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浪漫美好的愛情,幸福和睦的家庭
婚姻是人生大事,自古而然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婚俗文化更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關于中國傳統婚俗
你知道多少呢?
Part.1
何謂婚姻?
婚姻是一個文化概念,是一種為人類所獨有的社會現象。《禮記》雲:“婿曰婚,妻曰姻。婿以昏時來迎,女則因之而去,故名婚姻。”婚禮,無論古今中外,都被認為是人生儀禮中的大禮。
《詩經》有:“婚姻之道,謂嫁娶之禮。”一是指嫁娶之儀式,二是指夫妻雙方之稱謂。
Part.2
古人的婚姻為何在黃昏舉行呢?
婚姻,最初寫作“昏因”。由于先民的親迎禮于黃昏時進行,此時日月漸替,含有“陽往陰來”之意,故而得名。講究天人合一的華夏先民選擇了這麼一個微妙的時刻,巧妙地诠釋了婚義,同時也給這個儀式增添了神聖、浪漫的色彩。
《禮記》中記載:婚禮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Part.3
傳統中式婚禮習俗:
三書六禮
三書
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分别是——
1、“聘書”:訂親之書,在訂婚時交換;
2、“禮書”:禮物清單,當中詳列禮物種類及數量,過大禮時交換;
3、“迎書”: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
六禮
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有非常繁複的程序——
1、“納彩”:俗稱說媒,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應議婚後,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納彩的禮品:羔羊、大雁、鳳凰、鴛鴦、米、酒、蒲、葦、卷柏、嘉禾等;
2、“問名”:俗稱合八字,托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生辰八字)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3、“納吉”:即男方家蔔得吉兆後,備禮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議定;
4、“納征”:又稱過大禮,男方選定吉日到女方家舉行訂婚大禮;
5、“請期”:擇吉日完婚,舊時選擇吉日一般多為雙月雙日,不喜選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選六是因為不想新人隻有半世姻緣,十一月隐含不盡之意;
6、“親迎”:婚禮當天,男方帶迎書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Part.4
何謂結發夫妻?
結發:束發,意即年輕時。年輕時結成的夫妻;指原配夫妻。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結發原本是成人禮中的一項,男子二十行弱冠之禮,女子十五行及笄之禮。漢代盛行婚禮上結發之禮。
兩個新人就床而坐,男左女右,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绺頭發,然後再把這兩縷頭發相互绾結纏繞起來,以誓結發同心、愛情永恒、生死相依,永不分離。
笄
商周時代,笄延伸成為頭部最主要的裝飾品。最初笄的形狀比較單一,多為圓錐形或長扁條形,頂端粗寬而末端尖細。
明代金簪
簪是笄的發展,在頭部盛加紋飾,材質多用金、玉、牙、玳瑁等制作,形狀也比較多樣化。不同朝代,簪的發展有着不同的變化,其中發簪的華貴與精緻,在明代達到一個高峰。
步搖
步搖,是漢族女子的一種首飾。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其制作多以黃金屈曲成龍鳳等形,其上綴以珠玉。晶瑩輝耀,與钗钿相混雜,簪于發上,材料主要有金、銀、玉、瑪瑙等。
華勝
華勝(花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狀插于髻上或綴于額前。
Part.5
婚禮上夫妻為何喝交杯酒?
喝交杯酒源自古代婚禮上的“合卺”,“合卺”就是指新婚夫妻在洞房之内共飲合歡酒。
“卺”是瓢之意,把一個葫蘆剖成兩個瓢,新郎新娘各拿一個,用以飲酒,就叫合卺,合卺始于周代。《禮記》所載:“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
宋代以後,合卺之禮演變為新婚夫妻共飲交杯酒。《東京夢華錄·娶婦》記載:新人“用兩盞以彩結連之,互飲一盞,謂之交杯。飲訖,擲盞并花冠子幹床下,盞一仰一合,谷雲大吉,則衆喜賀,然後掩帳訖。”這個儀式的象征意義是意味深長的。
如今,現代人的婚禮上也可看到葫蘆,以及喝交杯酒的場景。
華夏婚俗大師課
在青島婚戀文化周期間,我們将推出《傳統文化——華夏婚俗大師課》,特邀主講人劉宜慶老師為我們講述華夏婚俗的曆史變遷,内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中國婚俗簡介、唐宋婚俗和青島婚俗。
主講嘉賓劉宜慶老師(筆名 柳已青),是文史學者、中國作協會員、山東省作協簽約作家,是青島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琴島作協副主席,供職于半島都市報。
劉宜慶老師主要研究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心靈史、人文青島,著有西南聯大三部曲、百年中國三部曲、《青島風物》《青島文化地圖(續篇)》《山大的故人們》等十餘部作品,其作品多次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2015年獲《名人傳記》十大作家稱号。
轉自青島市市南區文化和旅遊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