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個社工助理的成長之路

一個社工助理的成長之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3 02:16:04

一個社工助理的成長之路(我的穗港記憶25年雙城穿梭)1

“1997這一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香港。作為中國人,我們深知香港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歸了,是否意味着可以為祖國做一些事情?”這一年,社工梁秋莎從香港來到廣州,在荔灣區逢源街成立了“穗港及海外婚姻家庭輔導服務中心”,也由此開啟了穗港兩地奔走的生活。

“我用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時間穿梭兩地,見證了内地社工行業的發展。”梁秋莎感慨地說,未來她期待能夠持續發揮專業能力,陪伴内地社工在專業化領域走得更遠。

一個社工助理的成長之路(我的穗港記憶25年雙城穿梭)2

梁秋莎。受訪者供圖

緣起:

她本是西關小姐,而立之年選擇重新出發

和梁秋莎聯系上時,她正身處香港的辦公室内。身後,是逢源街道在1997年時為機構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寫下的“跨越界限 服務社群”,八個毛筆大字十分顯眼。

50年代末出生,梁秋莎是位地地道道的西關小姐。因緣際會,在20世紀80年代初她曾被安排到廣州市婦聯工作,一度被推選為廣州市兒童活動中心籌建辦副主任。工作期間,她通過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的教授了解到香港社工專業,備受鼓舞。兩年後,30歲而立的她選擇到加拿大研讀社工專業。畢業後的梁秋莎受聘于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工作,正式踏上社工生涯,最初,主要負責服務香港的跨境家庭。

20世紀80年代,當時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的香港,經濟發達,吸引不少内地同胞的關注。梁秋莎回憶,當時兩地聯姻的家庭逐漸增多,大部分是内地女性嫁到香港,“受當時政策影響,結婚後的内地居民申請赴港定居,需要經曆一個平均長達8年的‘輪候期’。”在這個過程中,不少家庭問題也随之出現。

梁秋莎印象深刻的一個案例出現在1996年。那是她第一次接觸粵港婚姻家庭。當事人是一位來自廣東惠東的婦女,她帶着兩個孩子到香港探望丈夫,期間黃疸型肝炎發作,因為沒錢看病上門求助,“她的丈夫是工人,在香港沒有固定住所,妻兒來了也隻能臨時租住在朋友的公屋裡。一度導緻家人也受感染。”在梁秋莎的幫助下,這位來自惠東的内地婦女得到了免費治療的機會。“那時我意識到,這是一個需要幫助的特殊群體。需要通過引入社會服務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跨境婚姻的家庭問題,幫助他們更好地處理婚姻關系。”

一個社工助理的成長之路(我的穗港記憶25年雙城穿梭)3

梁秋莎為社工進行培訓。受訪者供圖

創行業先河

懷揣兩萬港币在廣州成立穗港及海外婚姻家庭輔導服務中心

1996年12月,梁秋莎再次回到廣州。這是她出生長大的地方,她希望通過舊時的人脈關系,在内地開辟新的服務闆塊。

“我們找到了當時的街道辦黨委書記,通過交流提出了我們的想法。希望通過社工介入幫助到有需要的人。”雙方一拍即合。項目很快得到了推進,以兩萬港币作為項目啟動經費,并迅速組建内地服務團隊,梁秋莎也是其中一員。

1997年3月11日,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與逢源街合辦的“穗港及海外婚姻家庭輔導服務中心”正式成立,在當時也是全國範圍内第一家通過社工專業手法,輔導個案解決家庭問題。時任逢源街辦事處黨工委書記周惠貞曾表示,“如今重新再次回顧,在當時能夠成立這樣一家機構,是突破性的嘗試。”

梁秋莎介紹,70年代時,香港開始普及社工服務,當時有一部專門講社工機構的電視片叫《北鬥星》,“這片子非常受歡迎,有問題找社工,遇到人生低谷怎麼走?社工像北鬥星一樣指明方向!”然而彼時在内地,社工還是一個較為陌生的職業,梁秋莎還記得剛開始展開社區工作時面臨的難題,居民會好奇地詢問:“你們是婚姻介紹所嗎?”“服務需要收費嗎?”“會不會是騙子?”為了消除居民的疑慮,梁秋莎通過積極地舉辦社區活動,拉近與社區居民間的距離,逐步建立信任關系。

