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體育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體育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09:58:37

作者:安徽省淮南第二十七中學 李振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否言,引導學生積極學練,提高教學質和教學效率,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水任務,筆者認為需要把握好以下六個維度。

01

精準性

體育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體育課堂教學運用語言的六大絕招)1

“精準性”是指根據實際教學内容的要求,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對動作技能要領的講解力求做到表達精準、語言規範、邏輯嚴密,使學生能根據已有認知能力,容易理解動作,形成正确的運動概念,掌握動作要領,學會運動技能。如在講解燕式平衡動作要領時,教師要把動作要領講解精準,要告訴學生支撐腿膝關節要“繃直”并與地面“垂直”,身體下壓時上體要與地面“平行”,後舉腿擡起要高于頭部等。“垂直”“平行”等精準語言講解,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動作技能形成規律,既給了學生直觀感知,激發了學生興趣,又讓學生明白該如何掌握和提高技能,如何糾錯和規範練習行為,使學生形成正确的動力定型,提高學練效果。

02

簡練性

體育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體育課堂教學運用語言的六大絕招)2

“簡練性”是指要求語言講解要簡潔、精煉,把教學内容中的動作要領、重難點和要求用簡練的語言表達清楚,做到層次清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絕不冗長拖沓,不必要講解時要“惜字如金”力求做到精講多練,提高學練效率。如前滾翻教學,在講解動作要領時,用口訣簡練概況為“一蹲二撐三低頭,團身滾動像皮球”。要求學生在明白口訣的基礎上練習,發現學生練習出現問題時,就用“低頭”“團身”“蹬地”等簡練的語言提醒學生,這樣就使學生很容易理解、掌握技能動作的關鍵,規範練習行為。因此,用簡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動作技能與動作要領,既方便學生記憶、理解,也便于學生掌握技能動作。

03

針對性

體育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體育課堂教學運用語言的六大絕招)3

“針對性”是指針對學生生理、心理、學習基礎、進步快慢、學習态度、認知能力等個體差異,區别對待,因材施教,分層講解,使學生在各自基礎上聽懂、學會、進步。不按統一标準衡量和要求每名學生,尊重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個性需求,可使學生享受運動樂趣,超越自我,收獲成功的愉悅感。如立定跳遠教學,由于個體差異,若用遠度評價每個學生的成績,就會導緻部分學困生失去信心和興趣,不利于學生均衡發展。有的學困生蹬地不充分,起跳乏力,就用“快速用力蹬地展胯”等語言進行針對性地引導,待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後,再結合肢體語言豎起大拇指,使基礎差、學習态度好的學生不消極并找回自信:對優秀生用“繼續完善技術,會跳得更遠”,讓其再接再厲,不自滿和故步自封等。因此,對不同學生有針對性地運用語言藝術,分層教學,可以有效促進每名學生的和諧發展。

04

形象性

體育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體育課堂教學運用語言的六大絕招)4

“形象性”是指要求教師的語言表達不僅要幽默、風趣,更要善于打比方、作比較等,用生動形象和富有趣味性的語言講解要點,不僅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明确動作要領的關鍵,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營造愉悅與和諧課堂教學氛圍的有效手段,可以切實提高學練效果。如武術基本動作教學“彈腿沖拳”,要求學生快速沖拳,彈腿速度快、屈伸有力。這時教師可通過打比方,要求彈腿像“彈射”,做到彈腿沖拳速度要“疾如流星,快似閃電”。教師善于運用這種生動形象的語言藝術,體現出“快”,不僅使學生容易做到彈腿沖拳迅猛有力,掌握動作要點,也容易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練水平。

05

啟發性

體育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體育課堂教學運用語言的六大絕招)5

“啟發性”是指以問題為導向,在體育教學中通過設置疑問、連續追問等形式,引發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時适當“留白”,可以讓學生有充分發揮想象力的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能力。如足球腳内側傳接球教學,教師講解足球腳内側傳接球的動作要領後,讓學生自主練習,體驗感知,然後提問:“足球腳内側傳接球觸球點的準确位置在哪裡?”學生回答後,再追問:“擊球位置找到後就能準确把球傳給對方嗎?若不能,還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學生合作、探究,找出答案後,繼續追問:“接到對方傳球,如何準确而又快速地接球?若對方傳球力度、速度不一樣,又如何準确、快速地接球呢?”通過一連串的提問,啟發學生思考與讨論,然後再結合練習找答案。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快速地理解和掌握足球傳接球動作技能,而且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極大地豐富了學習過程。

06

感染性

體育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體育課堂教學運用語言的六大絕招)6

“感染性”是指教師語言真誠,做到“一切景語皆情語”,以情感人,用真摯的語言打動學生,用贊美的語言激勵學生,充分利用語言的感染性。抓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鼓勵,使其增強信心,讓熱情洋溢的語言成為促進學生“學練賽”的催化劑和滋潤心田的潤滑劑,讓學生樂意接受,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當學生在“學練賽”遇到挫折和困難時,要及時給予更多關愛,讓師愛真實可感,成為學生戰勝困難的精神力量。如中長跑教學中,一名較胖的女生,自尊心強,學習刻苦,文化課成績好,但耐力差,不願跑步。通過教師與她交流後得知該女生“害怕跑步,因為跑得慢總落在後面而被嘲笑,對跑步不感興趣”。于是教師就鼓勵她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文化課成績好,同學們都很羨慕你,誰會嘲笑你呢?學習上遇到那麼多困難,你都能戰勝,還怕跑步嗎?老師希望你全面發展啊!”教師對她的點滴進步都及時鼓勵:“你很頑強啊,成績穩步提升,一次次挑戰自我極限,老師很為你驕傲!”這些語言發自内心,十分真誠,貼合學生心理,具有良好的鼓勵作用。教師要善用語言觸動學生心靈,積極影晌學生情緒,使之成為極具感染性的精神力量,激發學生潛能,使學生享受運動的樂趣和超越自我的愉悅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