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美德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美德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12:18:36

原文:《“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現代意義》

作者:李潤和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美德(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1

無論是《周易》的“窮理盡性”,還是孔子的“克己複禮為仁”“從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盡心”“不動心”等都與旨在實現自我的道德實踐密切相關。隻有完整地發揮自己的道德能力,實現自我完善以及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是人應當畢生追求的真正修養目标。

孔子提出“不逾矩”的背景是:他認為當社會成員能夠把“克己複禮”作為行為規範而自覺遵守“禮”的時候,不僅有助于促進人的成熟,而且可以增強成員對共同體的連帶意識,從而消除社會不和諧因素,促進穩定。即,他認為隻有通過“禮”,在人與生俱來的品性、才能、功能和作用的基礎上節制自我,對他人盡到社會義務,才是社會穩定最重要的動力。同時,他強調,所謂“禮”,是以節制自我、對他人盡到社會義務的“謙讓”為本質的,而如果把這種謙讓行為用于調節家庭、社會、國家和天下的利害關系,則社會關系就會更加和諧。最終,與“複禮”一樣,“不逾矩”也成為了社會内部利害沖突所引起的不和諧因素的調節、和諧機制。

“不逾矩”與人類現實生活中的視、聽、言、動之普遍的、客觀的原則或實踐标準有關,可概括為“中庸”這一概念。“中庸”意味着宇宙自然和人類的絕對和諧,也是一個代表人類是非判斷和價值觀的概念。尤其“中”字是儒家思想體系中的核心概念,蘊含着存在于人之本性中的普遍的最高價值,也是人在現實生活中具體言行的規範和準則。而且,“中和”是指人類性情所蘊含的“中”這個最高原理絲毫不為私欲破壞,完全依“禮”而動,在現實中實現和諧并具體顯現出來。透過“複禮”和“不逾矩”,當“中和”在整個社會中完全得以實現,達到“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成”時,也就意味着人類和平。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歸仁”之意。他強調“禮制”,把它看作實現“治道”的方法、标準,使人倫得到重視,使之成為人倫的制度性保障,也與此一脈相通。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美德(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2

同時,“不逾矩”“複禮”也與“責任”相關。人是一種關系的存在。即,人是一種活着就必須與自然、與社會建立關系的自然的、社會的存在。人還是一種必須與自己建立良好關系的人文存在。生活在關系中的人,始終與自由和責任問題相伴。當然,這種責任與作為道德主體的個人,在自己的自由和自己所處環境帶來的緊張關系中,決定自己行為的道德質量有着密切關系。而且,如何看待這種責任,也決定着具體實現自由的道德能力。另外,這也與個人基于人類共同體生活這一脈絡,接納道德規範和法則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并付諸實踐的道德能力密切相關。

“不逾矩”和“複禮”一樣并非抽象理論,而是應對具體現實的道德實踐。“不逾矩”是依靠個人内在人格的成熟和想把日常現實社會發展成為和諧共同體的德與規範驅動的。從這一點看,“克己複禮”作為傳統智慧,其在現代社會中依然會具有嶄新的生命力。孔子把七十歲老人的人生境界設定為“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所有活在世上的老人提出了一個基于智慧和自我實現,讴歌道德自由的目标,真可謂偉大的省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