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國學小呆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國學經典《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相關講解。
這句《三字經》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其含義也相對簡單:
那麼整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具體含義是:
人剛剛出生的時候,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隻是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這句《三字經》是要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
人出生時都是很善良的,所以我們要一直做個善良的小孩,不要學壞。
我們身邊有的人小時候都是好孩子,可是長大以後卻做了這樣或者那樣的錯事。這與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接觸的人和經曆的事是分不開的。
所以,我們必須得注意,壞事不要做,也不要和壞孩子做朋友。即使做錯了事,及時改正了還是好孩子。
與這句三字經講述的道理有一個小故事,叫做:《周處除三害》
故事是這樣子的:
從前,有個人叫周處,他個子高,力氣大,常常欺負别人。人們背地裡都把他和白額虎、大蛟合稱為“三害”。
後來,周處帶着弓箭來到南山把白額虎殺了,然後又去殺大蛟。大蛟受傷逃跑了,周處就一直追。
人們看到周處沒有回來,以為他死了,都高興得歡天喜地。周處回來後知道了這一切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下定決心要重新做個好人。後來,他離開了家鄉,拜師學藝,終于成為了一個正直的好人。
故事講完了,其中的道理你都明白了嘛?
好了,我們今天的學習就到這裡了,如果喜歡小呆的講解,請點關注,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