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擁有「生而強悍」定位的 iQOO,在今年三月份首次亮相的時候,就帶來了首款 iQOO 機型。本以為有着如此明确的定位,下一代機型至少得等到新的移動平台亮相才會發布。畢竟在各家旗艦都已經發布的今天,僅僅是功能上的更新,很難再「刺激」到這個市場。
盡管如此,屬于「生而強悍」系列的新機型 iQOO Neo 還是來了。隻不過從産品定價上,Neo 明顯和 iQOO 之前所瞄準的市場人群不太相同。與此同時,按照手機市場的慣例,「後綴式」的命名規則,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這是一款「青春版」機型。更何況在已有 iQOO 的基礎上,再來一款「生而強悍」的産品,着實有種自己打自己的感覺。
好在,這款名為 iQOO Neo 的産品雖然很不一樣,但它還是很香。
如果借鑒其它手機廠商的命名規則去評價 iQOO Neo 的話,那麼我想這個 Neo 從 iQOO 直接脫離開來也并不過分。畢竟它們在外觀設計上,存在的共同點實在是不多,甚至是說,iQOO 和 iQOO Neo 在外觀上就是不一樣的設計。
這一點,和「友商青春版」機型的設計策略也不同。
▲左:iQOO Neo || 右:iQOO
作為 iQOO 系列的又一機型,Neo 在初次上手時,能明顯感受到其在機身上與 iQOO 的不同。一方面, Neo 取消了金屬中框設計,同時将背部變成 2.5D 弧度玻璃,并加入了碳纖維紋理。另一方面,機身中框弧度的變化,伴随着電池增大到 4500mAh 後,握持體驗上多了一份厚實感。
▲左:iQOO Neo || 右:iQOO
除了這兩方面給人第一觀感的變化,Neo 其實在細節上也跟着一起變了。比如在機身中框上,Neo 取消了電競專屬的邊框按鍵,将耳機孔移到了機身的底部。另外處理方式上,中框也因材質的變化而變成了亮面工藝。
而在這些變化之下,Neo 可以說是繼 iQOO 之後,又一具有辨識度的 vivo 機型。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這次在 Neo 的機身上,它少了 vivo 的 logo 标志,那麼站在另一角度來想,Neo 算是 iQOO 在産品上的豐富與延伸。
再通俗一點的話,這次 Neo 和第一代 iQOO 是不同的,而 Neo 隻是 iQOO 名下的一個産品。
▲左:iQOO Neo || 右:iQOO
不過要說 Neo 和 iQOO 完全不同的話,很多人怕會說小安要被打臉了,但如果沒有實際對比的話,小安又怎麼會這樣下結論呢。相比起 iQOO 來講,盡管 Neo 還是采用「水滴屏」設計,但 Neo 無論是賬面數據,還是邊框處理,都存在着些不同。
屏幕賬面數據上 Neo 采用 6.38 英寸、分辨率為 1080*2340 的 AMOLED 屏幕。另外由于中框材質的不同,讓屏幕四周的黑邊處理要相對寬一些,這同樣體現在屏幕的「下巴」區域。當然了,像是聽筒傳感器、光敏傳感器等元器件,則還是采用隐藏式處理方案。
所以綜合外觀上的不同來看,今年三月份的 iQOO 還是那個 iQOO,而這個 iQOO Neo,就不是之前那個 iQOO 了。畢竟,它多了另外一個稱号: Neo,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個全新的産品。
還是那句話,如果借鑒其它手機廠商的命名規則去評價 iQOO Neo 的話,那麼它的使用體驗就會被大打折扣。其實不難發現,iQOO 自成立以來就是主打性能,也就是第一代 iQOO 所說的:生而強悍。同樣的,本文所說的 Neo 也是這個定位。
隻不過,iQOO Neo 使用的是骁龍 845 移動平台,既去年的旗艦平台。
▲來源:高通官網
而正因為骁龍 845 還是去年的旗艦平台,所以在 iQOO Neo 官宣後,外界就有着褒貶不一的評價。但對于為何采用骁龍845平台,小安認為根本原因是在于骁龍 700 系列,目前還沒有一個很好的叠代品出現,而骁龍 845 平台剛好補上了這個空缺。
▲ 部分規格對比
其實不難發現,即便是最新的骁龍 730 平台,某些特性在骁龍 845 平台面前都有些遜色,比如在 GPU 架構,又比如調制解調器。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新平台具有的那些新特性,比如 8nm 工藝、新處理架構等。
但是,新特性就真的代表性能會更出色?
