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記》、《戰國策》等史料的記載,趙烈侯六年(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周威烈王始命趙烈侯趙籍為侯。至此之後,魏國、韓國、趙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從而和秦國、齊國、楚國、燕國并稱為戰國七雄中。在戰國七雄中,趙國後來居上,在長平之戰前成為山東六國中唯一可以單獨抗衡秦國的諸侯國。換而言之,長平之戰前的趙國,無疑是趙國的巅峰了。而趙國之所以能達到這一巅峰,離不開趙肅侯、趙武靈王、趙惠王這三位明君的努力。不過,盡管趙國連出了三位明君,卻還是敗給了秦國,也即在長平之戰後走向了衰落。
一
首先,根據《史記》、《戰國策》等史料的記載,在趙肅侯之前,趙國的幾位君主分别是趙烈侯、趙武侯、趙敬侯、趙成侯,對于這幾位君主來說,前三位的在位時間相對較短,隻有10年左右,至于趙成侯,雖然在位時間長達25年,但是,其在位期間,不僅都城邯鄲被魏國大軍攻破,在整體地位上也長期被魏國壓制。由此,對于趙肅侯來說,其即位之初可謂面臨内憂外患的局面,内憂是公子趙緤和自己争奪趙國君主之外,外患則是魏國、齊國、秦國等戰國七雄虎視眈眈。對此,趙肅侯即位後,先是平定叛亂,穩固自己的君主之位。
二
在此基礎上,趙肅侯六年(公元前344年),趙肅侯派兵攻打齊國,奪取齊國的高唐(今山東高唐東北)。一年後,趙國的公子趙刻率軍攻打魏國的首垣(今河南長垣東北)。趙肅侯戎馬一生,與諸侯幾乎連年征戰,在狼煙四起的戰國兼并戰争中,能夠穩住局勢,基本保全趙國的基業,為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公元前326年,趙肅侯去世,其子趙雍即位,是為趙武靈王。趙武靈王即位後,意識到趙國和魏國、齊國、秦國、楚國等大國依然存在一定的實力差距。于是,趙武靈王不顧阻礙,推行了“胡服騎射”。
三
在“胡服騎射”後,趙國建立了一支精銳的騎兵,在軍事得到顯著增強後,趙國得以消滅中山國,敗林胡、樓煩,辟雲中、雁門、代三郡,并修築了“趙長城”。換而言之,趙武靈王在位時,趙國開疆拓土,幫助趙國走向了強盛。在趙武靈王之後,趙惠文王在位時有蔺相如、廉頗、平原君、趙奢等文武大臣。彼時,魏國已經衰落,而且,趙國又聯合秦國、燕國、韓國、魏國進行了“五國伐齊”,導緻齊國走向了衰落。在解決了魏國、齊國這兩大強敵後,趙國得以稱霸中原地區。并且,趙惠文王在位時,趙奢在阏與之戰中重創了秦國大軍。
四
最後,進一步來說,趙惠文王在位時,趙國在和秦國的交鋒時,完全是不落下風的。趙惠文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死,太子丹繼位,是為趙孝成王。對于趙孝成王來說,其接手的趙國,是一個經曆趙肅侯、趙武靈王、趙惠文王三位明君開疆拓土的強國。不過,如同楚國的楚懷王一樣,趙孝成王在位時,趙國從巅峰急轉而下,也即走向了衰落。特别是在長平之戰中,趙孝成王一方面貪戀韓國的上黨郡地區,另一方面導緻趙國陷入到孤立抗衡秦國的困境,從而最終吃到了長平之戰的敗仗。衆所周知,長平之戰導緻趙國損失了45萬精銳力量,趙肅侯、趙武靈王、趙惠文王這三位明君嘔心瀝血打下的基業,可謂毀于一旦。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