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醫院婦科主任醫師滕秀香告訴記者,現代卵巢早衰疾病的症狀與發病特點,與中醫之“月水先閉”“經水早斷”諸症相吻合。卵巢主要發揮生殖與内分泌功能,卵巢功能衰退,卵泡數量和質量逐漸下降、卵泡提前耗竭,可能導緻受孕率降低、流産風險增高,甚至會導緻生育能力喪失。
前期卵巢早衰主要有六方面表現:
1.月經紊亂。中醫學認為,腎虛是卵巢早衰發病的根本,累及心、肝、脾等多髒器。大多數患者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或延長、經量減少、周期不規律、月經稀少,少數患者還可能出現突然閉經。月經正常是2~7天,如比以往量少,或3個月不來月經,要及時就醫。
2.神經系統受影響。潮熱、多汗、焦慮、失眠等,還可能出現圍絕經期(也叫更年期)症狀。
3.外貌變化。皮膚比較幹燥、沒有彈性,體型發胖,小腹臃腫,乳房塌陷。
4.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精力不集中,易疲勞、感冒。
5.骨密度變化。骨密度和雌激素密切相關,雌激素減少引起骨量流失、骨質疏松、骨痛,骨折發生率增加。
6.心血管系統疾病幾率上升。由于雌激素的缺乏,女性在絕經後心血管系統疾病發病率顯著高于男性。
臨床上,診斷卵巢早衰的首要标準是40歲前絕經,但隻憑單一症狀診斷,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因此,楊書紅提醒,懷疑自己卵巢早衰的女性,要趁早到醫院診斷。診斷分三個方面:性激素六項檢查、抗AMH檢查及超聲檢查。後兩者精準度較高,是目前檢測卵巢早衰最準确的兩項指标。
卵巢早衰一旦确診,需由醫生制定适合患者本人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并需建立長期随訪機制,因為一旦卵巢停止工作,需要長期靠外來藥物補充,這樣就需要長期評估。主要治療方式包括:
1.調整生活方式。包括:戒煙戒酒、規律作息、适度鍛煉、平衡膳食等。
2.激素補充治療。雌激素、孕激素口服藥物治療持續到正常的平均絕經年齡50歲左右,但要注意此類藥物需在醫生評估及管理下使用,不可自行購藥使用。
3.中藥治療。調整全身髒腑氣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卵巢功能,使患者FSH水平降低、恢複間斷月經、恢複有排卵性月經。
如果說女人是一汪泉水,那麼卵巢則是不可或缺的泉眼,源源不斷地提供生命之泉,魅力之水。因此,女性朋友們需要了解更多科學的卵巢保護知識,不要被不良商家蒙騙。
(更多貼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醫直播互動,請關注人民好醫生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