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氣候的轉暖,花開漸盛,哮喘又有個回升的苗頭。很多父母帶着孩子到公園玩耍時,因為花粉或者塵土等的刺激,可能就會使孩子誘發哮喘。很多成年人對塵螨、霧霾也有過敏表現。面對當前過敏和哮喘病的多發季,我們請來呼吸科李勇主任,來帶大家全面認識下這種“會呼吸的痛”-------哮喘。
我國哮喘患者約占4570萬
春夏交替是高發季節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氣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典型的臨床症狀表現為反複發作呼吸困難、咳喘、胸悶、氣短,并伴有哮鳴音。支氣管哮喘目前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患者年齡分布非常廣,嬰幼兒至老年人都有可能患哮喘病。目前我國哮喘患者約占4570萬。哮喘常在夜間及淩晨2-6時發作或加重。另外,哮喘還具有季節性發作的特點,每到4-5月份春夏交替或到9-10月份初秋季節,哮喘可能就會複發或加重。這主要是三個原因:
1. 季節交替時期溫差較大,容易引發感冒。感冒、咳嗽是誘發哮喘的重要原因。
2. 季節交替之際正是許多植物生長發芽的季節,花粉、柳絮、楊絮等過敏原誘發患者哮喘。
3. 季節變化導緻空氣濕度變化,濕度過高促進細菌繁殖和塵螨孳生,從而使患者哮喘發作。
哮喘非“小喘”,急性發作可要命
哮喘在發作時,患者氣管痙攣、變窄,導緻空氣無法順利通過,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一些緊急情況下,甚至出現呼吸衰竭、心跳驟停的“要命”情況。
此外,哮喘在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還會引發以下并發症:
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休克、肺心病、肺動脈高壓;
呼吸系統疾病:如肺部感染、肺氣腫和氣胸、支氣管擴張、慢阻肺等;
心理和精神的影響:抑郁、焦慮,兒童患者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和成長。
走出防治哮喘三大誤區
避免哮喘發作
哮喘患病率增加,但大部分人卻對哮喘缺乏科學的認知,存在很多誤區,有人把哮喘當成了感冒或其它疾病,耽誤了治療。
誤區一:哮喘患者偶爾咳嗽和氣喘不算嚴重,無需治療
哮喘輕微症狀也提示氣道炎症沒有控制最後導緻氣道結構破壞,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哮喘,無論症狀輕還是重,同樣可由于哮喘急性發作導緻死亡。應及時就醫,規範治療。
誤區二:哮喘治不好?是不治之症
哮喘可控可治,并不是無藥可救、無醫可治。找對方法,接受長期規範的治療,80%的哮喘患者可以得到良好控制,跟正常人一樣。
誤區三:長期使用氣霧劑
哮喘氣霧劑更适合哮喘急性發作的緊急救治,而不能當作常規治療用藥。連續吸入,會産生耐藥性,掩蓋氣管炎症。大劑量使用會對心肌産生強烈幾次急用,促發心動過速、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心肌缺血壞死。可随身攜帶氣霧劑,但僅用于應急處理。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支氣管哮喘
1. 避免接觸過敏原。哮喘患者最好做個過敏原檢測,弄清楚對哪些物質過敏,從而避免接觸,減少哮喘發作幾率。花粉、粉塵過敏的患者外出時佩戴口罩,減少花粉的吸入。
2.避免感冒。換季時天氣忽冷忽熱,注意增減衣物,以免感冒。
3.接受科學規範的治療。哮喘病具有長期性、反複發作性等特點,需長期進行治療和病情監測。
李勇主任提醒,每年春夏之交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忽冷忽熱的天氣,容易導緻氣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損,繼而令氣道反應性增高,哮喘患者要注意做好日常防護,防止哮喘發作。此外有哮喘、老慢支、慢阻肺、間質性肺病等病史的患者,更要注意生活作息和規律用藥。當發現有喘息、氣急、咳嗽、胸悶等症狀突然加重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規範化地診療。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哮喘、支氣管炎、慢阻肺等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治知識,歡迎收看本周日(5月17日)晚20點50分播出的《家庭醫生》節目。哮喘醫生李勇主任将做客現場,為大家揭秘咳喘憋背後的秘密,同時關注四川名醫今日服務中的直播平台,同步觀看《家庭醫生》節目,也可撥打欄目熱線028-85008136參與健康互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