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雞曾是我國著名的特産雞,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的長城兩邊廣泛養殖。由于當地人習慣稱長城為“邊牆”,邊雞因此得名。因在山西省右玉縣廣泛養殖,在當地更以“右玉雞”的名稱廣為人知。
7月1日,葉紅心在保種場内檢查邊雞狀态。新京報記者 聶輝 攝
文丨新京報記者 聶輝
編輯丨袁國禮
校對丨陳荻雁
►本文6588字 閱讀12分鐘絨毛未退的邊雞雛雞擠在角落裡,乳黃色雞喙在光線下透亮。墨點的眼珠,怯懦懦地四處張望。
7月5日,山西省晉中市國家邊雞保種場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下稱山西省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葉紅心攏着手掌,将雛雞捉出籠托在掌心,為這些破殼一周的邊雞雛雞打疫苗。
今年的邊雞孵化,比往年推遲了一個月。6月28日,新一批的邊雞破殼,2500隻“叽叽喳喳”的雛雞,是邊雞保種場第十七世代的主角。
因生長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長城兩邊而得名的邊雞,在我國北部地區已繁衍數百年。作為曆史文化交融的産物,邊雞擁有獨特的抗寒性和粗飼性。在供給百姓日常肉蛋的同時,它也成為山西北部地方名特産的主要食材。據研究人員介紹,邊雞蛋的蛋黃比重高達30%,遠高于普通雞的22%-23%。
然而近年來随着外來商品雞沖擊以及農民進城,邊雞失去了生存空間,被排擠進了曆史的角落。
邊雞獨特的基因,即是滿足未來變化的基因庫,也是培育新品種不可或缺的原始素材。國家邊雞保種場負責人魏清宇表示,邊雞品種一旦滅絕,種質資源的遺失将無可彌補。
2006年,邊雞被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成為瀕危的地方家禽品種。十幾年來,山西省畜牧獸醫研究所的兩代科研人員從事着邊雞保種工作,留下邊雞的基因資源,為未來的研究和市場開發保留着一種可能。
帶編号的雞
山西省晉中市東陽試驗基地,标着号碼的試驗玉米田間,簡陋的紅磚牆圍成院落,構成邊雞種雞的世外桃源。
要不是門口懸挂的“國家級邊雞保種場”牌匾,農田中間的養雞場,會被認為是一座儲存糧食的倉庫。
葉紅心走進雞場,公雞高亢的打鳴聲和母雞的“咯哒”聲,此起彼伏。從外面看起來冷清的邊雞保種場,顯出了熱鬧和活力。
從孵化室、雛雞雞舍,到成年雞舍,圍成了一個圓環。葉紅心說,種蛋進入孵化室孵出小雞後,會轉移到雛雞雞舍;雛雞滿7周後搬進成年雞舍,生長、産蛋并提供保種科研數據。
每年春季,工人會按照種蛋的父系和母系關系編号,放進孵化器中,孵化新世代的邊雞。
葉紅心抽開閑置的孵化器,能看到每一個網格上标注着一個數字。從種蛋收集、孵化,到雛雞出殼,數字伴随着雞蛋變雞的轉變。
邊雞出生的第一天,完成疫苗注射後,會在翅膀上固定鋁制号牌,再按編号歸入雞舍。“看到這個編号,就可以知道雞蛋是哪隻母雞産的,它的父親是誰。”
葉紅心托出了0947編号雛雞,看了看它的羽毛和雞冠,“這屬于麻羽單冠”。麻羽是指雞的羽毛呈麻色,邊雞的部分血統就來自山西麻雞。
7月1日,葉紅心托出編号“0947”的雛雞。新京報記者 聶輝 攝
邊雞保種研究組根據邊雞的羽毛顔色和雞冠形狀,将它們分為了麻羽單冠、黑羽單冠、白羽單冠、白羽複冠、有色羽複冠5個品系。
