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已乘鯉魚去一夜芙蕖紅淚多是什麼意思?此句原本出自李商隐的《闆橋曉别》:回望高城落曉河, 長亭窗戶壓微波. 水仙欲上鯉魚去, 一夜芙蓉紅淚多“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傳》上說,琴高是戰國時趙人,行神仙道術曾乘赤鯉來,留月餘處複入水去這裡把行者暗比作乘鯉淩波而去的水仙行者是由水路乘舟西去的,闆橋長亭之下此刻正停着待發的小舟“紅淚”暗用薛靈芸事《拾遺記》上說,魏文帝美人薛靈芸離别父母登車上路,用玉唾壺承淚,壺呈紅色及至就師,壺中淚凝如血這裡将送行者暗喻為水中芙蓉,以表現她的美豔;又由紅色的芙蓉進而想象出它的淚應該是“紅淚”這是一種浪漫的奇想它是從行者的眼中來寫送者,卻又不直接描繪送者“曉别”時的情景,而是轉憶昨夜一夕這位芙蓉如面的情人泣血神傷的情景這就不但從“曉别”寫出了夜來的傷離,而且從夜來的傷離進一步暗示了“曉别”的難堪,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水仙已乘鯉魚去一夜芙蕖紅淚多是什麼意思?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此句原本出自李商隐的《闆橋曉别》:回望高城落曉河, 長亭窗戶壓微波. 水仙欲上鯉魚去, 一夜芙蓉紅淚多。“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傳》上說,琴高是戰國時趙人,行神仙道術。曾乘赤鯉來,留月餘處複入水去。這裡把行者暗比作乘鯉淩波而去的水仙。行者是由水路乘舟西去的,闆橋長亭之下此刻正停着待發的小舟。“紅淚”暗用薛靈芸事。《拾遺記》上說,魏文帝美人薛靈芸離别父母登車上路,用玉唾壺承淚,壺呈紅色。及至就師,壺中淚凝如血。這裡将送行者暗喻為水中芙蓉,以表現她的美豔;又由紅色的芙蓉進而想象出它的淚應該是“紅淚”。這是一種浪漫的奇想。它是從行者的眼中來寫送者,卻又不直接描繪送者“曉别”時的情景,而是轉憶昨夜一夕這位芙蓉如面的情人泣血神傷的情景。這就不但從“曉别”寫出了夜來的傷離,而且從夜來的傷離進一步暗示了“曉别”的難堪。
李商隐的這首詩,以它特有的奇幻絢麗色彩開辟了言别的一種新境界。構成詩歌的新奇浪漫情調,用傳奇的筆法來寫普通的離别,将現實與幻想融為一片,創造出色彩缤紛的童話式幻境,在送别詩中确屬少見。後來,胡蘭成曾經修改過後兩句為:水仙已乘鯉魚去,一夜芙蕖紅淚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