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航空航班延誤?(圖片來自網絡)1月28日,山東航空披露業績預告:,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山東航空航班延誤?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圖片來自網絡)
1月28日,山東航空披露業績預告:
2021年度,營業收入111.8億元-136.8億元。
扣非後淨虧損17.9億元-21.8億元。
雖然相比2020年,虧損幅度略有減少,但虧損金額仍高達20億元左右。
其中第四季度虧損金額接近10億元,給本就艱難的山航更加雪上加霜。
2021年9月底,山航已經資不抵債,當時負資産2個億。
2021年最後三個月再度大虧,因此到2021年,山航在四季度再度大幅虧損的情況下,負資産進一步擴大,歸母淨資産在-8.4億元到-10.2億元。
根據深交所的相關規則:
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淨資産為負值,股票交易将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即股票簡稱前冠以 “*ST”字樣。
股東們在投資了山航幾十年之後,發現自己不僅被虧得一分錢沒剩,甚至相當于倒欠了10億元。
作為國内老牌航空公司,山航走到今天這一步,不僅僅是山航本身的悲哀,恐怕這也是民航業的悲哀。
當下,山航的形勢已十分危急,如果不及時增資擴股,将面臨着資金鍊斷裂的巨大危險。
不過,在疫情沖擊下,翼哥一直認為山航相比其他航司處境要好一些。
一、山航優勢:機隊配置好
其實相比深航、廈航、川航來說,在疫情時期,山航的優勢明顯。
一是沒有寬體機,受國際疫情沖擊最小。
國航、東航、南航、海航、深航、廈航、川航、吉祥航空,國内大型航空公司都有寬體機。
因國際疫情擴散,民航局出台了“五個一“政策,對有寬體機的航空公司影響很大,而山航并沒有寬體機,因此受影響最小。
二是堪稱低成本航空的機隊配置。
山航清一色的B737系列飛機,機型配置可以和低成本航空媲美,運行成本非常低。
目前山航共有133架飛機:
3架波音B737-700,
123架波音B737-800,
暫停運營的7架B737MAX。
平均機齡8年左右,正當壯年。
三是旗下沒有航空公司。
廈航有河北航、江西航,深航有昆明航,川航這幾年實際上也參與過好幾家公司。
養兒子就得有代價。
山航早幾年就把青島航空股權清了,現在就沒有這方面的拖累。
現在持有10%的四川航空的股權,對山東航空沒有太大影響。
四是山航的機隊規模适中。
在四大地方航空中,山航規模最小。
實際上100多架飛機的規模也是處在非常經濟的一個區間内。
規模稍小一些,也是100多架飛機,且是一種機型的春秋航空就實現了盈利。
按照正常情況下,作為老牌地方航空,在民航也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無論人才儲備、管理經驗、風險應對方面,山航都要比其他地方航空公司強一些,那麼為何山航的情況,反而最為危急呢?
這恐怕要回顧一下山航的發展曆程了。
二、山航往事:從誕生到國航入主
90年代初期,地方政府成立航空公司熱情高漲,一批地方航空公司應運而生。
時至今日,南京航、福建航、長城航和天鵝航已消逝,而深圳航、武漢航、雲南航等公司被并入三大航中發展。
山航與海航、深航成為那一批地方航空公司中的佼佼者,并與川航、廈航、深航并列為我國四大地方航空公司。
可是近幾年來,山航卻逐漸沉淪。
目前既然成為上市公司中繼海航之後第二家資不抵債的公司,令民航人驚愕不已,曾經的四大地方航空、首家上市的地方航空,到底怎麼了?
一切似乎沒有預料,但似乎早已注定!
