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史記讀書筆記摘抄大全好詞好句

史記讀書筆記摘抄大全好詞好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22:11:51

1.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餘祗回留之不能去雲。天下君王至于賢人衆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馀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譯文】太史公說《詩經》有這樣的話:‘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寬闊的大路讓人行走。’盡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時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閱讀孔氏的書籍,可以想見他的為人。去到魯地,觀看仲尼的宗廟廳堂、車輛服裝、禮樂器物,儒生們按時在孔子故居演習禮儀,我流連忘返以至留在那裡不願離去。天下從君王直至賢人,是很多了,生前都榮耀一時,死後也就默默無聞了。孔子是個平民,傳世十幾代,學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講習六經的都要以孔夫子為标準來判斷是非,孔子可說是至高無上的聖人了!

——《孔子世家第十七》

史記讀書筆記摘抄大全好詞好句(史記經典議論語段8例)1

2.太史公曰:“國之将興,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國之将亡,賢人隐,亂臣貴。使楚王戊毋刑申公,遵其言,趙任防與先生,豈有篡殺之謀,為天下僇哉?賢人乎,賢人乎!非質有其内,惡能用之哉?甚矣,’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誠哉是言也!”

【譯文】太史公說:國家将要興起的時候,一定有吉祥的預兆,君子被重用,小人被斥退。國家将要滅亡的時候,賢人隐退,亂臣顯貴。如果楚王戊不刑罰申公,聽了他的話,趙王任用防與先生,哪會有篡殺的陰謀,遭天下人殺戮呢?賢人啊!賢人啊!不是本質賢能的君王,怎能任用你們呢?太重要啦!"國家的安危在于發出的政令,國家的存亡在于任用的大臣,"這話實在太對了。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史記讀書筆記摘抄大全好詞好句(史記經典議論語段8例)2

3.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泰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

【譯文】太史公說:知道将死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氣;死并非難事,而怎樣對待這個死才是難事。當蔺相如手舉寶璧斜視庭柱,以及呵斥秦王侍從的時候,就面前形勢來說,最多不過是被殺,然而一般士人往往因為膽小懦弱而不敢如此表現。相如一旦振奮起他的勇氣,其威力就伸張出來壓倒敵國。後來又對廉頗謙遜退讓,他的聲譽比泰山還重,他處事中表現的智慧和勇氣,可以說是兼而有之啊!

——《廉頗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史記讀書筆記摘抄大全好詞好句(史記經典議論語段8例)3

4.太史公曰:“女無美惡,居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疑。故扁鵲以其伎見殃,倉公乃匿迹自隐而當刑。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後甯。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豈謂扁鵲等邪?若倉公者,可謂近之矣。”

【譯文】太史公說:“女人無論美與醜,住進宮中就會被人嫉妒;士人無論賢與不賢,進入朝廷就會遭人疑忌。所以扁鵲因為他的醫術遭殃,太倉公于是自隐形迹還被判處刑罰。缇萦上書皇帝,她的父親才得到後來的平安。所以老子說‘美好的東西都是不吉祥之物’,哪裡說的是扁鵲這樣的人呢?象太倉公這樣的人,也和這句話所說的意思接近啊。

——《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典故:缇萦(tí yíng)是西漢名醫淳于意的女兒,因其救父而聞名,漢文帝因為她的陳情而将肉刑廢除。淳于意本來是被人誣告的,也沒被治罪,文帝還詢問了他學醫、行醫、以及齊文王的病為什麼不能治等問題,淳于意都做了回答,留下了26個治病的醫案,是最早的由醫生本人記錄的醫案。

史記讀書筆記摘抄大全好詞好句(史記經典議論語段8例)4

5.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将軍之謂也?餘睹李将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谕大也。”

【譯文】太史公說:“《傳》上記載,‘為人正直無私,不需要命令也可以使人跟随聽從他,其為人偏斜自私,就算是身處高位,也不能夠使人聽從他。’這句話就是說李廣将軍吧?我見過李廣将軍的樣子,外表就像鄉村的野夫,也不能言善辯。但是他死的時候,天下的人不論了解或者不了解他的人,都為他哀痛,李廣将軍的忠實和誠信确實影響了當世的士大夫們了!古人有諺語“桃李樹下,雖無招攬,但自成小路”這句話雖然短,但是可以用在大的道理上。”

——《李将軍列傳第四十九》

史記讀書筆記摘抄大全好詞好句(史記經典議論語段8例)5

6.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備,良民懼然身修者,官未曾亂也。奉職循理,亦可以為治,何必威嚴哉?”

【譯文】太史公說:“法令用以引導民衆向善的,刑罰用來阻止壞人作惡的。文法與刑律不完備時,善良的百姓依然心存戒懼地自我約束修身,是因為居官者(行為端正)不曾違亂綱紀。隻要官吏奉公盡職按原則行事,就可以用它做榜樣治理好天下,為什麼一定要用嚴刑峻法呢?

——《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史記讀書筆記摘抄大全好詞好句(史記經典議論語段8例)6

7.太史公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衆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阗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複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态。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汲、鄭亦雲,悲夫!

【譯文】太史公說:“憑着汲黯、鄭當時為人那樣賢德,有權勢時賓客十倍,無權勢時情形就全然相反,他們尚且如此,更何況一般人呢!下邽(guī,龜)縣翟公曾說過,起初他做廷尉,家中賓客盈門;待到一丢官,門外便冷清得可以張羅捕雀。他複官後,賓客們又想往見,翟公就在大門上寫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态。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汲黯、鄭莊也有此不幸,可悲啊!”

——《汲鄭列傳第六十》

史記讀書筆記摘抄大全好詞好句(史記經典議論語段8例)7

8.太史公曰:“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采者。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為名。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既乎!’於戲,惜哉!”

【譯文】太史公說:“我看郭解,狀貌趕不上中等人材,語言也無可取的地方。但是天下的人們,無論是賢人還是不肖之人,無論是認識他還是不認識他,都仰慕他的名聲,談論遊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聲。諺語說:‘人可用光榮的名聲作容貌,難道會有窮盡的時候嗎?’唉,可惜呀!”

——《遊俠列傳第六十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