葉紅心介紹說,剛出殼一周的2500隻雛雞,是第十七世代邊雞,也是他們今年的保護和研究對象。
保種場工人田雲青負責每四個小時喂一遍飼料,保證雛雞吃飽的同時,又要留足空腹時間。
雛雞舍的角落,裝滿水的桶靜止擺放。葉紅心說,雛雞敏感,飲用水接近室溫,才能飲用。
雛雞雞舍的室溫要求同樣嚴格,四周裝着溫度計,随着雛雞周齡增長調節溫度。一周齡的雛雞,溫度要控制在34攝氏度至36攝氏度。兩周齡的雛雞,溫度下調3攝氏度。
田雲青嚴格執行着這些保種規範。夏天中午氣溫過高時,他會用水噴霧降溫,夜裡要打開電暖器給雛雞取暖。
7月5日,一周齡的雛雞要接受第二次疫苗注射和斷喙。葉紅心托着雛雞小小的腦袋,雞喙對準斷喙機上燒熱的鐵片融掉尖端。“下嘴角長得快,多磨去一點,不然長大就成了‘地包天’。”斷喙後的雛雞重新放回雞籠,十分鐘後,雛雞開始正常啄食。
雞嘴都是角質,斷喙不會造成損傷。“斷喙可以避免雛雞相互啄傷,還能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病故的雛雞會做無害化處理。在育雛期記錄表上,每一隻病死傷死的雛雞,都留下了記錄。“6月29日,1518号雛雞病死”“6月30日,2195号雛雞病死”。
雛雞難分雌雄,魏清宇介紹說,一個月後,會根據邊雞的雌雄篩選出優質的公雞和母雞,組成新的育種家系,觀察記錄邊雞的生長曲線和各項性能。更重要的是,為下一個世代的培育留下種蛋。
7月5日,葉紅心和研究人員對邊雞雛雞斷喙。新京報記者 聶輝 攝
成于清朝,走向瀕危
邊雞的得名緣于長城。
研究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邊雞曾是我國著名的特産雞,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的長城兩邊廣泛養殖。由于當地人習慣稱長城為“邊牆”,邊雞因此得名。因在山西省右玉縣廣泛養殖,在當地更以“右玉雞”的名稱廣為人知。
據魏清宇介紹,20世紀70年代初,邊雞最高峰的養殖量達到100萬隻。
丁馥香退休前一直從事家禽研究,是邊雞保種場的第一代負責人。她梳理了邊雞的發展史。
邊雞成型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間“走西口”的人口遷徙中,是我國區域間文化交流的産物。右玉縣的殺虎口是“西口”之一。随人口遷移到長城周邊的遼甯大骨雞,與當地的麻雞雜交形成邊雞品種。
長城是農耕文明和畜牧文明的交融地帶,而邊雞也是我國曆史文化融合的縮影。丁馥香介紹說,邊雞的體型大、蛋型大,契合北方地區居民的飲食習慣。聞名全國的大同熏雞,就是以邊雞為主要原料,至今,右玉縣仍有食客搜尋邊雞制作美食。
邊雞耐寒,能在零下30攝氏度的環境中生存,而且産蛋周期長。在曆史上,邊雞一直處于農家散養,小規模孵化養殖,自給自足。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随着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肉和蛋的需求上升。快速生長的肉雞和蛋雞進入中國市場,大型養雞場開始向農村和城市供應肉和蛋。散養的肉雞産蛋少、生長慢,承受着外來品種的沖擊。
山西省農科院畜牧獸醫所此前培育出的晉陽白雞,曾在全國率先走上了籠養蛋雞的現代化道路。但随着國外品種的引進,晉陽白雞被市場的洪水淹沒,直至消亡。
