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 柳
◎周邦彥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①,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②,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年來,應折柔條過千尺③。
閑尋舊蹤迹,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④。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驿⑤。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積!漸别浦萦回⑥,津堠岑寂⑦。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⑧,露橋聞笛⑨。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注釋】
①隋堤:汴京附近的汴河之堤,隋炀帝時所建,故稱。是北宋時來往京城的必經之路。②故國:這裡指故鄉。③柔條:柳枝。④榆火:唐代制度,清明時皇帝取榆柳之火賜給近臣。⑤迢遞:遙遠。⑥别浦:這裡指送别的水邊。⑦津堠(hòu):渡口守望的高台。岑寂:清冷寂寥。⑧月榭:月光遍照的亭榭。⑨露橋:凝結露水的小橋。
【譯文】
正午的柳蔭連綴成直線,煙霭中柳絲拂動。在隋堤上,曾經多少次看見柳條拂水,柳絮飛舞,送别遠去的行人。登高臨遠,眺望故鄉,誰又認識我這個旅居京都的倦遊之人?在那十裡長亭的路上,随着時間一年一年過去,折下的柳條應有上千枝了吧。
我趁着閑暇尋找舊日的行蹤,又是在哀怨的弦聲中飲酒,華燈照耀離别的宴席。梨花和榆柳催促着寒食節的到來。我滿懷愁緒看着船在風中像箭一樣離開,竹篙一半插進了溫暖的水波,等船上的客人回頭再看,船已經過數個驿站,回首望去,送别之人已經遠在天邊。
我心中十分哀痛,離恨堆積。送别的河岸漸漸迂回曲折,渡口的土堡漸漸沉寂。夕陽冉冉落下,春天沒有盡頭。我不禁想起那次我們攜手在月光下的水榭遊玩,在多露的橋頭,聽到有人吹笛。回憶往事,似在夢中,淚水暗自滴落。
詞的品賞知識
宋人詠物詞概述(一)
詠物詞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詞,是以客觀事物為描寫對象,通過事物的詠歎體現詞人的人文思想。詠物詞的創作,北宋時期以蘇轼、周邦彥為代表,南宋時以辛棄疾、姜夔、吳文英、王沂孫為代表。
宋代初期,宋詞大多流于男女纏綿情意,範圍還相當狹窄,詠物詞更是少之又少。即便有,詠物之中也無關寄托,隻是純粹描寫物象。直到柳永出現,這樣的狀況才有所改變,他寫有詠物詞《木蘭花》三首,但用的仍是小令,詠物詞的包容量還較小。
【賞析】
這首詞作于詞人最後一次離開京都的時候,題為詠柳,實際上是借柳以抒發自己的離愁别恨。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這兩句從整體到局部描寫隋堤上的柳色。離京時先是看到隋堤兩岸,楊柳成陰。再細看,隻見碧色可人的柳絲随風飄拂。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那隋堤之上的柳色,詞人曾為送人見過了很多次。“拂水飄綿”四個字生動地摹畫出柳樹依依惜别的情态。
“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這兩句為全篇主題句,抒發自己的孤獨與落寞。
“長亭路,年去年來,應折柔條過千尺”,詞人接着感歎人間離别頻繁,送别時折斷的柳條都要超過了千尺。
“閑尋舊蹤迹,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這幾句為追憶往事。船已啟程,詞人獨立于船頭回憶起當年在一個寒食節的離别情景:管弦哀鳴,送别的宴席上燈火閃爍。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驿,望人在天北”,船行如箭,令詞人憂愁,他不斷回望,因那京華有他牽挂的人。這幾句寫盡了詞人心中的怅惘與凄惋。
“凄恻,恨堆積!”船行愈遠,離恨愈重,一層一層堆積在心上難以排遣。
“漸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此時以至傍晚,望中之人早已不見,擡眼所見,隻看到夕陽冉冉西下,春色一望無邊。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愁苦至極的詞人不禁又回憶起往事來,他回想起曾與戀人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但那些甜蜜的夜晚現在想來,不過如夢一場,隻能徒然地引起他的悲傷而已。
這首《蘭陵王》很能代表此人慢詞的風格,曆來為後代評論家所激賞。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盛贊此篇,說:“美成詞極其感慨,而無處不郁,令人不能遽窺其旨。如《蘭陵王·柳》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二語,是一篇之主。上有‘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之句,暗伏‘倦客’之根,是其法密處。故下接雲:‘長亭路,年去年來,應折柔條過千尺。’久客淹留之感,和盤托出。他手至此,以下便直抒憤懑矣,美成則不然。‘閑尋舊蹤迹’二疊,無一語不吞吐。隻就眼前景物,約略點綴,更不寫淹留之故,卻無處非淹留之苦。直至收筆雲:‘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遙遙挽合。妙在才欲說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無窮。”
詞的品賞知識
宋人詠物詞概述(二)
詠物詞到了蘇轼才得以飛速的發展,他以其絕高的才華對詞壇進行了革新,詠物詞便是他革新的一部分。在蘇轼三百多首詞作中,标明詠物的就有三十餘首,而在表現手法上也進行了革新。而到了周邦彥,更推進了詠物詞的發展。蘇轼的詠物詞大都是直抒胸臆,而周邦彥由直抒胸臆轉為安排巧思,啟發了南宋詠物詞的思路。像這首《蘭陵王·柳》,題為“詠柳”,實則寫别情,将人事寓于其中,極盡曲折之妙。
至南宋的姜夔,他在繼承周邦彥講究格律、煉字琢句、用典詠物的寫作方法之外,又創造出清淡峭拔的風格,開創了前詞中未有之境界。至南宋末,詠物詞呈現繁榮之狀,王沂孫可謂是詠物詞傳統中的集大成者,他不僅繼承了賦寫的手法,又發揚了托喻的傳統;結構上安排周密,又能于用典處以意貫之,渾化無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