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知識梳理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知識清單 18個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常考知識梳理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知識清單 18個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文言虛詞(一)
而
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勸學》)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着”,或不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勸學》)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鴻門宴》)
5.表示修飾關系,可不譯。
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兮辭并序》)
用作代詞,同“爾”,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做主語,譯為“你”。
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何
用作副詞。
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樣”。
(1)水何澹澹。(《觀滄海》)
(2)何敢助婦語!(《孔雀東南飛并序》)
其
用作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充當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複數)。
單于壯其節,朝夕使人候問武。(《蘇武傳》)
2.第三人稱代詞。充當主謂短語中的主語,可譯為“它”“他”(包括複數)。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指示代詞,可譯為“那”“那些”“這個”“這些”“那裡”。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說》)
用作連詞。
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
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商量語氣,相當于“可”“還是”。
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麼”。
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用作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離騷》)
文言虛詞(二)
乃
用作副詞。
1.表示前後兩件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銜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見犯乃死,重負國。(《蘇武傳》)
2.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3.表示對事物範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隻”“僅”等。
項王乃複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後一個“乃”)(《史記·項羽本紀》)
4.用在判斷句中,起确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無傷也,是乃仁術也。(《齊桓晉文之事》)
且
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可譯為“又”“又……又……”“一面……一面……”。
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東南飛并序》)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況且”“而且”“并且”。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3.表示讓步關系,可譯為“尚且”“還”。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用作副詞。
1.将,将要。
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2.暫且,姑且。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并序》)
複音詞:
【且夫】 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可譯為“況且”“再說”。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2)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赤壁賦》)
文言虛詞(三)
若
用作連詞。
1.表假設,相當于“如果”“假設”等。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燭之武退秦師》)
2.相當于“至于”。有時組成“至若”“若夫”等。
若夫淫雨霏霏。(《嶽陽樓記》)
所
用作代詞。
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所”字結構,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況”等。
1.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陳情表》)
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用作助詞。
表示被動關系,常和“為”組成固定結構。
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複音詞:
【所以】
1.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于“用來……的”等。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2.表示原因,相當于“……的原因(緣故)”。
(1)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緻一也。(《蘭亭集序》)
(2)所以遣将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所謂】 所說的。
(1)此所謂戰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谏》)
(2)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
為
用作介詞。
1.表被動,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
(1)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
(2)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2.介紹原因或目的,可譯為“為了”“因為”。
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孔雀東南飛并序》)
3.介紹涉及的對象,可譯為“給”“替”。
旦日飨士卒,為擊破沛公軍!(《鴻門宴》)
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诘,相當于“呢”。(注意:讀wéi)
(1)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第三個“為”)(《鴻門宴》)
(2)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文言虛詞(四)
焉
用作兼詞,相當于“于之”“于此”“于彼”。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其中)。(《論語》)
2.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從這裡)。(《勸學》)
用作疑問代詞,可譯為“哪裡”“怎麼”。
1.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燭之武退秦師》)
用作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相當于“了”“啊”“呢”。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燭之武退秦師》)
2.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師說》)
(2)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赤壁賦》)
形容詞、副詞詞尾,相當于“然”,譯為“……的樣子”“……地”。
(1)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2)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鐘山記》)
也
用作句末語氣詞。
1.表示判斷語氣。
(1)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谏》)
(2)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哙者也。”(《鴻門宴》)
2.表示陳述語氣。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3.表示肯定、感歎的語氣。
(1)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宮賦》)
(2)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蘭亭集序》)
4.表示疑問或反诘語氣。
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阿房宮賦》)
用作助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師說》)
