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油的品種很多,還分等級,使用時須注意不同等級橄榄油的特點與保存方式。
橄榄油可以說是每一家廚房必備的基本食材之一,不僅因為它是優質油品、有益健康,許多菜肴都能以橄榄油做為基底烹調出我們喜愛的料理。由于橄榄油的品種很多,還分等級,使用時須注意不同等級橄榄油的特點與保存方式,才能獲得健康的益處。
橄榄油因為産地的氣候、土壤、收成時間和榨取方式的不同,油品的顔色、香味也會有所不同。一般人都誤以為淺綠色的橄榄油品質較好,其實不然,顔色無法判定橄榄油的香氣或味道。其實橄榄油的顔色從淺黃到深綠色都有,專業的品油師會用藍色的玻璃杯盛裝橄榄油,以免顔色影響他們的判斷。
大部分具有抗癌效果的高等級橄榄油,味道比較辛辣。耶魯癌症中心的瓦西裡斯·瓦西裡烏(Vasilis Vasiliou)說,富含橄榄油刺激醛(oleocanthal)的橄榄油,食用時喉嚨可能會有一點點灼熱感,這不是品質不良的橄榄油,這是橄榄油刺激醛造成的,正是優質的橄榄油。
橄榄油的顔色從淺黃到深綠色都有。
購買橄榄油記得先看包裝上的标簽,确認标簽上的産地與保存期限,同時确認它的等級,一般市面上常看到的橄榄油有:
‧特級初榨橄榄油( Extra virgin olive oil ):第一次冷壓榨取上等橄榄的油,等級、風味與營養價值最高。
‧初榨橄榄油( Virgin olive oil ):第二次冷壓榨取或采用第二級上好橄榄榨取的油,跟特級初榨橄榄油的制法一樣,隻是含有較多遊離脂肪酸。(遊離脂肪酸愈高油品愈差)
‧純橄榄油(Pure Olive oil ):使用次級或碰傷的橄榄初榨後的橄榄油,混合精制過橄榄油,或再加少量的特級初榨橄榄油調和而成,純度不高。
從上面的說明可以看出純橄榄油并不是最純的橄榄油,特級冷壓橄榄油才是最高等級的橄榄油。營養師布裡奇特·貝内特(Bridget Bennett)解釋,特級冷壓橄榄油沒有經過加熱、加工或化學萃取,比一般橄榄油或淡味橄榄油(Extar light)味道重一些、顔色深一些。
橄榄瓶上看到冷壓( Cold Pressed )的字樣,是指橄榄在萃取期間的溫度要在 27ºC 以下。特級初榨橄榄油和初榨橄榄油皆屬于冷壓榨取的橄榄油。此外,除了以上标準分類的文字,其它描述都不能代表橄榄油的等級,例如“Premium”或是其他形容的單字隻是廠商的宣傳用語。
購買橄榄油需看清楚标簽上橄榄油的等級。
橄榄油不用冷藏。為了保持橄榄油的品質,保存時盡量避免接觸高溫、光線與氧氣,同時不要超過保存期限。最好将橄榄油放置在廚房陰涼的地方,若需要分裝也應使用密閉、深色的容器盛裝以防止氧化,否則在開封前橄榄油可能已經變質了。超過保存期限的橄榄油不要再食用。
橄榄油和酒不一樣,不會越陳越香。開封後會加快氧化速度,即橄榄油中的脂肪會逐漸降解(Degradation)影響健康(容易引起退化性疾病)。因此盡可能在2〜3個月之内用完。若使用量不大,可以考慮購買小瓶裝的特級冷壓橄榄油盡快用完。
橄榄油是否可以拿來高溫油炸一直是有兩極的争議。一般而言,不同種類的油品有不同的發煙點,當油加熱到開始冒煙的溫度時,就會分解産生有害健康的物質。當我們看哪一種油适合哪一種烹調方式時主要就是看油的發煙點是否高過烹調的溫度。
橄榄油的發煙點在攝氏160~240(華氏320~470度)之間;特級冷壓橄榄油平均發煙點在攝氏160度(華氏320度),初榨橄榄油約攝氏215度(華氏419)。一般家庭烹調的溫度,煎鍋大約攝氏120度(華氏248度)、油炸溫度攝氏160〜180(華氏320~356度)、烤箱溫度攝氏200度(華氏392度)。根據不同的烹調方式選用不同等級的橄榄油,并注意将溫度控制在發煙點以下,可以吃得健康又省錢。
由于橄榄油加熱後,原來特有的濃郁香氣會消失,想要品嘗橄榄油的原味,可以選擇特級初榨橄榄油,以涼拌或低溫烹調的方式處理。
特級初榨橄榄油以涼拌或低溫烹調最能保存橄榄油原有的風味。
橄榄油除了用于烹調,還有其它用途。例如橄榄油具有天然保濕因子,塗抹一些橄榄油在幹燥的雙手可以有滋潤效果,也可以抹在頭發上形成水潤的保護膜;也可以滴一些橄榄油在超細纖維毛巾布擦拭不鏽鋼表面的水漬與刮痕。
許多研究也發現橄榄油對健康的好處,如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等等。想要獲取最全面的營養成分,就要購買高等級的橄榄油,那些便宜、過度加工的橄榄油對身體無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