,不至于無處查找。中國地域差别很大,各地風俗不同,立碑沒有統一的模式,許多事情也要與時俱進。
今天清明節,天公作美,兩塊碑已經立好了,完成了自己的心願。廣大網友如何看?請大家發表觀點,以供别人參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