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不要迷戀我,我不止是傳說
1、
我确定且肯定,我是一個僞恐龍迷。我隻是對恐龍充滿了好奇,如果真要天降“恐龍”,我想,我估計也是葉公好“龍”,會被吓得瑟瑟發抖吧。
但是,但是,這一切并不妨礙,我對恐龍以及恐龍背後的一切充滿了好奇,想要去了解探究。要知道,最後一批恐龍在第一批人類演化成功之前的6500 萬年就滅絕了。盡管間隔了如此之久,我們從未見過活的恐龍,但并不妨礙我們對它們的敬畏。恐龍作為龐大的史前巨獸,形象風靡全球,任何古生物都沒有恐龍這般,一如既往地令人着迷!
可究竟為什麼恐龍緣何能從一衆古生物中脫穎而出,引發人類持續幾個世紀的狂熱?它隻留下有限的化石骨骼,卻為何能激發無限遐想?它曾出現在神話傳說中;它引發了激烈的化石狩獵;它成為博物館無可争議的鎮館之寶;它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品牌标志上……為什麼呢?你也許不知道,但真正的恐龍迷們,早就開始了探究。
2、
數不清的恐龍繪本,令人着迷的恐龍博物館……這一切的存在,都隻是恐龍迷們最基礎的表象,你知道真正的恐龍迷們知道些什麼嗎?他們沿着曆史、文化、科學的路線,逆時光去尋找屬于恐龍們的秘密。美國文化學者博裡亞·薩克斯(2010 年獲得美國全國獨立學者大會頒發的愛森斯坦-德萊西獎最佳學術文章獎。已出版20餘本書籍,多數探讨人與其他動物之間的關系,著有《烏鴉》《神話動物園》等)就是其中一位,繼《神話動物園》《烏鴉》,他将探究的目光轉向史前巨獸“恐龍”,獻上縱貫千年的恐龍文化大賞《為什麼我們迷戀恐龍》。
不光如此,這本書的翻譯,由我國古生物學者邢立達及其長期合作者李銳媛擔當譯者。他們都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邢立達,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詹姆斯·李·威爾遜獎得主。專注于四足類遺迹化石的研究,推動了四足類遺迹規模性研究的發展,重構了中國四足類足迹的整體分布,揭示其古生态學意義;亦專注于中生代琥珀脊椎動物包裹體的研究,豐富了龍鳥等脊椎動物的軟組織細節認知,填補了其在演化、适應方面的重要信息。在Nature Com. 等國際期刊發表260 餘篇科研論著,被引用4100 餘次,并出版翻譯了近百本古生物科普書籍,深受青少年讀者喜愛。
而李銳媛,邢立達恐龍實驗室團隊合作夥伴,畢業于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長期從事醫學、古生物學領域翻譯工作,與邢立達合作翻譯過多本恐龍及其他生物學科普書籍。可以預見,他們的合作,将開啟既專業又趣味的恐龍文化之旅。
3、
講恐龍,那些你知我知的事情:什麼是三角龍、雷龍,他們什麼有什麼特點,怎麼繁衍……我們的恐龍書籍,博物館足夠科普了,我們不需要科普,我們需要的、好奇的,更多是恐龍背後的秘密,對的,博裡亞·薩克斯非常清楚。《為什麼我們迷戀恐龍》不是科普書,而是一本結合大衆科學、流行文化和公衆觀點的恐龍文化書籍。
就像書本封面标題“為什麼我們迷戀恐龍”一樣,整本書引着你進一步思考:見所未見的史前巨獸為何能持續出現在人類文化中千百年?不同時代裡,恐龍又被賦予怎樣不同的寓意?它是真實存在,還是幻想大于存在的生物?從遠古神話到當代主題公園,恐龍對人類文化、藝術、文學、科學等方面造成了哪些深遠影響?……
人類與人類對恐龍認知的相互影響,恐龍與人類命運的協奏曲,一直在奏響,恐龍被當作人類參照自身的鏡子,同時也随着人類關注點的改變,成為多重意象的集結體。羅漢普頓大學人類與動物研究教授加裡·馬爾溫(Garry Marvin)認為,作者在這部全身心投入寫作的博學作品中,博裡亞·薩克斯探索了這些标志性生物骨骼化石周圍包裹的文化血肉。書中他提出“什麼是恐龍”,并告訴我們答案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問題,它與更廣泛的文化趨勢和文化影響密切相關。恐龍可能已經滅絕,但薩克斯展現了它們如何在我們中間存在。
4、
如果讀完了這本書,你就會知道真正的恐龍迷們,一定知道有關恐龍的這些事情:
他們了解恐龍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大多數學者都說19世紀初。如果必須給出具體的年份,那可能是1824年,當時威廉.巴克蘭命名了巨齒龍。當時世界各地的人時不時地發現恐龍骨骼,他們還想象出了巨大的爬行動物,有些類似于我們今天說的“恐龍”,但他們還沒有可以描述恐龍的知識架構,也沒有能為恐龍找準位置的宇宙觀。
他們會告訴你“神話之龍如何成了恐龍?”為什麼說恐龍是神話之龍在文化上的繼承者;會分析,不同的文化下,人們初期對恐龍的反應和接受程度,為什麼中國文化接受恐龍文化相對更容易,而不是很接受線性時間觀的西方文化則相對難以接受這巨大的史前野獸;會告訴你,恐龍的滅絕為什麼會與猶太教、基督教的世界末日文化之間的共鳴之處;會一起聊聊,我們為什麼要把想法強加在恐龍們無限神秘的生命之中,恐龍在人類的意識裡,到底代表了什麼?從恐龍滅絕中,人類又需要得到哪些警醒?……
總之,不管你是不是恐龍迷,你都應該讀讀這本《我們為什麼迷戀恐龍》,非常有必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