乎
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賦》)
(2)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于吾乎?(《師說》)
3.表揣測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1)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2)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4.用于感歎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與妻書》)
5.用在句中,表停頓。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并序》)
用作介詞,相當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2)生乎(在)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比)吾。(《師說》)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對)己。(《勸學》)
(4)異乎(與)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用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以
用作介詞。
1.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可譯為“拿”“用”。
(1)加之以師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2)何可廢也?以羊易之。(《齊桓晉文之事》)
2.表示憑借,可譯為“憑”“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3.引出所處置的對象,可譯為“把”。
農人告餘以春及。(《歸去來兮辭并序》)
4.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處所,可譯為“于”“在”“從”。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登泰山記》)
5.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
(1)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2)以吾一日長乎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6.表示依據,可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周易》)
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1)且碩茂,早實以蕃。(《種樹郭橐駝傳》)
(2)忽魂悸以魄動。(《夢遊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關系,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
樊哙側其盾以撞。(《鴻門宴》)
3.表示目的關系或結果,後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為“而”“來”“用來”“以緻”等。
(1)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六國論》)
(2)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燭之武退秦師》)
4.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燭之武退秦師》)
5.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兮辭并序》)
複音詞:
【以是】 【是以】 相當于“因此”,引出事理發展或推斷的結果。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屈原列傳》)
【有以】 【無以】 意思分别是“有什麼辦法用來……”“沒有什麼辦法用來……”。
(1)項王未有以應,曰:“坐。”(《鴻門宴》)
(2)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勸學》)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陳情表》)
文言虛詞(五)
因
用作介詞。
1.依照,根據。
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2.依靠,憑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
3.趁着,趁此。
因擊沛公于坐。(《鴻門宴》)
4.通過,經由。
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蘇武傳》)
用作連詞。
于是,就。
(1)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蘇武傳》)
(2)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
于
用作介詞。
1.在,從,到。
月出于(從)東山之上,徘徊于(在)鬥牛之間。(《赤壁賦》)
2.在……方面,從……中。
青,取之于藍。(《勸學》)
3.向,對,對于。
(1)以其無禮于晉。(《燭之武退秦師》)
(2)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4.被。
(1)故内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屈原列傳》)
(2)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五代史伶官傳序》)
5.與,跟,同。
(1)趙嘗五戰于秦。(《六國論》)
(2)室西連于中閨。(《項脊軒志》)
6.比。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後一個“于”)(《勸學》)
與
用作介詞。
和,跟,同。(注意:讀yǔ)
豎子不足與謀!(《鴻門宴》)
用作連詞。
和,跟,同。(注意:讀yǔ)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六國論》)
用作語氣詞。
同“欤”。(注意:讀yú)
是魯孔丘與!(《論語·微子》)
文言虛詞(六)
則
用作連詞。
1.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便”。
(1)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鴻門宴》)
(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砺則利。(《勸學》)
2.表示條件、假設關系,可譯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麼”“就”“便”。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表示轉折關系,用在後一分句,可譯為“可是”“卻”。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用作副詞。加強判斷。
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嶽陽樓記》)
者
用作助詞。
1.用在動詞、形容詞等的後面,譯為“……的”“……的(人、東西、事情)”。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說》)
(2)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齊桓晉文之事》)
2.用在數詞後面,譯為“……個方面”“……樣東西”“……件事情”。
(1)此三者,吾遺恨也。(《五代史伶官傳序》)
(2)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嶽陽樓記》)
3.用在“近”“曩”“今”“昔”等時間詞後面。
今者項莊拔劍武,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4.放在因果句中,引出原因。
(1)所以遣将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谏》)
用作語氣詞。
1.放在主語後面,與“也”合用構成判斷句式,不必譯出。
(1)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石鐘山記》)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2.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3.相當于“……的樣子”。
于是公子立自責,似若無所容者。(《史記·魏公子列傳》)
之
用作助詞。
1.相當于“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愛蓮說》)
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1)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2)恨晨光之熹微。(《歸去來兮辭并序》)
3.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前置的标志。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4.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後置的标志。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2)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離騷》)
5.用在時間詞後面,湊足音節,沒有實在意義。
餘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用作代詞。
1.指示代詞,這。
之二蟲又何知!(《莊子》)
2.第三人稱代詞。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過秦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