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武漢市江漢區發布《關于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确立民意街道多聞社區、新華街道江北社區、萬松街道武展社區、北湖街道建設社區、唐家墩街道八古墩社區、漢興街道江漢裡社區為首批6個試點。江漢區将以點帶面、以點促面,推動共同締造活動在全區走實走深。
漢興街道江漢裡社區——
江漢裡是江漢區最大的城市更新安居工程,2019年4月交付使用,已入住2198戶、5165人。近年來,江漢裡社區順應老街坊新需求,系統推行全過程黨建引領,參與式社區治理,共建幸福生活共同體的行動,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江漢裡社區成立“街坊加油站”
社區黨委書記任蓮芳介紹,老街坊如何融入新的居住環境?如何轉變老觀念适應專業化物業服務管理?面對小區老年人多、困難戶多、低收入人多的“三多”特性,社區如何做好這些特殊人群的服務?這些都是社區面臨的直接挑戰。
該社區堅持全域發動、全齡參與,用好“共同”這把“金鑰匙”,搭建共謀平台,打造服務共同體;探索衆籌模式,讓群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才出才;形成物業公司專業管、志願隊伍主動管、多方聯動協同管的“共管”模式;建立共評機制;構建共享格局,總結出黨建引領、“全周期”參與、文化聚人等“共同締造”經驗。
唐家墩街道八古墩社區——
社區内7個小區形态各異——村改社安置房、單位自管房、職工買斷房、國企開發早期商品房、拆遷回遷房、完全商品房,覆蓋城市建設和更新的多個階段。
八古墩社區,“我的院落我做主”民主議事會上居民代表發言
八古墩社區黨委書記胡彩保表示,“四世同堂”的居民小區各具特色,一方面增加了社區治理難度,另一方面也讓社區成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試驗田”,為以“共同締造”理念推動基層治理創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八古墩社區居民群衆齊參與頂琇晶城花園改造
據了解,八古墩社區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居民議事“三闆斧”,帶動5類資源整合,推進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以及全過程共評理念,實現了“共同締造”行動的正向循環。
民意街道多聞社區——
這是一片承載着紅色記憶的熱土,也曾是環境髒亂、發展落後的老舊社區。社區孤寡老人、低收入群體占比高,基礎設施落後,矛盾問題突出,治理難度較大。
近年來,多聞社區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彙聚群衆智慧,凝聚發展共識。民意街道多聞社區黨委書記田霖表示,社區的事,大家議、大家定,把決策“C位”交給居民,才能畫好基層社會治理的“同心圓”。
多聞社區加裝電梯期間為居民答疑
多聞社區的維善小區6棟樓房均為9層高樓且未安裝電梯,出行不便長期困擾居民。在電梯加裝工作推進中,社區黨委以小區黨支部為抓手,切實發揮居民群衆的主體作用,多舉措發動群衆廣泛參與、自我服務。
怎麼加裝電梯、如何推動落地?大到選擇哪家公司,小到開工日期,全由居民自己說了算。工作小組成員采取上門入戶、電話微信、籌備會、座談會等多種途徑,收集意見建議100餘條,反複斟酌、打磨1個多月後敲定方案,獲得100%居民的同意。
多聞社區電梯加裝後場景
《方案》指出,6個試點中,江漢裡社區、八古墩社區已被列為武漢市、江漢區“樣闆點”,新華街道取水樓社區已納入住建部試點。9月,各街道制定完成試點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12月底召開試點工作總結暨全面推廣會議。江漢區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共同締造”不僅僅是一項活動,更是基層治理創新的社會工程,要一邊探索一邊實踐,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提升,逐步打造特色與品牌,變“樣闆”為“風景”。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倩倩 通訊員朱素芳 史琪)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