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連女士發現一張銀行卡裡少了兩萬多塊錢。一番調查後發現,放暑假的女兒買了不少遊戲賬号。
連女士在杭州臨平開飯店,前幾天有人來借錢,她就去查了查銀行卡,結果發現卡上少了兩萬多塊錢。她說,11歲的女兒放暑假在家,會用手機玩玩遊戲,成了她懷疑的對象。
連女士:“那時候她還在睡覺,我就把小手機拿來看,一看她在拼多多上買了很多東西,有幾百的幾千的,後來她才說是什麼号,我平常不玩遊戲也不懂。”
連女士查看手機後發現,女兒從6月份開始,就經常在各個平台網購、點外賣。其中有幾筆大數額的消費,都是在拼多多平台商戶支付的。6月23号的1360元、6月27号的2000元和7月3号的5360元,都能在平台賬号中找到對應訂單,另外7月1号還有四筆錢,在訂單列表中找不到對應訂單。
連女士:“還有幾筆隻能在微信賬單看到,拼多多裡看不到賬單,要在聊天信息那裡才能看到。”
通過訂單和聊天記錄能夠看到,連女士的女兒買的都是遊戲《原神》的賬号。
連女士的女兒:“先溝通價格,他問了一個你多少歲,當時我也知道未成年不能買的,就謊報了我媽的年紀,然後就下單了。(知道未成年不能買,為什麼還要買?)就想試一下,我一直玩的是推塔類的,沒玩過這類遊戲,這個遊戲同學都說很好玩,我就想試一下玩一下。(之前注冊号玩過嗎?)沒有自己的賬号,沒注冊賬号。(為什麼想到買一個号,不是自己玩自己的号?)他們說前期很難玩,一般到後期才好一點。”
在買遊戲賬号前,相關網店客服都發送了“相關商品18歲以下未成年禁止購買”的消息,并進行過年齡确認,連女士的女兒都回複了“36”。
連女士:“(記者:手機支付密碼怎麼知道的?)支付密碼都一樣的,估計平常付錢的時候看到了,我就想着一家人沒有避諱。(記者:密碼你是怎麼知道的?)(連女士的女兒:我們幾乎全家人都知道這個密碼。)(記者:想怎麼處理這些錢?)退回來,畢竟是未成年人。(記者:有沒有跟商家溝通退款?)有兩家溝通過,他們說退一半這些。”
發現女兒花費上千元購買遊戲賬号後,連女士聯系了平台商家,并将女兒的情況告訴了客服。6月23号以1360元銷售遊戲賬号的商家“因夢網絡”一開始回複,願意按五折的價格680元回收賬号,并表示不能全額退款的原因,是他們隻是代賣。後來又将回收價提高到850元。
6月27号,以2000元銷售遊戲賬号的商家“淘遊網絡”表示,遊戲賬号密碼沒問題,無法予以退款。
7月3号,以5360元銷售遊戲賬号的商家“啟啟家企業”回複,最多可以6折的價格回收賬号,并說到“家長應好好監督孩子,不讓他們知道支付金額密碼”。
另外一個叫“夕沫網遊”的商家,連女士的女兒在7月1号和對方發生了四筆交易,金額從三千多到五千不等,不過對應的訂單已經被删除,無法查看具體情況。
記者查詢到,這四個商家都有營業執照,不過企業聯系電話都無法聯系上網店的負責人,記者用自己的賬号向客服說明了連女士的情況,并留下了聯系方式,希望組織雙方進行溝通。截至記者發稿,商家負責人沒有做出回複。
記者也把情況反映給了平台方,後來平台工作人員回複:根據平台規則,遊戲賬号等虛拟産品僅支持18歲以上用戶實名認證購買,未成年人禁止下單。經核實,此次涉及的訂單在下單前,商家均履行了告知提醒義務,平台攔截系統也正常啟動,消費者在明确回複自己是成年人,且在正确填寫了成年人真實姓名和身份證号碼等實名信息後完成下單。目前,平台正積極協調商家與消費者協商處置相關售後事宜。
(1818黃金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