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躲避流氓拳的十個方法

躲避流氓拳的十個方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03:22:19

躲避流氓拳的十個方法?武深高速旁,惠州市瀝林鎮火崗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村口高懸的那塊“火崗村莫家拳發源地”的牌子,訴說着此地的與衆不同作為廣東五大名拳“洪劉蔡李莫”之一,莫家拳乾隆年間于此創拳,至今武學傳承已有300年之久,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躲避流氓拳的十個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躲避流氓拳的十個方法(莫家拳教你三招防身術)1

躲避流氓拳的十個方法

武深高速旁,惠州市瀝林鎮火崗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村口高懸的那塊“火崗村莫家拳發源地”的牌子,訴說着此地的與衆不同。作為廣東五大名拳“洪劉蔡李莫”之一,莫家拳乾隆年間于此創拳,至今武學傳承已有300年之久。

曆經數百年開枝散葉,莫家拳如今主要分布于惠州、東莞、廣州、佛山等地,并遠播到東南亞、美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當年嶺南的莫家拳,現在已成為世界的莫家拳。

躲避流氓拳的十個方法(莫家拳教你三招防身術)

莫家拳教你三招防身術!太兇狠,不能輕易使用

緣起▶▷

以拳為名卻以腿見長

莫玉林是莫家拳的第九代傳人,也是如今火崗村裡大家公認的師傅。他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能夠把源于此地的莫家拳,盡最大可能原汁原味傳下去。

莫家拳第九代傳人莫玉林

隻要稍作接觸,便能輕易發現南派莫家拳的特别之處——明明叫做拳,莫家拳卻以腿法見長,有所謂“一腿勝三拳”的說法。莫家拳裡的莫家三腳過門腳、穿心腳、後蹬腿,威力極大。

也正是基于此,莫玉林覺得網上所謂莫家拳原稱“六度陰陽掌”的說法有點以訛傳訛的味道。“我們這個明明是以腿法為主,無論如何都和掌扯不上關系”。

至于莫家拳的起源,坊間有不同版本。一說是明末清初,兩廣地區戰亂60多年,13歲的莫福田因兵亂到今仲恺高新區瀝林鎮火崗村避難,娶何氏為妻,生莫碩士、莫達士二子。相傳莫達士曾學藝于少林寺,技成後返回火崗村,因火崗村全為莫氏族人,于是開宗創派稱為“發源地火崗村莫家拳”。

莫家拳第九代傳人莫玉林

另一種說法是,據《廣東省志·體育志》記載,乾隆年間,由福建來廣東的少林寺慧真禅師傳給惠州府海豐縣人莫蔗咬,後傳給惠州火崗村的莫清驕、莫四季、莫定儒,經過他們切磋琢磨形成莫家拳。

兩種說法中都會提到的是,創拳人莫達士曾學藝于福建莆田南少林的故事。不過,莫玉林說他自己曾經實地做過調研,“我認為莫達士不大可能曾經在那裡學過拳,因為南少林在康熙年間就被一把火燒掉了,而莫達士是乾隆年間的人。”

至于莫家拳從海豐傳入的說法,莫玉林說:“海豐地區确實也有一種莫家拳,但我曾經去觀摩過,兩種拳法完全不同。”

争議暫且放在一邊,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莫達士在當年外出遊曆四處學拳的過程中,一定做到了博取衆家之長。莫玉林認為:“武術裡有南拳北腿的說法,所以不管當時莫達士是不是真的學到過少林功夫,但他在創拳之時肯定吸取了不少北方武術的精華,這才有了如今以腿法見長的特色莫家拳。”

村裡唯一的莫家拳館上世紀80年代由舊倉庫改建而來,館裡華光祖師的造像格外顯眼。和洪拳類似的是,莫家拳與粵劇戲班文化有分不開的淵源。至今,莫家拳仍在祭拜的是戲班必拜的華光祖師,而在表演之前的那套鑼鼓、甚至開場的亮相都與粵劇戲班大同小異。這也讓莫家拳具備了鮮明的嶺南特色,成為南拳代表之一。

莫家拳中不少兵器是當年戰場傳承下來的

武德▶▷

以練武保家衛國

如今言及中國武術,人們似乎都已形成了“看得打不得”的固有印象,認為所謂武術表演就是做體操,是“花架子”。但莫家拳顯然不屬于此類,甚至隻是在一旁看師傅過招,都會有些許驚心動魄的感覺。

莫家拳講究出拳力盡,打過幾套拳招,莫玉林略顯疲态。但他看上去不以為意,“隻要玩起功夫,就不覺得累了”。

影視劇作品裡當然對莫家拳的特點有戲劇沖突上的刻意放大,王寶強在《唐人街探案》裡展示的南派莫家拳就給人留下專攻下三路的印象。真正的莫家拳,也的确一切從實戰出發,招式狠辣,動辄取人要害。

“民間武術的話,不像拳擊之類在擂台上的比賽,規定哪裡能打,擊中哪裡有效能夠得分,而是追求我一出手就要讓你倒下。”莫玉林解釋說。

莫玉林在教授外國友人實戰招式

也正因為莫家拳招式狠辣,老師傅平常教習時會要求學員們注重武德修養,絕不能與人生事端,更不能随便動手腳。

莫玉林回憶起當年年輕氣盛時,自己曾用莫家拳出過手,“那時候年輕受不得激,人家說你學莫家拳的,能打嗎?”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他把對方送進了醫院,賠了一筆醫藥費。“武術當然不是這樣用的,其實就我現在的領悟來說,學武更是為了不動武。跟年輕人我都會這樣強調。”

