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眼科五年内收入能做到多大?點贊了的2022發财,關注的年年發大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愛爾眼科五年内收入能做到多大?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點贊了的2022發财,關注的年年發大财!
本文是《價值事務所》的原創文章,第999篇。文章僅記錄《價值事務所》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沒有群、不收費薦股、不代客理财。
都知道醫療是極好的賽道,各種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認的複雜難學。現在,可能是你能找到的,最好上手,也是最通俗易懂的醫療投資課程來了。課程梳理了醫療龐大的體系,并拆解為15個細分賽道,再逐一剖析細分賽道的投資機會。讓你從此掌握醫療投資方法,對各個賽道的投資邏輯了然于心,抓緊機會學習喲。
上周,《角膜塑形鏡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範》(征求意見稿)發布,被市場視作眼科領域的重磅利好消息,各個眼科相關的标的如愛爾、愛博、歐普、何氏等在征求意見稿發布前後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
這個新規如果真的被執行,意味着OK鏡的驗配業務未來就可以不僅限于二級或以上的醫療機構進行,他将正式迎來眼視光診所的風口并加速向基層滲透(過去OK鏡的驗配必須在二級及以上的醫藥才可以做)。
而且所長認為,這個政策大概率3-6個月内就會得到落地,畢竟國家從2018年後就開始實行近視防控大戰略。
早在2019年時,教育部、衛健委還牽頭省級人民政府簽訂近視防控責任書,到 2023 年,要力争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 2018 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 0.5 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 1 個百分點以上。
而在防近視中,OK鏡是目前經臨床證實最有效的産品,因此,當政策落地以後,這些個民營、視光、眼科醫院必将大力的推動角塑鏡的産品,一方面這玩意兒利潤厚,另一方面,他屬于消費醫療産品(自費)能讓很多入不敷出的公立醫院有一些額外的收入來源。
過去受限于政策,隻有二級以上有眼科的醫院能做,而且還要受限于場地,現在政策放開以後,其實相當于給了很多公立基層的一級醫院一個賺錢的機會,畢竟很多基層的一級醫院都屬于揭不開鍋的類型。
公立雖然對OK鏡的銷售起不到主導型作用,但由他們去做宣傳,把門面撐起來還是沒問題的。
誰是OK鏡的武林盟主?在過去幾年,國内OK鏡整體行業年均增速大約在25-30%,受限于整個眼視光終端的行業發展,整體滲透率偏低,隻有1.2-1.4%左右。
咱就不和漂亮國等地區比較了,參照文化背景相似的香港、新加坡以及台灣,他們的滲透率都大緻是在4%-5%,并且至今還保持10%以上的年均速度增長。
因此,就咱們國家的OK鏡行業而言,目前還處于非常早期,新政策落地後,由于終端門店數增長以及市場教育和宣教增多,《價值事務所》預計,行業增速可能進一步調高,不說調太高,至少從25-30%調到30%-35%,還是有希望的。
現在國内獲批的OK鏡一共有11款,四家國産企業:歐普康視、愛博醫療、台灣亨泰和天津視達佳,及7家外資。
2021年,國内全年OK鏡銷量約300萬片多一點右,其中,歐普康視63.4萬片排名第一,雖然公司的出貨數量還在增加,但市占率卻是下降的,目前大概20%出頭,不到21%,而2019年,歐普的市占率卻是在30%左右。
為什麼,歐普在OK鏡行業裡,沒能體現出龍頭優勢呢?
