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 50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2020 年即将落下帷幕。
年末倒數第三篇文章,繼續聊聊「行動力」。
這一次,分享我實踐了很久的幾個習慣。
希望能幫你提高行動力,争取在新的一年,做成更多的事情。
1. 先設計成品的框架
很多朋友讀了前兩篇文章之後,可能會覺得:我有一個想法, 那我就應該立刻去行動,别多想。
但其實不是。在行動之前,有一個步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想象成品被做完之後是什麼樣子。
大到一個産品、項目,小到一篇文章,在開始之前,我一定會花大約10%的時間去思考:
我把它做出來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它的成品會由哪些部分組成?每一部分又大概包含什麼内容?
在完成它的過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關鍵節點?
為什麼呢?原因有二:
1)設計成品的框架,可以為你的行動指示方向,最大限度地減少在這個過程中的「無用功」。
2)更重要的是:這個環節可以為你的行動持續提供動力,讓你始終能夠充滿熱情地去把它完成。
2018 年,心理學家 Emmanuel Manalo 做了一個實驗。他讓131位參與者撰寫一篇論文,并讓實驗組在撰寫之前,先設計論文的整體框架和結構;對照組直接開始撰寫。并讓他們在不同進度時停下。
結果發現:先設計框架結構的參與者,普遍都會有更強的動力把論文完成 —— 即使他們的進度比起别人要落後。
原因在于:當我們事先想象好成品的樣子時,我們就從「去搭建一個整體」變成了「去填充這個框架」。在後者的情境下,我們更容易觀察到「我們距離完成還有多少」。這種「缺失」就會使得這個項目一直停留在我們心中,驅使着我們盡快去把它完成。
這就是對「契可尼效應」的正向應用:通過讓成品保持「未完成」,來提高我們去填充它的動力。
因此,「想象成品被完成的樣子」跟「最終實際的樣子」其實不一定非要一緻。你在「填充框架」的過程中,發現框架存在許多不足,進行調整,乃至于跟最開始的想法大相徑庭,也沒有問題。
它最大的作用在于:為你的行動持續提供動力,讓你始終保持「追趕」的狀态。
實際上,我很多文章也是這樣來的:在寫作之前,我會先用幾個關鍵詞對整體進行構思 —— 我從來不做大綱,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壓根就不會按照大綱走 —— 而是先列好一條邏輯線:
為什麼我能得出這麼一個結論,原因是什麼,主要影響因素是什麼,支撐是什麼。等等。
然後,按照這條邏輯線去查閱資料、補充案例、填充内容,把它作為「主幹」,讓文章的枝節變得更加繁盛、豐滿。
在這個過程中,詳略、主次完全有可能發生改變,乃至最終連主題都有所不同,但這沒有關系。隻要最核心的邏輯線沒有偏離,文章的内核就是站得住腳的。
所以,一個建議就是:
在開始行動之前,先劃定一段時間(比如我就是大約10%),對成品的樣子進行構思。
時間到了,不論是否完善,先以這個框架為依據,開始行動。
在行動中,再結合實際的感受和反饋,對框架進行調整。一邊微調,一邊填充。
另一個有趣的技巧是「海明威效應」,原理也是共通的:如果一項任務需要持續行動,那麼不妨在行動欲望最旺盛、非常清楚「接下來要做什麼」的時候,停下來,告一段落,稍作休息。
為什麼?因為在這個情境下,當你繼續之前的工作時,你才能夠最大限度減少「進入狀态」的時間,一氣呵成地開始行動。
2. 草創與生成
草創,是我對英語 Dirty beginning 的翻譯。簡單來說就是:當你設計好了成品的框架,就立刻開始,來填充這個框架,不管你的起步有多簡陋、多糟糕。
很多人的慣性思維是「我要準備好了再開始,保證每一步都是完美的」。對應這種慣性思維,最好的做法就是「草創」:讓第一步盡量簡單一些,這樣後面的每一步都是在走上坡路。
當你的心态是「保證每一步都完美」時,你的期望會非常高。這樣,當你實際行動的時候,最容易關注到的是什麼呢?實際跟理想的落差。這種落差就會不斷給你造成壓力,形成阻力。
但反過來,當你邁出了簡單的第一步之後,它就會成為一個新的參考基點。你後面的每一步,隻需要比第一步更好,能夠不斷進行完善、彌補,就可以了。
那麼,什麼是生成呢?
