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韓﹑趙﹑魏三家被周王室正式任命為諸侯,中國曆史由此也走向了戰國時代。魏國國君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等人變法圖強,使魏國率先崛起并成為了戰國初期的第一強國。魏國在曆經魏文侯和魏武侯兩代強勢期,到了第三代魏惠王統治時期,魏國最終還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弱。
公元前370年,在位二十六年的魏國國君魏武侯突然去世,由于魏武侯生前并沒有安排魏國由誰來繼承,導緻他的兩個兒子魏罃(即後來的魏惠王)和魏緩開始互相争奪王位。此時,作為魏國鄰國的韓國和趙國趁着魏國内亂的機會,迅速開始插手幹涉魏國内政。魏罃在魏國王位争奪戰中處于上風,韓懿侯和趙成侯為了本國的利益最大化決定幫助處于劣勢的魏緩。在韓趙聯軍的攻擊下,魏罃所統帥的魏軍在濁澤之戰中大敗,魏罃因此也命懸一線。但是,韓趙兩國在對待魏國的問題上出現了巨大的分歧,其中韓國主張分裂魏國,而趙國則主張殺掉魏罃,立魏緩為魏王。韓懿侯見分歧如此巨大,當天夜裡就撤兵回了韓國,而趙成侯見韓軍已經撤走,随後也撤兵而去。
魏惠王
随着韓趙兩國的先後退兵,魏惠王在魏國根基逐漸穩固了下來。在第二年就對韓、趙兩國發動了報複性戰争,魏軍敗韓于馬陵、敗趙于懷,可見當時魏國的軍力并沒有因濁澤之戰而大傷元氣。
自從經曆了濁澤之戰後,三晉之間的聯盟已經徹底宣告了破裂,韓、趙兩國已經穿上了一條褲子,而魏國則被徹底的孤立了。韓、趙兩國此前也已經分别将國都遷到了新鄭和邯鄲,鑒于韓國和趙國的巨大壓力迫使魏惠王不得不考慮魏國東部地區的安全問題,将首都遷到東部大梁的想法已經在魏惠王心中構想。
有關魏國何時遷都大梁的問題,在《史記》和《竹書紀年》給出了兩個不同的時間。《史記》記載魏國遷都大梁是在魏惠王三十一年,而《竹書紀年》記載的時間是魏惠王九年。筆者認同《竹書紀年》的說法,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魏世家》載:“魏惠王三十一年,秦用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徒治大梁。”這個記載是不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此時秦國并沒有徹底占據河西之地,魏國徹底失去河西之地是在“魏襄王五年,予秦河西之地。襄王七年,盡入上郡于秦。(此處魏襄王據考證實為魏惠王)”而在魏惠王三十一年,魏國仍舊牢牢控制着河西之地,顯然靠近齊、趙兩國的大梁也并不要比安邑安全多少。在《史記》中,還有一些記載透露出魏國在魏惠王三十一年之前已經遷都大梁的事實。在《孫子吳起列傳》有這麼一段記載“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于外,老弱罷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沖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
其中孫膑不稱魏國為魏國,稱其為梁國,而魏軍亦不作魏軍,而為梁軍。在孫膑的戰略中也是以大梁為目标,如果此時魏國首都不在大梁,孫膑又有什麼把握認為魏軍會迅速回師去守衛大梁呢?實可證此時魏國确實已經遷都大梁了,此事發生在魏惠王十八年。另外在出土的《孫膑兵法》中,也稱魏惠王為梁君。
《史記》的中所謂避秦軍鋒芒而迫使魏國遷都大梁的說法顯然是不正确的,真正使魏國國力的還是來自于齊國、趙國的打擊。因此魏國遷都大梁的時間必定是《竹書紀年》所記載的魏惠王九年(前361年)。
魏國不僅不也是被迫遷都的,反而魏國為了争雄中原而主動進行的一次戰略調整。如果魏國仍舊以位于安邑為首都,已經不符合當時的形勢了。秦國此時剛剛開始商鞅變法,對于河西魏地的威脅并不是很大,即便後來秦國經過變法圖強後,也要到幾十年之後,才徹底的将魏國勢力趕出河西之地。而大梁所處魏國東部地區,此時的形勢才是不容樂觀的,因此魏國遷都大梁是勢在必行的。
魏惠王将魏國遷都大梁的決策是十分正确的:魏都從西部的安邑搬到了大梁後,可以有減輕韓、趙兩國對于魏國東部地區的威脅;位于中原地區大梁地勢十分平坦的,交通便利不僅快速調集軍隊,還可以更好的與諸侯各國展開争鋒,這也都是當時處于強勢期的魏國所需要的。
在遷都大梁後,魏國對于大梁周邊地區進行了大開發。魏惠王首先就下令“廢逢忌之薮以賜民(逢忌又稱作逢澤,位于大梁附近)”,魏惠王在将土地大量給予了當地民衆的同時,也開始大力興修水利工程,以提高魏國國力。
魏惠王在一番經濟建設後,魏國進入了一個新的對外擴張階段,在西部對秦國采取守勢,對北邊的趙國則主動發起攻勢。為了完成打擊趙國的目标,魏惠王于十三年與韓昭侯在巫沙會面,韓、魏兩國結為同盟。
魏軍在魏惠王十六年(前354年)北上攻打趙國,将趙都邯鄲團團圍困。趙軍面對來勢洶洶的魏軍一方面固守邯鄲,另一方面向齊國求援。此時齊國在位的是剛即位四年的齊威王,齊威王任用田忌、孫膑帶領齊軍前來增援趙國,孫膑采取了後世稱為“圍魏救趙”的策略擊敗魏國軍隊,并且俘獲了魏國大将龐涓(之後齊國又釋了龐涓)。但此戰并沒有給魏國軍隊造成巨大的損失,魏軍仍舊按計劃完成了攻克邯鄲的戰略目标,并且于次年又聯合韓軍一同擊敗了齊、宋、衛聯軍于襄陵。
而真正給魏國造成嚴重打擊的是之後爆發的馬陵之戰。在桂陵之戰後,給魏國造成了巨大的負擔,魏國經過了幾年的休養生息後,魏國又逐漸開始恢複對外進攻。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3年),魏國對曾經的盟友韓國發動了進攻,韓軍拼死力仍舊“五戰五不勝”,面對十分不利的戰局,韓國求援于曾經救趙的齊國。
随着齊軍的加入戰場,形勢迅速就發生了逆轉,為了對抗從東面殺來的齊軍,魏惠王命令其長子太子申,龐涓為将帶領魏軍發動反擊。齊、魏兩軍在馬陵爆發大戰,戰争的結果以魏軍慘敗而告終,戰國策記載為“齊大勝魏,殺太子申軍,覆十萬之軍。”馬陵之戰十萬魏軍全軍覆,魏軍可戰之兵因此而消耗殆盡,魏國霸主的地位便從此不複存在。
魏國雖然戰略位置不佳,但隻要有盟友和強大的軍隊,魏國的強勢其實還是可以持續下去的。魏國最終走向衰弱,最主要的責任人無疑就是魏惠王,魏惠王的四處出擊使魏國陷入了孤立的境地,魏國的國力軍力在一次次的戰争中被消耗殆盡。
魏惠王在其晚年的時候總結了自己的失敗的一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裡,南辱于楚,寡人之恥也。”但是不管魏惠王任何反省思考自己的錯誤,魏國卻是再也沒有可能重新成為戰國的霸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