在此我們先放一放歐普,看看愛博,下圖是愛博的OK鏡自獲批後的情況,作為國産第二獲批的廠家,放量速度卻是快得一逼,短短三年,出貨量就達到了老大哥歐普的快三分之一。
另一個日系品牌阿爾法近期增長也非常之迅猛,目前市占率同老大哥歐普僅差3%-4%,大約在17%,但增速卻遠遠快于歐普,照這個趨勢下去,市占率超越歐普也是大概率事件。要知道,2019年的時候,阿爾法(ALPHA)的市占率才9.5%,愛博更是隻有可憐巴巴的1%。
為啥短短兩年間,OK鏡行業就出現這樣翻天覆地的情況?按理說,這類消費醫療産品的客戶粘性應該很強,畢竟老用戶有換鏡需求,之前戴的什麼品牌,後期大概率是不會更換的。
從屬性來講,應當是強者恒強才對。
這個行業變數,就在于愛爾眼科。
愛爾眼科收購了阿爾法的總代,也對愛博進行了扶持,于是,出現了阿爾法、愛博逆襲的情況。目前,愛博的OK鏡出貨數中有近40%來自愛爾,阿爾法也在30%-40%左右。
其實,OK鏡這個東西,技術基本一緻,各家也沒有太大的差異化,患者對其也不太懂,基本也是醫生說啥用啥,雖然是消費醫療産品,但銷售流程卻是to B to C的。
因此,真正掌握OK鏡産業鍊話語權的,其實是醫院。
随着未來品牌數量越來越多,終端的話語權必将進一步加大。這也是為什麼,歐普近幾年開始快速向終端延伸,從一個OK鏡廠家開始搖身一變開始成為愛爾對手的核心原因所在。
截至2021年底,歐普參股和控股的終端視光服務中心已超過350家(同期愛爾上市公司體系内共有境内醫院174家,視光門診部118家;上市公司體外,有醫院和門診數318家),建立合作關系的則有1400餘家,而公司的計劃是,未來五年内自己還要投資新建超過1300家視光終端。
歐普同時也表示,如果未來相關文件确認落地執行,企業将考慮把新建的自營視光終端建成眼科診所,同時原有的、非醫療機構性質的視光終端也将考慮升級成醫療機構。
如果再不自己搞終端,接觸客戶,後面就會越來越被動。
歐普目前的情況也給愛博提了個醒,過去雖然成也愛爾,但未來可能敗也在愛爾,既然愛爾可以自己做阿托品滴眼液,為啥不能自己做OK鏡?畢竟,華韓整形都在自己做玻尿酸,迪安診斷也在做IVD,盒馬鮮生、羅森也有渠道自營品牌。
終端往上遊走,在各行各業都是很普遍的事情。
如果愛爾開始做自己的OK鏡品牌,難保不一腳把愛博踢開,當然,短期不用在意這個事情,畢竟研發、拿證還是需要時間的,并且愛博是個平台型企業,他的布局也不僅限于OK鏡。
但我們通過這裡也要理解,OK鏡雖然市場空間大,利潤高,但終歸是一門終端為王的生意,誰手握客戶,誰才是最大的赢家。并且,就利潤而言,也是終端最厚,比如愛博的普諾瞳,出廠平均單價為498,終端要賣7-9k,歐普自己的OK鏡,2019年公布的出廠均價是1069,終端賣4800-11800。
最大的赢家上述政策的體現是針對角塑鏡驗配的,所以,同市場主流認為利好OK鏡廠商不同,所長認為,這更大的利好,還是視光中心的大規模發展,過去由于政策不明朗,OK鏡驗配在很多地方其實很灰,以至于很多機構/資本,出于謹慎考慮,根本沒有正兒八經做這個事情的,而這個政策下來以後,相當于明确告訴大家,這個事可以做了,那不難想象,相關的眼科診所、門診部投資行為一定會變多。
畢竟,目前的眼科診所也好,視光終端也罷,主要産品其實就是功能性眼鏡(如離焦鏡,也是近視防控有效産品之一,但和OK鏡基本不存在直接競争關系,算是互補)、OK鏡。
而中國的眼視光診療機構行業還處于非常之早期,以上海這個千萬級的人口城市為例,口腔診所有兩千家以上,可眼視光診療機構,不含眼科醫院及醫院門診之類,數量也就兩位數。所以,國内的中國眼視光診療行業未來必定有較大的市場發展期。
不過,春江水暖鴨先知,政策很多時候還是滞後的,我們去看頭部企業的動作,不論愛爾還是歐普,近些年的動作其實都是在大力建設眼科門診/視光中心。
尤其愛爾,憑借愛爾的品牌優勢、醫生優勢、資金優勢,其實非常容易成為這一政策最大的赢家。
在近期愛爾的投資者交流中就有這樣一段描述:視光中心會越來越多,是城區分級診療重要基點,與醫院互補、互相支撐,需要手術的患者推薦去醫院,充當一個醫院引流,同時醫院也會對視光中心進行培訓,二者不孤立,是成體系的、有機的。
當然,歐普目前的布局也非常不錯,對比愛爾,歐普以并購為主,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快(目前歐普整個體系内的終端數量遠超愛爾),這些收過來的門店其實很多都比較成熟,政策落地以後進行一個升級即可。
最後,給大家隆重介紹一下:價值事務所團隊新鮮出爐的《從零開始學價值投資》。這本書不同于市面上已有的投資類書籍,完全基于投資新手的視角,專門挑新手必定會遇到的困惑進行内容展開。書裡将行業分析和公司分析、估值分析等,進行大量的精簡,梳理成一個一個的分析框架,這樣小白也可以很簡單地跟着參照分析,就像練鋼筆字時跟着描紅一樣。
小白看完書後,也可以學着自己做公司分析,而不是一看就會,一學就廢。想要自己學會公司分析,學會做價值投資的朋友,一定要買一本好好學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