這是必然,還是偶然,讓我們一起看看山航的過去。
山航股份的前身山航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2月9日,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山東省經濟開發投資公司占90%的股權。
1999年12月13日,山航有限改為山航集團,并聯合浪潮電子、華魯集團、山東水産及魯銀投資等公司發起設立了山航股份。
注冊資本為2.6億元,其中山航集團将航空運輸業務投入山航股份,将其擁有的四架SAAB340飛機以及其他資産入股,占 99.68%的股權。
2000 年9 月12 日,山航在深圳B股上市,股本增至4億元。
2004 年2 月28 日,中航集團經過收購持有山航股份22.8%,并持有山航股份大股東山航集團48%的股權。
其後中航集團将其所持山航集團、山航股份全部股權轉讓給國航,由此國航成為山航股份的實際大股東。
三、山航的輝煌曆程:驚人的業績
成立不久的山航,由于管理有方、經營得當很快就實現了盈利。
1997-1999年期間,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加上民航放開票價,民航業遭遇曆史上最為嚴重的虧損。
可是山航卻逆流而上,創造了發展的奇迹。
這三年裡,山航營收年均增長67%,創造行業第一。
1997年,山航營收為3.6億元,到了1999年已增至7.4億元,兩年翻了一番還不止。
在這種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山航還取得了異常驕人的業績。
1997年,山航營收3.64億元,稅後利潤為5377萬元,淨利率高達14.7%。
1998年,山航營收4.55億元,稅後利潤為5117萬元,淨利率11.2%。
1999年,山航營收7.43億元,稅後利潤為8755萬元,淨利率11.8%。
成立初期,就獲得如此高的回報,且在民航業最為低迷的時期,超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仍保持盈利的連續性。
縱觀中國民航發展史,這種情況大概也絕無僅有。
要知道,這三年裡,山航的客座率分别隻有71.5%、63.4%、64.4%。
不過,盡管市場上票價打折很兇猛,但山航人穩守住了票價的底線,97-99年的三年裡山航的客公裡票價分别高達0.68、0.67、0.60元。
物價已上漲多年的今日,尚沒有一家航空公司的票價超過當年的山航。
當然山航的盈利還得益于地方政府的補貼支持、國家的稅收政策優惠。
但無論如何,也不能否認當年山航所創造的奇迹。
四、戰略誤判:引進支線飛機
在實現了較高的盈利之後,山航在2000年深圳B股上市。
上市前夕,山航的機隊規模已發展至15架,其中8架36座的SAAB飛機, 7架140多座的B737-300飛機。
在當年的市場環境下,能發展成這樣的規模已經非常不錯了。
如今我們知道支線航空發展是多麼的艱難,實際上當初許多航空公司包括山航在内一開始都是想搞支線飛機。
畢竟支線飛機座位少,客座率很容易提升,似乎更容易實現盈利。
山航當初就是以支線飛機實現發展并獲得了盈利。
不過随着航空市場發生深刻變化,航空公司熱衷引進大型飛機,支線飛機自然就沒有競争力了。
2000年,就是山航上市的當年營收10.4億元,淨利潤9313萬元。
如果按照正常的發展軌迹,上市後有了資金支持,又有了發展的經驗,山航必然走上發展的快步道。
但是山航發生了一次戰略性失誤。
由于在支線飛機上的成功,山航上市後再度大舉購買支線飛機,以1.2億美元購買5架50座的龐巴迪CRJ200飛機。而山航當年募集資金僅2.2億元,對于購買飛機的資金也隻是杯水車薪。
何況2400萬美元一架的CRJ200飛機本就不便宜。
山航CRJ飛機
更重要的是市場的競争對手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引進A320、B737此類飛機,而山航以支線飛機對抗,豈能不敗。
應該說,山航在對市場判斷上發生了一次戰略決策失誤。
市場的殘酷很快就得以體現,2002年,山航虧損了4558萬元,創造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虧損記錄。
