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初,唐女士在當地婦幼保健院生下了一名男嬰,但孩子出生後出現氣促、喉響、吐奶、吞咽困難、口唇紫绀及呼吸暫停等症狀,随後孩子轉入該院新生兒科住院治療。住院後檢查胸片提示新生兒肺炎,經過治療症狀一直未能緩解,氣促、喉響在活動及哭吵後更為明顯。
未滿月寶寶術後恢複
考慮患兒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下呼吸困難明顯,新生兒科醫師決定氣管插管進一步查看喉部情況,此時發現患兒咽喉部有一約五角硬币大小的囊腫堵住了氣道。患兒病情危急,随時可能窒息。醫生與家屬詳細溝通病情,建議轉上級醫院進一步診治。
擔心孩子的家屬在了解病情後同意轉院,于是患兒立馬經120急診出診接至桂林市婦女兒童醫院。入院後,我院新生兒科的醫生對患兒的既往史、個人史、家族史等進行詳細詢問并進行檢查确定患兒的情況。經檢查,喉鏡下直視見患兒會厭上方有一大小約2.5cm×2.5cm囊性包塊,新生兒科随即申請耳鼻喉科、麻醉科專家過來會診。會診後,經耳鼻喉科診斷為會厭囊腫,屬于喉腫瘤的特殊類型,嚴重壓迫氣道、會厭部引起呼吸困難,如不及時切除,患兒随時會出現窒息甚至死亡。但是,患兒僅出生21天,囊腫位置特殊,前有甲狀腺,後有氣道、食道,囊腫及周邊有豐富的血管及軟組織,手術風險可想而知。經專家反複讨論并與家屬溝通,決定盡快行會厭囊腫切除術。
對于患兒來說,每分鐘都是寶貴的。耳鼻喉科以最快的速度給患兒安排了手術,手術前新生兒科、麻醉科醫生們共同讨論分析,确定手術方案,并準備了各項應急方案。由于患兒會厭囊腫大,氣管插管很難進入。麻醉科盧樹昌主任憑借着精湛的技術成功插管,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秦堤負責主刀,精準地實施手術——采取支撐喉鏡下403等離子刀消融切除囊腫。經過緊張的十五分鐘手術時間,囊腫被完整地成功切除,手術全程順利,無出血。術後,患兒轉回新生兒科嚴密監護。
囊腫被成功切除後,患兒的呼吸困難情況明顯好轉,吞咽困難等症狀都逐步緩解,唐女士和丈夫的心也能放了下來。他們從孩子出生後就時刻擔心孩子。自囊腫被成功切除後,患兒家屬的感激之情難以言喻,是醫生們高超的技術讓這名剛出生未滿月的寶寶迎來了光明的未來。
手術
新生兒會厭囊腫(白色球狀)
經過精心治療,患兒順利出院。出院後,患兒家屬為新生兒科、耳鼻喉科、麻醉科三科的醫生們送來了錦旗。
秦堤醫師介紹,臨床上這種先天性喉腫瘤其實比較少見。七月份我院也收治了一例出生僅十三天的新生兒會厭囊腫,予以成功切除。喉部是人體氣道最狹窄處,新生兒會厭囊腫過大會引起新生兒窒息,有一半的囊腫是在嬰兒窒息死亡後才發現的。這種囊腫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形成的,大概是胚胎兩個月的時候形成的盲囊,位于室帶和聲帶之間。
秦堤醫師表示,目前先天性喉腫瘤沒有預防的方法,家長們要特别注意,寶寶出生後如出現呼吸不暢,喉響等情況要及時到專科就診。這名患兒采用了支撐喉鏡下會厭囊腫切除術,術後恢複很好,不會再複發,而且低溫等離子手術恢複快,不用特别護理。
(文/黎秋穎、李玉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