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1 17:16:29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1

法雨寺又名後寺,坐落在普陀山白華頂左,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法雨寺創建于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興修大殿,并賜“天華法雨”匾額,故得今名。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2

四月二十六日,在遊完普陀山佛頂山慧濟禅寺之後,我随漢中乾明寺住持本蓮法師一行四人,又來到法雨寺進行參拜。之所以法雨寺稱為後寺,是因為普濟寺被稱為前寺。走近法雨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海天佛國的牌坊。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3

普陀山的寺院牆壁大多為黃褐色,在綠樹掩映下,顯得莊嚴尊崇。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4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5

在進入山門的道路兩邊,青色的瓦當覆蓋在牆頭,一派古色古香躍然于眼前。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6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7

向前走沒多久,“天華法雨”四個大字浮現于寺院門前。山門又稱之為三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今之寺院或僅有一門,也可稱之為三門。這三座門常蓋成殿堂式,或至少是把中間的一座蓋成殿堂,叫“山門殿”或“三門殿”。殿内塑兩大金剛力士(屬護法神“天龍八部”)像。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8

進入山門後,一塊九龍壁伫立在寺院内。九龍壁是影壁的一種,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用于遮擋視線的牆壁。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9

天王殿下綠樹環繞四周,行走其間,如一幅春意盎然的優美畫卷。天王殿一般是一個寺院的第一重大殿。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10

拾階而上,就來到了玉佛殿下,幾個僧人在圍欄邊交談着什麼。法雨寺依山取勢,分列六層台基上,玉佛殿算是第二層。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11

法雨寺曾多次發生過火災和海寇,造成無可估計的損失。後經幾代主持的努力,進行不斷修複、修繕工作。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12

大雄寶殿一般是一個寺院的中心建築。大雄寶殿中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萬有的意思;雄者,是攝伏群魔的意思。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13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14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15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16

法雨寺整座寺廟宏大高遠,氣象超凡。北宋王安石曾贊之“樹色秋擎書,鐘聲浪答回”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17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18

在參拜完畢法雨寺後,我等一行四人便緩步走出法雨寺,踏向奔往南海觀世音的佛像之處。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19

在海會橋(日蓮池)處,忽然想起印光法師在法雨寺潛心著述40年,被推為“淨土宗第13代祖師”。最後輯錄一段由明代吹萬老人編著,印光法師和楊文會修訂的佛教三字經來結束今天的參拜法雨寺之行。

無始終,無内外,

強立名,為法界。

法界性,即法身。

因不覺,号無明。

空色現,情器分,

三世間,從此生。

迷則凡,悟則聖。

真如體,須親證。

佛慧山之南别有洞天(同沾法雨共沐佛恩)20

漢中乾明寺覺東記于漢上生活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