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又名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從驚蟄開始天氣轉暖,春雷始鳴。正所謂“春雷驚百蟲”,春雷乍動、萬物複蘇,沉眠在土裡的蟲子都醒了過來,所以這個節氣稱為驚蟄。伴随着陣陣春雷,也标志着仲春時節的開始。一年之計在于春,驚蟄節氣是老一輩人非常重視的節氣,新的一年想要平安順遂,咱們都要開好頭,起好步!常聽老話說驚蟄“吃3樣、防3樣、扔3樣”,啥意思?有道理嗎?趕緊來看看驚蟄日的講究和忌諱,都是祖宗們的智慧!
驚蟄有哪些傳統活動
驚蟄始于雷。《周禮》雲:“驚蟄,……蟄蟲始聞雷聲而動”,可見驚蟄這一節氣,與打雷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在古代的民間,在驚蟄前後有祭雷神、蒙鼓皮的民俗活動。
驚蟄日,蛇蟲鼠蟻即将蘇醒過來,而小人也會在此時惹是生非,言語傷人。因此也有一些地方,流傳着“驚蟄打小人”的傳統,驅趕黴運,以避不祥。
“春雷響,萬物長”,老祖宗認為驚蟄是個保全家幸福安康、 轉運納祥的日子,尤其要記住 “吃3樣、防3樣、扔3樣”,是什麼意思?分别指啥?有沒有道理呢?
吃3樣:吃梨、吃雞蛋、吃炒豆子驚蟄吃梨
俗話說:驚蟄吃了梨,一年都有精神。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說法。驚蟄為什麼要吃梨呢?驚蟄吃梨,意味着與害蟲和疾病分離,寓意一整年健康又好運!農諺雲:到了驚蟄節,耕地不能歇。梨又與“犁”同音,驚蟄這天全家吃梨,也有期冀好收成之意。
古人聰明,從營養的角度說,驚蟄節氣的确應該吃梨。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也比較幹燥,很容易生内火、嗓子不舒服,梨子有“天然甘露”的美譽,富含有維生素及水分,特别适合在驚蟄時節食用。吃梨的方式也很多樣,生食,熬成糖水,榨汁等,都風味獨特。
驚蟄吃雞蛋
民間還有驚蟄吃雞蛋的傳統。驚蟄這天吃雞蛋有萬事順利的意思。這個老傳統也能看出老祖宗的生活智慧。為什麼這樣說呢?
雞蛋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富含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A和礦物質,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就能提供6克左右的優質蛋白質,作為一種富含蛋白質的食材,老人、孩子都要常吃。春季吃雞蛋,還能提高免疫力,以應對變化多端的天氣。可見,雞蛋是春季餐桌上的一道好吃又有營養的美食,您能說驚蟄吃雞蛋的傳統沒道理嗎?
驚蟄吃炒豆子
驚蟄雷動,蟄蟲“驚而出走”,因此,驚蟄這天各地有很多不同的除蟲活動。老話說:驚蟄照蚊蟲,一照影無蹤。驚蟄的晚上,人們要點燃紅蠟燭,在屋裡和院子裡照一照,還有些地方至今流傳着吃“炒蟲”的傳統。“炒蟲”就是在熱水中煮帶皮毛的芋子,或者是炒豆子、炒米谷,寓意驅蟲,祈盼豐收年。
防3樣:防上火、防感冒、防“倒春寒”防上火
俗話說:百草回芽,百病易發。想在春天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驚蟄時期的保養尤為重要,而其中有一項任務就是預防上火。我們都知道春季多風且幹燥,大人和孩子都非常容易“上火”。此時除了要多飲白開水以外,還可以喝些綠茶來補充水分。飲食上要以清淡為主,燥烈辛辣的食物要少吃,以免火氣上升,還要适量增加一些甘味食物,如雪梨、銀耳、蓮子等。
防感冒
驚蟄之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驚蟄節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但老人們又說:二月春風似剪刀。這不是很矛盾嗎?其實這正是驚蟄前後的氣候特點。“春天小孩臉,一天變三變”,驚蟄天氣乍暖還寒,冷暖氣流交替活躍,氣候變化莫測,這時候正是感冒的高發時期,值此時節,要注意勤洗手、勤通風,通過鍛煉提高抵抗力,還可以給家人用香菜、白蘿蔔、生姜、冰糖一起煮些湯水喝。
防倒春寒
驚蟄節氣,雖然天氣逐漸轉暖,但仍然有一種冷的感覺。“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老祖宗的諺語再次印證了他們的智慧,未來還會有“倒春寒”頻繁出現,讓人倍感春寒料峭。
“春捂秋凍,不得雜病”,大家依然要注意保暖,不要大意哦,三餐中還可以吃點韭菜、蒜苗、豆芽、香椿這類食材,應季而食,方能順利度過春季。
老話講:驚蟄到,三件東西要丢掉。啥意思呢?分别指的哪三樣?
驚蟄到,這3樣要扔掉:扔掉懶惰、扔掉油膩、扔掉黴運扔掉懶惰
為了提醒人們勤勞耕作,老祖宗用智慧總結出了許多諺語流傳下來。“驚蟄春雷響,農夫閑轉忙”;“驚蟄地化通,鋤麥莫放松”;“驚蟄有雨并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不一而足。
随着驚蟄節氣的到來,人們的作息也要随季節的更叠而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要讓自己脫離冬日慵懶的狀态。
萬物在春季始發,是為“春生”,雖然大多數人并不會進行春耕勞作,但都應遵循“早睡早起,廣步于庭”的原則,每天保持充足睡眠,增加戶外活動,沐浴陽光和春風。還是那句老話,”勤敏是好運之母”,扔掉懶惰,勤奮的人運氣不會差!
扔掉油膩
老人們常說,五谷為養,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驚蟄節氣就要扔掉油膩,這又是為什麼呢?冬天多吃些高蛋白的肉類是為了給身體提供熱量,而驚蟄開始,天氣越來越暖和,過量的大魚大肉和辛辣食物反而會給身體造成額外的負擔。
驚蟄節氣,我們要從飲食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告别肥甘厚膩的食物,順應季節的變換應季而食,多食用一些清淡可口的食物。新鮮的時令蔬菜比如荠菜、蕨菜、菠菜以及粗糧、水果、菌菇、豆類等來補充身體所需要的鎂和鉀元素。
扔掉黴運
驚蟄還有個老傳統,就是打小人,這也是人們驚蟄祈福的一種形式,把小人打爛就算是扔掉是非,整年都會好運當頭。
人們在驚蟄這天,要把家裡打掃一新,扔掉一些破損或不用的東西,還将幹艾草點燃熏一熏房間的四角,寓意驅趕黴運。從驚蟄開始,少與“小人”交往,保持心情愉快,一整年将有好運相伴,古人是不是很有智慧呢?
今日驚蟄,老話說“吃3樣、防3樣、扔3樣”,啥意思?有道理嗎?“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滿前莫問名。驚蟄未聞雷出地,豐收有望看春耕。”這首吳藕汀的《驚蟄》,道出了人們對驚蟄這個仲春節氣傳神的描繪和至情期待。驚蟄,作為春季裡一個很重要的時間節點,各地都有不同的節氣風俗,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規矩之外,您還知道驚蟄節氣的講究嗎?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讨論,說說看還有哪些驚蟄要注意的事情,讓大家受益!祝大家不負春光,順利安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