晉陽白雞曾是丁馥香的科研項目。晉陽白雞的消亡,她雖感到遺憾,但畢竟屬于培育的商品雞,“沒有就沒有了”。但邊雞是本土發展起來的原始品種,丁馥香更看重邊雞基因的保存。
魏清宇說,農作物的種子能在真空中保存,牛羊的精子和卵子可以冷凍保存,但雞作為最常見的小型家禽,保種隻能依靠雞和蛋的循環。失去了雞或種蛋的任何一環,邊雞也就意味着永遠消亡。
2000年前後,由于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和居住,離開村莊和院落,散養家禽逐漸失去土壤,地方雞種的養殖越來越少,邊雞飼養逐漸邊緣化。“人不在村子裡居住,就沒有了養雞的條件。”
2006年,原農業部開展了第二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普查。邊雞被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屬于國家級保種級别的優良地方家禽品種。
魏清宇稱,右玉縣等原産地,邊雞的存欄數已不足1000隻。
7月1日,第十六世代的邊雞在保種場雞舍,每一隻雞都有自己的編号。新京報記者 聶輝 攝
“搶救”邊雞
為保護邊雞遺傳資源,2007年,山西省農科院組織科研攻關項目,研究邊雞的特性和品種選育,丁馥香成為項目主持人。
丁馥香解釋說,培育的商品雞産蛋多、長肉快,但基因相似,“基因圖譜就像一張一張複印出來的一樣”。而曆史遺存的畜禽地方品種,具有獨特的基因資源,對未來培育新品種格外重要。
丁馥香帶隊,到可能保留邊雞的偏遠村莊尋找種源。丁馥香回憶,一行人徒步沿着山路河道尋找,看到體貌相似的雞,攆着雞追到農戶家中。“能買雞買雞,能買蛋買蛋。”
右玉邊雞在當地廣為人知,食客甚至到偏遠山村,以高出其他活雞一倍的價格收購。價格高,數量少,一些養殖戶為增加養殖數量,品種混雜嚴重。參與收集的魏清宇和葉紅心,都感到了尋找純種邊雞的困難。
半個多月的時間,項目組在兩縣7個村莊,隻搶救性采集到5隻公雞、4隻母雞和439枚種蛋。
據丁馥香回憶,原本預期收集500枚種蛋,但收到的數量太少,從一個農戶家中隻收到5枚雞蛋。隻能把成年的雞全部收回,“有一個就收一個,盡可能多地收集。”
收集到的每一隻雞,都被丁馥香視為掌中寶貝。從右玉縣運回太原途中,一隻公雞中暑,丁馥香抱着雞送到動物醫院,輸液搶救。
采集到的種蛋孵出了211隻雛雞,育成104隻母雞和96隻公雞。沒有雞舍,項目組在辦公樓内調用了三間辦公室養雞。這些育成的邊雞,組成保種場的原始群(0世代),成為保種選育的基礎資源。
研究所的櫃子中,至今存放着邊雞建立原始群以來所有的記錄。塵封的記錄中,丁馥香記下邊雞雛雞的不同狀态:溫度合适時,雛雞在籠中分布均勻,休息時頭腹部俯卧伸直;溫度低時,雛雞密集成堆,發出“叽叽叽”的叫聲。
開展項目的第二年,項目組開始承擔起保種任務。丁馥香的團隊完成了邊雞多個世代純種繁育,形成了5個具有不同外貌特征的品系,并建立了完整的系譜檔案。
通過邊雞保種項目申報,2015年3月,原農業部授予保種場“國家級邊雞保種場”牌匾,邊雞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在科研院所保種的禽畜品種。
邊雞保種,就這樣成了丁馥香和同事們此後十幾年的工作。
國家邊雞保種場,現位于晉中市東陽試驗基地内。新京報記者 聶輝 攝
人進雞退
太原市小店區電子西街2号線地鐵站口外,六十年代建成的畜牧獸醫研究所辦公樓,隐身在雜亂的樹叢後,與遠處成片的高樓形成鮮明對比。
