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格的特點獨特性

人格的特點獨特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9 19:22:19

人格的特點獨特性?随看随想阿德勒是奧地利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他促使了精神分析向人本主義轉變在本文中,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阿德勒主張從兒童人格的統一性,而不是從孤立封閉的事件去理解兒童隻有如此,我們才不會錯誤地認識兒童的行為因而作者提醒我們,對兒童的錯誤進行懲罰幾乎沒有意義,我們如果不去理解兒童犯錯的深層次的人格因素,将特定行為和兒童的整體人格聯系起來思考,我們就無法認識兒童,也沒有辦法正确應對兒童的問題(楊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人格的特點獨特性?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格的特點獨特性(人格的統一性)1

人格的特點獨特性

随看随想

阿德勒是奧地利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他促使了精神分析向人本主義轉變。在本文中,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阿德勒主張從兒童人格的統一性,而不是從孤立封閉的事件去理解兒童。隻有如此,我們才不會錯誤地認識兒童的行為。因而作者提醒我們,對兒童的錯誤進行懲罰幾乎沒有意義,我們如果不去理解兒童犯錯的深層次的人格因素,将特定行為和兒童的整體人格聯系起來思考,我們就無法認識兒童,也沒有辦法正确應對兒童的問題。(楊赢)

兒童的心理生活是件奇妙的事。無論我們接觸到哪一點,都引人入勝,令人着迷。最為重要的也許就是這樣一個事實,即如果我們想要理解兒童的某一特定行為,就必須首先了解其總體的生活史。兒童的每個活動都是他總體生活和整體人格的表達,不了解行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無從理解他所做的事。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人格的統一性。

人格統一性的發展就是行動和行為手段協調成為一個單一的模式。這種發展從童年就開始了。生活的要求迫使兒童整合和統一自己的反應,而他對不同情境的統一的反應方式不僅構成了兒童的性格,而且還使他所有的行動個性化,從而與其他兒童相區别。

絕大多數的心理學派通常都忽視了人格的統一性,或即使沒有完全忽視,但也沒有予以應有的重視。結果,這些心理學理論或精神病學實踐經常把一個特定手勢或特定的表達孤立開來,似乎它們是一個獨立的整體。有時,這種表達或手勢被稱為一種情結,其假設是,它們可以從個體的其他活動中被分割開來。這樣的做法就像從一個完整的旋律中抽出一個音符,然後試圖脫離組成旋律的其他音符來理解這個音符的意義。這種做法顯然欠妥,但卻相當普遍。

個體心理學認為自己應該站出來反對這種廣為流行的錯誤做法。特别是這種做法涉入兒童教育,會造成不小的危害。這在關于兒童懲罰的理論中尤為明顯。如果兒童做了招緻懲罰的事情,通常将會發生什麼呢?的确,人們通常會考慮到兒童人格留給人們的總體印象,不過,懲罰對兒童常常是弊大于利。因為如果這個兒童經常犯此錯誤,教師或家長就會先入為主地認為他屢教不改。相反,如果這個兒童其他方面表現良好,那麼,人們通常會由于這種總體的好印象而不會那麼嚴厲地處置這個犯錯誤的兒童。不過,這兩種情況都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根源,即在全面理解兒童人格統一性的基礎上,探讨這種犯錯誤的情況是如何發生的。這有點像脫離整個旋律的背景來理解某一單個音符的含義。

如果我們問一個兒童他為什麼懶惰,那麼,我們就不要期望他能夠認識到我們想知道的根本原因;同樣,我們也不要期望一個兒童會告訴我他為什麼撒謊。幾千年來,深谙人性的偉大的蘇格拉底的話一直萦繞耳邊:“認識自己是多麼地困難!”同樣理由,我們怎麼能期望一個孩子能夠回答這樣如此複雜的問題呢?回答這些問題對于心理學家也是勉為其難。了解個體某一行為表達的意義的前提是,我們要有方法能夠認識他的整體人格。這個辦法不是要去描述兒童做了什麼和如何去做,而是要理解兒童對面臨的任務所采取的态度。

孩子對事物的個體性的理解決定着他的成長,記住這一點很重要;如果兒童陷入新的困難處境時,他的行為會受制于自己已經形成的錯誤觀念,認識到這一點同樣也很重要。正如我們所知,兒童在情境中獲得印象的強度和方式,絕不取決于客觀的事實或情況(如另一個孩子的出生),而取決于兒童看待和判斷事實或情境的方式。這是反駁嚴格因果論的充分依據:客觀的事實及其絕對的含義之間存在着必然的聯系,但是,客觀事實和對事實的錯誤看法之間絕對不存在這種必然聯系。

如果我們明白了真實的情形,我們就不得不承認,對孩子的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予以懲罰,幾乎沒有什麼意義。例如孩子上學忘記帶書本(如果他沒有忘記,才倒是一個奇迹),因為如果他忘記了什麼,他母親就要為他操心。這絕不是一個孤立的行為,而是其總體人格圖式的一部分。如果我們記住,一個人的人格的所有表現都是相互關聯,并形成一個整體,那麼,我們就會認識到這個小男孩的行為完全是與其生活方式相一緻的。孩子的行為與其人格相一緻這一事實也同時在邏輯上駁斥了這樣一種假設,即孩子不能勝任學校的任務,就是因為他智力遲鈍。一個智力遲鈍的人是不可能一貫地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行事的。

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對生活的理解從來就不是與社會傳統完全和諧一緻的。過去,我們曾把社會傳統視為神聖而不可背棄的,現在我們已認識到,人類的社會制度和風俗,并無什麼神聖之處,也并不是永恒不變的。相反,它們總是處于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其中發展的推動力就是社會中個體的不斷的鬥争和抗争。社會制度和習俗是為個體而存在,而不是相反。的确,個體的救贖存在于他的社會意識之中,不過,這并不是說,我們就可以強迫個體接受千篇一律的社會模式。

對于個體和社會之間關系的這種思考,是個體心理學的基礎,同時,對于學校系統和學校中适應不良的學生的處理,有着特殊的意義。學校必須學會把兒童視為一個具有整體人格的個體,一塊有待琢磨和雕飾的璞玉。學校還必須學會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認識來對特定的行為進行評價和判斷。學校不能把特定的行為視為一個孤立的音符,而是要把它視為整個樂章的組成部分,即整體人格的組成部分。

(選自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兒童的人格教育》,彭正梅、彭莉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國教師報》2020年06月03日第9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