工作不斷推進的同時,機構服務内容也根據居民實際需求在不斷調整,從最早的跨境家庭關系到2005年前後,跨境家庭小孩上學難問題,梁秋莎決定成立“穗港青少年服務中心”。這一期間梁秋莎也見證了内地社工行業不斷發生變化。這一年,機構迎來了中山大學第一批社工專業的畢業生,并聘請期中一位擔任中心主任。經過兩年時間運營,中心還獲得了國家級的青少年服務獎項。

一個社工助理的成長之路(我的穗港記憶25年雙城穿梭)4

廣州荔灣區逢源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長者配餐食堂就餐點裡,社區老人在排隊取餐用餐。資料圖

2008年,廣州市啟動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及政府購買社工服務試點探索,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以香港經驗輻射廣州。在梁秋莎牽線搭橋下,廣州荔灣區政府和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在逢源街道合辦了“穗港家庭綜合服務中心”,開政府購買服務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之先河。經過兩年時間的嘗試,家庭綜合服務中心這個多元化的社會服務模式,在廣州市全面鋪開,有數據顯示,到2012年底,廣州每個街道至少建立起一個家庭綜合服務中心。

未來:

擴大服務範圍從城市走向農村

建議香港青年不要自我束縛

兩地奔走的25個年頭裡,梁秋莎的足迹從沿海城市延伸到山區城市。她每個月都會到内地,短時兩天,長則一周。除了走訪社區,參與服務,還會到高校為學生們上課,她希望能将自己在國外和香港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分享給更多内地學生。

梁秋莎透露,這些年,光車費和住宿費加起來已超過30萬人民币。“從1997年到現在,25年是多麼漫長。當年參與這項服務的部分人士都已退休,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換了幾輪了,但梁姑娘還是那個梁姑娘。我依舊堅持在穗港兩地間奔走。”梁秋莎表示,是對專業的高度認同,是看到受助者的成長,是通過努力幫助他們改變人生,是那一份收獲的快樂讓她堅持了下來。

一個社工助理的成長之路(我的穗港記憶25年雙城穿梭)5

1997年時的梁秋莎.

25年期間,她見證了兩地行業發展不斷迎來新變化,内地社工行業也不斷完善。廣州自2017年底與香港社區發展促進會合作開展廣州市社工服務站标準化建設工作,積極借鑒香港社會工作經驗,對試點社工服務站管理和服務标準等導入标準化建設。這一期間,廣東省開始實施社工“雙百計劃”,通過“雙百社工”摸清民政服務對象,把政策送入家門,打通民政服務和居民的最後一米,提供專業服務,實現助人自助互助。截至目前,廣東已實現鄉鎮(街道)社工站100%全覆蓋。2022年5月23日時,省民政廳會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關于2022年公開招聘“廣東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社工的公告》,全省1629個鄉鎮(街道)公開招聘“雙百工程”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社工1.48萬人。

随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推進,也讓梁秋莎看到了行業發展的新機遇。在2019年時,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的民政部門在廣州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民政事業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并開展提升養老服務素質等11項共同行動項目。

“社會變遷,社工專業也要進一步普及,有了大灣區的空間概念後,我們的服務可擴展的空間也變大了。未來社工服務将從一線城市推廣到更多其他地區。”

她也建議,香港青年應該要有全球視野,不要自我束縛,應該多走出來看看,尤其是到内地城市,“這裡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大灣區建設也将為青年發展創造更多機會。”

同題問答

南都是否還記得1997年7月1日,您是如何度過的?

梁秋莎我當時身在香港,和家人一起坐在電視前看着查爾斯王子坐船離開。雄壯激昂的國歌聲中,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那刻,内心非常激動。當時家裡還買了很多回歸紀念首日封,如今成了一個習慣,但凡有回歸紀念日的郵票和相關産品,我都會留意收集。

南都:對香港未來發展有何期待?有什麼祝福的話想對香港說?

梁秋莎:擁抱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加油!

采寫:南都記者 鄭雨楠 實習生 周曉丹

圖片由受訪者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