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峽谷之巅含金量最高的賽季排名

峽谷之巅含金量最高的賽季排名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19:40:46

峽谷之巅含金量最高的賽季排名?來源:中國國防報寫在前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峽谷之巅含金量最高的賽季排名?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峽谷之巅含金量最高的賽季排名(逆風而行峽谷勇士)1

峽谷之巅含金量最高的賽季排名

來源:中國國防報

寫在前面

康蘇溝意為“雪山溝”,聽名字就知道這裡條件艱苦、環境惡劣。每年臨近5月,新疆軍區哈桑邊防連就開始選拔“峽谷勇士”,他們将在康蘇溝執勤哨所,進行為期半年的執勤巡邏,直到11月左右大雪封山後,才返回連隊。“立夏”時節,“峽谷勇士”再一次集結,第57次向着素有“死亡峽谷”之稱的康蘇溝執勤哨所前進。

“身居風口,樂守邊關”

哈桑邊防連營區周圍的山體上,有8個大字十分醒目——“身居風口,樂守邊關”,連長胡佳佳介紹說,這8個字是以前連隊官兵用石頭一塊一塊堆起來的,也是連隊傳承多年的連魂。

而在離此處不遠處的山上,有一座墓——王安松烈士墓。

每年新兵下連、清明節、康蘇溝上哨等重要時間節點,連隊都會組織官兵為烈士王安松掃墓,緬懷他的事迹。

“王安松同志是我連的一名革命烈士。他是連隊老指導員,犧牲時年僅33歲……”現任連長胡佳佳在連隊官兵進駐康蘇溝哨所前的掃墓活動上動情地說,烈士王安松用他的鮮血見證了邊防戰士用“忠誠守邊防”的忠誠,我們要沿着他的足迹,堅定不移地守護着邊防,為邊防繼續作貢獻。

官兵種下胡楊樹,期冀能為烈士王安松遮風擋雨,連隊官兵也希望能像烈士王安松一樣,紮根邊防,不懼風霜。

從軍5年第五次來到康蘇溝哨所執勤的下士李亞飛說,每年胡楊樹的生長期在6月到10月間,之後便是大雪紛飛的寒冬,胡楊樹生長緩慢。

和平原地區不同,無論在哈桑邊防連還是康蘇溝哨所,營區内外的樹身都是傾斜的。中士夏恒心說,因為風大,而且沒有固定的風向,所以樹木也成了現在的樣子。

“因為氣候原因,這裡種樹很難存活。每次種活一棵樹,我們都會在上面拴一個紅布條,寫上心願。”迄今為止,夏恒心已經種活了20多棵樹苗,每一株樹苗都寄托着連隊官兵紮根邊防、不負青春的理想。

“邊防”二字融入血脈

從風口走向高山,層林盡染中暗藏危機,萬壑争流中險象環生。

2017年,通向哨所的巡邏公路修好了,但崇山峻嶺間的路卻仍舊是土路。

“巡邏路在山邊,靠近懸崖,騎馬騎着騎着,一沒注意,就騎到了馬脖子上……”上等兵王寶瑞對自己第一次巡邏時的場景記憶猶新。

後來,他成了“老兵”,但巡邏時仍舊逃不過天氣的變幻莫測和巡邏路上的危險。

“冬天的時候,積雪沒過膝蓋,中午豔陽高照,雪化成水,到下午便結成了厚達6厘米的冰層,馬怎麼都不肯上路……”

康蘇溝漫長的冬天,雪崩是常事。王寶瑞現在還忘不了今年2月在高清監控裡看到的場景。

“那是我第一次看見雪崩,巨大的雪塊從山上傾瀉下來,瞬間壓斷了通向康蘇溝哨所的電線和網絡。

到了夏天,巡邏路上也充滿危險。去年夏天,哈桑邊防連副指導員黃允文帶巡邏組像往常一樣出發。沒想到卻在路上遭遇了山體滑坡,連隊戰士周朝陽差點被掩埋,幸好副指導員眼疾手快拉了他一把。

惡劣的自然條件沒有消磨戰士戍邊守防的意志。現年51歲、已當了28年民兵護邊員的努爾丹·别克就是從戰士們身上體會到了邊防的含義。“小時候,爸爸讓我在這邊放牧,那時候根本不理解什麼是邊防。直到一次放羊時,有隻羊跑到臨近邊境線的地方,被哈桑邊防連的解放軍攔了下來,我才懂得了啥是邊防。”

“那個解放軍告誡我,放牧千萬不能越界,邊防無小事,都是事關國家的大事。”說着,别克拿出當時哈桑邊防連戰士送給他的一枚雕刻着“邊防”二字的黑青色石頭,輕撫着上面的字痕。

光陰輪轉,磨不滅這黑青色石頭上的字痕。當戰士們在石頭上一筆一劃雕刻着“邊防”,“邊防”二字也随之融入他們的血脈。這兩個字給了他們面對風雪的勇氣,也給了他們昂首向前的力量。

大風口裡的青春

又是5月,哈桑邊防連迎來了一年之中的大事——康蘇溝上哨。

每到這時,連隊都會緊張有序地準備物資、舉行宣誓儀式等活動,這已成為連隊的傳統。

從哈桑邊防連出發,駛過22公裡的綿延山路,經康蘇溝口,過22座過水橋,再有近兩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康蘇溝執勤哨所。

現任伊犁軍分區宣傳保衛科科長的霍俊紅,2007年曾經在哈桑邊防連任指導員,他對于一路上的變化深有感觸:“以前都是土路!哪有現在這樣的瀝青路,如今直接乘車到康蘇溝口,不僅時間上大大縮減,還降低了路上的危險。”

“筚路藍縷,以啟山林。”57年前,哈桑邊防連11名官兵來到沙爾套山山腳下的哈桑河畔大風口處,搭草棚、挖地窩,艱苦奮鬥,磨煉出了“大風吹不倒、敵人打不倒、發展難不倒”的三不倒精神,傳承至今。

連隊首任指導員徐兆前回憶道,“連隊剛剛組建的時候,那是真苦啊,‘狂風中巡邏,嚴寒中執勤’是當時的真實寫照。”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由于地處風口位置,這裡的平均風力達六、七級。而哈桑邊防連的官兵早就習以為常。

每年新兵下連,哈桑邊防連都會雷打不動地組織連史教育,就是為了激勵新戰友傳承“三不倒”精神。

“為啥要在大風口的地方建立連隊?”講到風口處建連時,總有新兵提問。

“因為這裡是兵家必争的軍事要地,無論是風口還是刀山火海,我們都要在這裡,也必須堅守在這裡,因為我們是邊防軍人!”連長胡佳佳的回答铿锵有力。

是的,經過風雨洗禮,大風口裡的青春更加燦爛。(崔博識 楊文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