痛定思痛,山航決定立即掉頭,換大飛機。
于是山航用4 架SAAB 340 、2 架B737 300QC、 5架CRJ 200 飛機置換部分100 座以上的波音737 系列,以實現主力機隊單一化。
要知道5架CRJ 200 飛機剛于2001年引進,第二年就準備退出,這種速度大概也是民航史上前所未有。
不過2003年山航雖然實現了盈利,但支線飛機的壓力仍很大。
2003年底,山航共運營24架飛機,其中B737飛機9架,CRJ700飛機2架,CRJ200飛機9架,SAAB飛機4架。
正如山航所說的那樣,“機型的複雜使公司安全壓力增加,支線飛機比例過高則增大了公司運營成本”。
複雜的機隊,過多的支線飛機拖累了山航,2004年,民航整體回暖,但山航22億元的營收,最後淨利僅為1161萬元。
到2005年,山航一舉引進10架B737飛機,創造了山航引進飛機的新紀錄。
飛機引進過快,航油價格上漲,加上CRJ飛機虧損加大,2005年山航營收28.9億元,竟然虧損了2.7億元,這個虧損創下了山航虧損的新紀錄。
不過舉全力引進B737飛機,淘汰支線飛機——及時調整戰略也挽救了山航,此後幾年山航的利潤一路走高,并在2011年創造了曆史最高7.7億元的淨利潤。
五、成長的煩惱:增收不增利
2011年-2016年間,是山航發展最快的年份,僅僅用了五年的時間,山航的飛機規模就由50多架發展到100多架,也由中型航空公司一躍成為大型航空公司。
不過,山航在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也遭遇了盈利能力下滑、主市場控制力不足等許多問題,值得各航空公司深思。
從2009-2018年的十年間,山航的機隊規模和營業收入均實現了較快增長,但與此同時,小編也發現山航遭遇了較為嚴重的成長危機。
分析山航十年來的業績表現,可以看出以下一些特點:
一是營收穩步提升。
随着山東航空的規模不斷擴大,其營收規模随之擴大,從2009年的54億增至2018年的188億元,9年翻了近兩翻,年均增長率為14.9%,遠遠快于國内民航增長的平均速度。
2010、2011年是山航發展最快的兩年,營收增速分别達到了36%、33%。
二是利潤持續下滑。
山航的淨利潤在2011年達到了曆史最高的7.7億元,此後呈逐年下降态勢,到2014年實現了最低2.9億元淨利。
2015-2016年間,山航淨利潤基本維持在5億元上下。
2017年以後,又開始下滑。
2017年,淨利潤4.9億元。
2018年,淨利潤3.6億元。
2019年,淨利潤3.6億元。
三是淨利率螺旋式下降。
山航的淨利率在2010年達到了最高點為8.7%,此後的8年間。山航的淨利率經曆了兩個下降周期,
2010年-2014年期間,淨利率由8.7%降至2.5%;
2015年-2019年期間,淨利率由4.4%降至1.9%。
山東航空規模在不斷擴張,但淨利率卻呈現下降趨勢,淨利潤規模也在緩慢走低,增利不增收現象明顯。
2017、2018、2019年山航的淨利率分别隻有3.0%、1.9%、1.9%,比絕大多數航空公司要低。
六、市場布局:由固守本地到向外擴張
作為一家地方性航空公司,山航在規模較小時,精根細作本地市場。
航線結構主要以山東省為主輻射全國,有濟南、青島、煙台幾個主要基地,這三個城市也是山東經濟整體實力最強,民航發展最好的地區,山航通過在當地市場深耕細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2011年,山航在濟南、青島、煙台三地的市場份額分别為48.7%,青島34.7%,煙台50%。
當年山航運送旅客1119萬人次,山航在三地市場就運送了971萬人次,占山航整體運送人數的87%。
2010、2011年,是山航發展的最好年份,山航規模快速擴大,效益迅速提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山航在當地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收益迅速提升。
2011年底,山航的機隊規模為54架,此後的幾年間,山航由中等規模航空迅速發展成為大型航空公司,2016年為100架.