▲ iQOO Neo 跑分
▲ Redmi K20 跑分
為驗證骁龍 845 在目前的功力到底如何,小安找了搭載骁龍 730 平台的 Redmi K20 進行對比。先是在各大平台的跑分方面,我們能發現骁龍 730 除了單核性能強了一丢丢外,其它方面一律「幹不過」骁龍845 ,甚至在 GPU 性能方面,骁龍 845 是壓倒性勝利。
對于這樣的成績表現,尚且可以說目前除了骁龍 855 外,骁龍移動家族(超頻版除外)中,一個能打得過它的都沒有。
另外同樣是這兩款設備,在畫質設置相同的遊戲體驗下,搭載骁龍 845 平台的 iQOO Neo 顯然要穩定的多,同時還表現在遊戲的操作靈敏程度上。需要注意的是,即便骁龍 730 要比骁龍 845 制程先進,但無論是溫度表現還是續航表現,iQOO Neo 都還有一定的優勢存在。
當然,關于溫度、續航方面的表現,還跟廠商的調教有關,因此這種體驗差異,僅有參考價值而已。
基于跑分和遊戲實測的結果可以得出,iQOO Neo 的性能表現可以說是目前離旗艦最近的那一款。至于日常使用方面,結合 Funtouch OS 的相關優化,想要穩定流暢使用自然也就沒有太大壓力。
對于日常使用這一塊的結論,小安還是那句話:隻要手機還沒有壞,性能越強就能用越久。
說到續航表現,那還得繼續說說 iQOO Neo 在續航方面的優勢。其和很多手機都不太一樣,内置一塊以容量取勝的 4500mAh 電池,另外還兼顧了機身重量與厚度。而在實際的續航測試中,我們也能看出 Neo 的續航表現确實不錯。
相比起很多同平台手機,iQOO Neo 一個小時「吃雞」遊戲的耗電量僅為 16%,這個表現甚至比很多「節能型」選手都要好上一些。折算成用戶使用時間來看,普通用戶一天一充、兩天一充的問題不大,而對于重度遊戲用戶,也可以實現連續八小時的遊戲體驗。
對比第一代 iQOO 的話,Neo 并沒有配備其首發的 44W 快充技術,轉而 Neo 配備的是 22.5W 快充技術。而對于實際表現而言,30 分鐘能為這顆 4500mAh 電池充入 45% 的電量,充滿則需要 97 分鐘,整個充電體驗還算理想。
除了在硬件配置上有着不同外,iQOO Neo 在功能體驗上則基本保持一緻。運行基于 Android 9深度定制的 Funtouch OS 9 系統,支持屏幕指紋技術、遊戲魔盒、4D 震感以及觸控加速技術。
哦,對了,這次 iQOO Neo 出廠就支持 DC 調光技術,能夠在低亮度時,降低屏幕的閃爍頻率。Emmm,實際體驗還算樂觀,但我小安就是不開(眼睛好着呢)。
本以為價格下放後,iQOO 在成像方面會進行一定的降配,但對比第一代 iQOO 後發現,兩者的成像方案基本一緻。而要說較為不同的,就是相關功能在 iQOO 身上進行多次優化後,Neo 算是直接配備了這些新的功能。
回到賬面數據方面,iQOO Neo 後置采用 1200 萬像素的 IMX363 主攝、800 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和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前置則是采用 1200 萬像素鏡頭。抛開那顆像是「湊數」的景深鏡頭外,Neo 其實是僅支持當下主流的廣角成像和 120° 的超廣角成像。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先是在日常場景方面,盡管不是當下火熱的 4800 萬像素主攝,但這顆 1200 萬像素的 IMX363,也同樣可以做到細節豐富、白平衡準确。畢竟觀感上它确實是不錯,這也是樣張給小安的第一感受。
同樣在面對高反差場景時,「高光不過曝暗部有細節」這一優勢,依舊在 Neo 身上保留了下來。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實拍樣張
要說較為不太滿意的地方,我想還是在夜景或者是弱光方面。首先硬件上沒有「大底傳感器」,同時又少了光學防抖加持,讓夜景表現隻能說「夠用」。其次在看多了「高價位」的夜景成像後,Neo 給小安更多地是那種中規中矩的感覺。
▲實拍樣張
咳咳,自拍環節那小安可就多話語權了。作為擁有 vivo 基因的 iQOO Neo,自拍方面基本不用過多去考慮。如果需要,那肯定就是在成像風格的考慮,畢竟每個人對「美顔」都持不一樣的觀點。
其實不難發現,盡管命名上 Neo 像是 iQOO 的「青春版」機型,但實際上它們并不是。無論是從外觀分析還是硬件體驗,它們展示的體驗都不太一樣,更别說在看不到「友商青春版策略」的前提下,這款 Neo 還是這麼的強。當然了,把 Neo 看做是 iQOO 的又一延伸機型,我想更為合适一些。
Emmm,iQOO 這手牌打得真漂亮。
既然說到了牌技出色,那自然就離不開 1798 元的起售價。即便 1798 元還是 6GB 64GB 的版本,但有着骁龍 845 平台的加持,它仍是這個價位裡面「最強王者」般的存在。換個角度考慮這個問題,同樣的價錢還能買到什麼樣的産品?
更何況,它還有着不錯的品質,穩定的使用體驗。
能夠預見的是,穩定出色的體驗,以及直擊人心的售價,直接将 iQOO Neo 推向這個價位段中的「尖子生」陣營。換句話說,在這個價位内,Neo 像是一匹「黑馬」直接殺了進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