路過電子西街與欣榮路交叉口,葉紅心指着路口被圍起的一片空地,“這裡曾是邊雞保種場的雞舍。”
從第一世代邊雞開始,保種場搬進研究所的養雞場内。上世紀八十年代建起的标準養雞場,養殖設施完備,還配套有飼料加工廠、生活區。養雞場周圍環境空曠,丁馥香回憶稱,養雞場外是成片的農田,少有居民居住。
随着城市的發展,研究所旁的土地高速開發,新建的高樓向研究所周邊蔓延,研究所的原有部分土地也建起樓房。
2013年,太原市小店區電子街道路西延,新修的道路從畜牧獸醫研究所原土地上穿過。
邊雞保種場與周圍的現代化居民樓格格不入,人畜共存的矛盾接蹤而來。養雞場被圍在一片高樓之中,每年臨近春節,魏清宇就擔心居民放鞭炮,引起邊雞炸群。丁馥香回憶,保種場經常接到周圍群衆投訴,保種場的規模逐漸被壓縮,“從占地50畝,被擠進五畝大的角落”。
老舊的畜牧獸醫研究所,被現代化的居民樓包圍。新京報記者 聶輝 攝
太原市政府官網顯示,2017年初,有群衆向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舉報,“養雞場噪聲擾民、雞糞臭氣熏天”,還有群衆擔心感染禽流感。督察組将舉報交辦屬地處理,約談養雞場負責人,責令雞場搬遷。
小店區劃定為禁養區後,保種場不能繼續養雞了。2018年3月,位于小店區禁養區内的邊雞養殖場關停搬遷。
回看保種場轉移時拍攝的照片,魏清宇仍不住歎氣。邊雞轉移容易出現應激反應,影響飲食和産蛋。臨時租用的迎澤區龍池洞養殖場,雞舍條件簡陋,隻能用塑料薄膜臨時搭起天花闆,為雞舍保溫。
邊雞保種場在外漂泊了兩年,2019年底終于搬進了農科院的東陽試驗基地廢棄的磚窯庫房。
魏清宇帶工人連接水電,抹平地面,做好保溫,改建成了國家邊雞保種場的雞舍。雖然條件仍顯簡陋,魏清宇已心滿意足,“至少有穩定的地兒,不用把雞搬來搬去。”
磚砌的庫房牆壁無法安裝空調和風扇,除了在雞舍頂安裝的無動力風機散熱,雞舍降溫隻能依靠人工噴水。
消毒也依靠人工操作。據葉紅心介紹,出完一批雞後,密封雞舍要用高錳酸鉀和甲醛全面消毒。雞籠收養新一批邊雞前,工人會用燃氣噴火高溫消毒。“保證将每一個角落和縫隙完成消殺。”
7月4日,國家邊雞保種場曾租住的龍池洞散養基地,現在雞舍已空。新京報記者 聶輝 攝
“國家保種場”
7月5日,魏清宇進入邊雞保種場為雛雞注射疫苗。穿上防護服後,魏清宇又換上場内專用的膠鞋。
魏清宇介紹說,為保障保種場的安全,外人不允許進入保種場。送飼料的車輛和人員進入保種場也必須消毒。“沒有先進的消毒設備,手動使用噴壺消毒。”
保種場的邊雞,并不僅是普通的飼養,研究人員要搜集邊雞的相關數據。日常登記每天的産蛋量,每隻雞是否下蛋。每兩周統一稱重,300日齡,500日齡都要稱重登記。
在做雛雞孵化時,每隻母雞産蛋後,要按照母雞的編号将雞蛋擺放進孵化器。确保每隻雞蛋都有唯一的編号,記錄它的代系關系。同時還要避免保種時近親雜交出現衰退。
雛雞出生第一天,科研人員給每一隻雞帶上鋁制編号牌。受訪者供圖
丁馥香退休後,邊雞保種的接力棒交到魏清宇他們手中。講起保種場,魏清宇常稱是“我們的保種場”。魏清宇很自信,“山西省所有的保種場裡,邊雞保種場的條件可能是較差的,但執行規範卻是最嚴的。”
保種場内的孵化器,即使閑置也從不接受為别人代孵蛋。“那個錢不能掙。”有領導找到魏清宇,想利用保種場技術和孵化器代孵孔雀蛋,被魏清宇一口回絕。
邊雞保種場的東西概不外借,出場的東西不允許返場。委托企業代孵雛雞後,魏清宇甯願把蛋筐送人也不帶回。“即使消毒,也擔心有角落消毒不幹淨,把病毒帶進保種場。”