2019年以來,明顯放慢了腳步,到2022年初,山航機隊規模已達到了133架。
随着山航的規模的迅速擴大,山航的市場布局也逐漸從區域向全國擴張,山航戰略定位也“由區域性航空公司向全國性航空公司跨越、由中型航空公司向大型航空公司跨越”。
到目前,山航已設立廈門、重慶兩家分公司,設立青島、煙台、北京、昆明、烏魯木齊、貴陽等地6個過夜基地。
按照山航的說法,山航已形成:
以山東、廈門、重慶為支點的“大三角”戰略布局,為山航實現“由區域性航空公司向全國性航空公司跨越、由中型航空公司向大型航空公司跨越”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山東、重慶、廈門三點之間的聯動性已開始發揮作用。
不過随着山航的向外擴張,山航面臨着兩大問題:
一是本地市場的領先優勢被不斷削減。
二是在新進入的市場也很難占據主導地位。
到2017年,山航在濟南、青島兩大機場的市場份額分别為40%、30%不到,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9個、5個百分點,市場布局逐漸分散,在這種情況下,收益水平逐漸下滑也是必然的事。
六、雞肋的B股:難以融資
山航較早實現在深圳B股上市,不過随着國内資本市場的逐漸開放,B股遭遇無法再融資、交易清淡、估值偏低等問題,B股市場也日益邊緣化。
目前,山航B股市值僅16億元左右,隻有春秋航空的1/40,吉祥航空的1/22,華夏航空的1/8。
如今,春秋航空、吉祥航空、華夏航空紛紛定增融資。
而山航上市以來就沒有向市場上融過資。
這恐怕也是B股給山航帶來的無奈。
七、東家的背影:國航支持多少
很多網友在後台留言中,部分指責實際控制人國航并沒有給山航特别支持。
對于國航的支持,不僅要一分為二的看問題,而且要放在曆史的大背景下來看待此事。
2002年,民航重組為三大航空集團,許多地方航空公司惶惶不可終日,紛紛投入三大集團的懷抱。
當年山航大幅虧損4558萬元,面對行業的重組,不想邊緣化,就得找靠山。
于是山航選擇投靠國航,實是形勢所迫。
不過東航、南航也曾有意收購,但出于種種考慮山東地方政府最終選擇了國航。
假如是東航、南航成為大股東,山航的情況是不是會好一些,也很難說。
按照山航當年美好願望,山航主要以國内航線為主,而國航的長處是國際航線,正好可以互補。
借助國航的力量開辟可以直接從濟南、青島出境的國際航線。
國航的國際航線資源豐富,恰好符合山東方面的要求。
據說,國航也允諾,将把部分國際航線交給山航飛行,使山航能夠直接從濟南、青島、煙台飛向國外。
當年國航以5億多元現金的代價,一舉拿下山航集團48%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同時也将山航集團旗下的山航股份22.8%的股權收入囊中,成為其實際控制人。
經過此番變動,山航正式納入國航的版圖。
時至今日,山東地方以及山航一些願望不知是否實現。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近幾年來,各地政府紛紛試圖成立由自己主導的地方航空。
到底是與四大航合作共建航空公司模式好?
還是自己重新組建航空公司好?
亦或任由市場自己選擇,完全讓航空公司自己去弄好?
其實,地方政府和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想法,問題是如何求同存異,共同推動民航業的發展,同時确保企業利益,确實是個難題!
隻不過,如今山航情況已十分危急。
2022年一季度,預計還将虧損。
以山航目前情況,自身無論如何很難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所以,要度過危機,唯有實施增資擴股。
此前,翼哥已經就此問題多次進行呼籲,也有網友說山航方面已經開始啟動相關事宜,但仍沒有實質性落地。
畢竟,如果任由危機擴散、蔓延,對山航非常不利。
稍有不慎,一旦出現債務暴雷,不僅僅對山航的品牌有着極大的損害,恐怕對山東民航業甚至國航都會有負面的影響。
山航的各股東方應該為山航的前途考慮,從大局出發,盡快啟動增資事宜,先幫助山航渡過目前的難關再說。
當然山航自身也需反思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以期東山再起。
翼哥多次認為,山航是國内的老牌地方航空公司,還是有着較大的影響力。
因此做好山航,發展好山航,無論是對國航,還是對山東地方經濟發展來說,都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山航增資,刻不容緩!
值此新春佳節,也祝山航虎年能重振威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