以一身武藝抵禦外侮才是正途。莫家拳創于動蕩時期,曆代習練者皆以保家衛國為主要目的,其後族人拳術也多用于軍陣之中。莫家拳在曆史上留下了許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莫家拳還和當地民間藝術舞麒麟關系密切。當地民間舞麒麟的武術基礎即是莫家拳功夫,尤其是腿法與步型在舞麒麟中展現得淋漓盡緻,傳統上,舞麒麟表演之後也有專場莫家拳表演。由此可見,莫家拳除了強身健體的實用價值和保家衛國的防禦功能,還有獨特的文化價值。

傳承▶▷

不稱師父的家傳武學

在采訪的過程中,莫玉林反反複複向記者強調着一句話,“莫家拳沒有師父”。

有傳承,為何沒師父?這解釋起來倒也不奇怪。因為300年莫家拳在火崗村屬于家傳武學,大部分時間是跟從族中長輩習練,而且很可能不止一位。

以莫玉林本人為例,他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跟着伯爺莫錦繡練基本功,後來又向太叔公莫清泰、叔公莫炳難等人學拳。輩分已經不同,應該叫誰師父?火崗村莫家拳沒有這個規矩也就自然而然。所以,和不少武術的第幾代傳人不一樣的是,火崗村莫家拳的第幾代,是以家族論,而非以師承論。

外國友人迷上了莫家拳

當年,莫玉林一邊在公司上班,一邊在閑暇時間習拳、教拳。“前些年,我要騰出時間教拳,經常向公司請假,惹得老闆很生氣,老婆也一度鬧離婚。”

直到2016年,他徹底辭去工作,全身心投入莫家拳的傳承事業。莫玉林先後帶隊參加上海“中國武術博覽會”和香港大中華武術研讨會,是廣東武術“五大家”入庫資料演示者。“我感覺,在我的肩上有這種責任,要把祖上傳下來的莫家拳給傳承下去,不能讓它斷掉。”

68歲的莫訪通是莫家拳的第八代傳人,是莫玉林的叔父輩。雖然年近古稀,他一樣對于莫家拳抱有莫大的熱情。同樣感到這種責任的,還有24歲的莫煜傑。作為莫家拳第十代中的一員,莫煜傑如今從事餐飲行業,“隻要是和推廣莫家拳有關的事情,我一定随叫随到,盡我的全力做到最好”。

把祖上傳下來的莫家拳一代一代傳下去,已經成為了火崗村莫氏族人的共識。

莫家拳三代傳人

求變▶▷

莫家拳傳人做短視頻

練莫家拳最重基本功,對于年輕人而言更是磨煉心性的事情。莫家拳要想入門,先得重複幾年枯燥的基本功練習。為了鍛煉腳力,早年莫家拳傳人曾經打造過一對重達60斤的石屐,穿着它練習步伐以鍛煉腿部力量。“現在這對石屐已經沒有人在用了。”莫玉林說,随着時代的變化,傳統的練習方式也在變化。

在如今這個時代裡,家長們忙着與電視機、遊戲機争搶孩子們的注意力。而莫家拳習練動辄要求數年枯燥的基本功練習方得入門,這顯然已經難以令孩子們傾心。

說是辭工全身心投入莫家拳傳承的工作,但莫玉林現在日常扮演的角色其實更多的是全職爺爺。“我也想好了,現在年輕人不都說‘啃老’嗎?反正大不了我就‘啃兒’。不管怎麼樣,我已經決定了要把這件事情做下去。”莫玉林選擇用豁達的心态來面對現實。

莫玉林立志傳承莫家拳

莫家拳一度險些失去傳承。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莫家拳在火崗村幾乎無人習練。“也就是這幾年,大家都開始覺得傳統要傳承,要繼續抓起來。”莫玉林說。

拳術傳承現在無論對于哪家拳種都是大問題,莫玉林很唏噓:“我們這些個拳種的傳承人聚在一起的時候,我在裡面已經算是年輕人了。”

辦法總比困難多。他努力推進莫家拳進入當地校園,讓小孩子們能夠從小對這門滋養生長于此的古老拳術有所了解。

莫玉林更順應時代,當起了短視頻博主。他在年輕人喜歡的視頻平台上開設了頻道,更新了不少教習自衛防身術以及介紹莫家拳的視頻,也收獲了好幾萬粉絲的關注。

300年的南派莫家拳,不但要繼續傳下去,還要越傳越好。“我兒子沒有跟我學到莫家拳,我很遺憾。等我的孫子長大了,我一定要教他。”莫玉林說。在爺爺身邊的推車裡,他未滿周歲的孫子睜大眼睛,笑得很開心。

既是傳承人,也是視頻UP主

莫家拳簡介

莫家拳是中國南拳的一種,是廣東五大名拳之一。據記載,莫家拳由莫達士在乾隆年間融合多種武學創制而成,發源地就在現在的惠州市瀝林鎮火崗村,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

2009年,莫家拳進入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20年12月,莫家拳正式進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

莫玉林是莫家拳第九代傳人,生于1965年。他12歲便跟随莫錦繡、莫炳南學習莫家拳,擅長拆招散手;2012年3月,建立莫家拳社團;2015年,組建惠州市莫家拳協會并擔任會長,在仲恺第四小學、惠州文英學校教授莫家拳。

出品 王義軍 譚仕龍 陳志

監制 李賀 羅彥軍 趙楊

制片 畢嘉琪 王良珏

統籌 王芳

執行導演 葉永康

編導 王良珏

翻譯 孫羽嘉 劉靈芝

腳本/記者 朱小龍

攝像/剪輯 何志豪 曾建偉 潘俊

攝影 王良珏

聯絡 王凱

特邀大師 莫玉林 莫訪通 莫煜傑

【作者】 朱小龍;王良珏;王芳;畢嘉琪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