魏清宇計算着保種場的日常開銷:一隻成年雞每天吃2兩飼料,項目組按照保種标準研究飼料配方,滿足邊雞各個階段的發育要求,一斤飼料比市場飼料貴兩毛錢。加上水電費、人工費和交通費用等,保種場去年花費近70萬元。保種場一年銷售雞和蛋的收入,加起來也隻有十幾萬元。“如果計算收支,我們都不能叫投資,我們是砸錢保種。”
經費是邊雞保種場的命門,也最讓魏清宇為難。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保種場每年維持着2000隻左右的邊雞。2000隻的規模,符合國家保種的需求,也可以保留邊雞的原始性狀。魏清宇擔心,保種雞數量太少,容易造成近親繁殖,丢失重要基因。
2015年,因保種需求,補充血緣。在一些偏遠山區有老人居住的村莊,研究人員找到了100多枚種蛋。魏清宇後來再沿着原來的路線尋找,都空手而歸。“村子都空了,人都沒有了,更不用說養雞了。”
2021年8月,在國家資源普查的基礎上,農業農村部重新認定并對山西邊雞國家保種場重新授牌“國家邊雞保種場”。重新認定的國家級保種場中,邊雞保種場繼續名列其中。魏清宇說,“說明咱們的工作還是得到國家認可的。”
項目組的辦公室牆壁上,張貼着邊雞的圖片和每一個世代邊雞的管理規範。談及邊雞保種成果,魏清宇說,“到雞舍逮住任何一隻雞,都可以查到它的祖宗。和家譜一樣,已經做到第17個世代。”
邊雞保種科研人員的辦公室,牆壁上貼着邊雞的照片和保種流程。新京報記者 聶輝 攝
期待市場化
魏清宇也擔心,邊雞會從人們的意識中消失。
新京報記者采訪發現,太原市多家農貿市場的雞蛋和肉雞經銷商,均沒有邊雞和邊雞蛋出售。多位市民也都表示,對邊雞一無所知。
龍池洞散養基地負責人韓潤生,曾在山林中散養過邊雞,計劃以高品質的邊雞和邊雞蛋搶占市場。但在經營了兩年後,韓潤生放棄了規模化養殖邊雞,留下了三十多隻母雞,産蛋供家人食用。
“很多人不了解邊雞,沒人願意花高價買邊雞。”韓潤生說,邊雞蛋的顔色與普通雞蛋相似,很多人甯願選擇顔色泛青的土雞蛋。邊雞體型較大,很多人認為邊雞的肉質不如體型瘦小的土雞。
魏清宇介紹說,雞蛋中富含卵磷脂,是人體需要的重要營養物質。普通雞蛋的蛋黃比重隻有22%-23%,邊雞蛋的蛋黃比重遠高于普通雞,可以高達30%。
魏清宇(左一)和研究人員在保種場檢測雞蛋、記錄科研數據。受訪者供圖
為了适應市場發展,邊雞保種場開發出兩個品種的配套選育,滿足市場對于邊雞的肉蛋需求。
為了推廣邊雞蛋和邊雞,魏清宇在研究所外豎起邊雞的宣傳欄,推着三輪車到高校家屬院推銷,“不管賠多少,主要想讓人們知道邊雞蛋,知道這是好東西。”
魏清宇到各地山區農村提供科技服務時,都帶着邊雞材料做推廣,“雖然說不搞銷售,也帶一點銷售的性質。”
從保種邊雞而言,科研院所比企業更具有技術優勢。魏清宇告訴新京報記者,推廣利用保存下的優良邊雞資源,還需要市場宣傳和推動。“單純的保種缺乏活力,保種的最終目标還是開發利用。”
2022年6月,農業農村部啟動第三次畜禽遺傳資源普查,為邊雞做了全基因組測序。
魏清宇期待着,随着基因測序完成,邊雞的保護政策更加完善,實現邊雞保種和市場開發之間的良性互動。
結束第十七世代邊雞的疫苗注射,魏清宇衣服已經被汗水浸透。望着雞舍中歡騰的邊雞,魏清宇開始考慮聯系商家,将結束保種試驗的第十六世代邊雞推向市場。養殖戶可以繼續養殖,結束下蛋周期後,還可以當作肉雞銷售,“這也是邊雞肉蛋共用的特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