生成,是跟「構建」相對應的。事先規劃好了每一步,不需要花費腦子,一步步按部就班去把它做出來,這是構建。
反過來,先規劃好大緻的主幹、方向和關鍵節點,圍繞這個框架,去構思出一個個的碎片,讓它們進行碰撞、對比、競争,最終自發沉澱、結合,組織出成品的雛形—— 這是生成(generated)。
對于傳統的項目(比如工程建設),必須依靠構建的方式,規劃好每一步,嚴絲合縫,不能有任何差錯。
但對于側重創新的項目,生成是一種更好的方式。它允許你在必要的條件限制裡,能夠有盡可能大的空間,去探索盡可能多的可能性,并把它們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有序的整體。
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或許并沒有那麼嚴絲合縫地「嵌合」在一起,但它可以允許你有超越常規的可行性。
這兩者如何結合在一起呢?
草創的心态,為你的每一步降低了阻力:隻要是對結果和框架有幫助的行動,都可以納入進來;
而生成的思維模式,又可以幫助你把這些步驟、行動放在一起,讓它們彼此競争,最終沉澱出更有效的方式,再整合成一個整體。
大到一個商業模式,一個産品,小到一篇文章,一個方案,都可以結合草創和生成的方式,去實現它的「冷啟動」,讓它先落地實踐起來,再在行動中慢慢調整、螺旋上升。
3. 直面未知和恐懼
為什麼我們明明設定了計劃,也知道要怎麼做,卻往往都會拖延,乃至失敗、放棄?
很多時候,問題并不是出在挑戰本身,而是我們對挑戰的未知和恐懼。
當你面對一項全新的挑戰時,它就會激活我們位于杏仁核的「威脅識别」系統。在這個系統的作用下,我們會:
1)更容易關注到這件事情的困難和新異性(跟經驗相悖的地方)
2)把這種困難和新異性放大,同時放大失敗的後果,産生災難性的聯想。
3)傾向于采取回避行為,來避免直面這種新異性。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會更容易受到恐懼的擺布,高估挑戰的困難和風險,從而傾向于避開它、拖延它,不去直面它。
在這種心态的驅使下,我們就很容易落入「帕金森效應」的陷阱:不斷地去做簡單的事情、輕松的事情,把最難面對的挑戰留到最後;直到實在沒有時間了,再一口氣去「沖刺」,聽天由命,盡可能縮短「直面它」的時間。
這是一種低效的做法。因為在你拖延和回避的過程中,這些想法實際上也在不斷地對你造成壓力,使你一直活在焦慮之中。
簡而言之:對未知的恐懼,才是導緻我們效率和行動力低下的最大制約因素。
因此,一個有效的做法是:在構思成品框架的時候,同時想好: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環節是我從未接觸過的?有哪些事情是可能令我感到棘手的?我最害怕的是什麼?
然後,把它們安排到靠前的位置,優先去處理它們。
也就是說:不是去「縮短」直面它的時間,而是去「提前」這個時間。
舉個例子:幾年前我第一次做線上講座的時候,最擔心的是什麼?我從來沒有直播過,會不會講得磕磕巴巴,很不流暢?
于是我怎麼做呢?我立刻列了個梗概,打了個腹稿,一個人在家開講,練起來。
第一次練習的結果的确不怎麼好,但它讓我明确了一點:最壞的情況也不過如此了,沒有什麼可擔憂的。在這個基礎上,我每練習一次,都是在變好。
在這個基礎上,再去慢慢構思主題,打磨内容,一步步去調整。
解除恐懼最有效的辦法是什麼?不是回避,而是直面。讓自己動手去做最艱難的事情,你會發現它其實也不過如此。
這需要一點點魄力,但是攻克了第一步,後面就是康莊大道。
哪怕你确實做不好,你也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去思考替代方案和「Plan B」。這些,都比你拖到最後一刻再去處理,會好得多。
4. 控制15%的步進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方法。
在第三點中我提到:當你面對一項全新的挑戰時,你會更容易關注到它的新異之處和困難之處,并把它放大。這時,你就會被它阻礙,從而失去前進的動力。
一個有效的做法是:先試着把它分解,再針對分解出來的部分,用你所熟悉的模式去替代,去盡可能「拟合」。
舉個例子:你要做一個方案,它對你來說是陌生的,那麼,不妨先把它進行分解,分成若幹個小的方案。再針對每一個小方案,從你的經驗裡找到相似的模式,試着去遷移和套用過去,來尋求達到相同或相似的效果。
但完全把問題轉化為熟悉的模式,也并不是最有效的 —— 它會消解掉你從中獲得反饋,進行提升的可能性。
所以,這裡要控制好一個平衡。
我有一個「15%的步進法則」:在做一些超出經驗邊界的事情時,保證其中有85%是我所熟悉的、能夠掌控的,剩下15%是需要去适應的、随機應變的,在這個前提下,往往能夠實現兼顧效果和成長的結果。
舉個例子:即興演說是我所不擅長的,而我擅長的是什麼呢?是内容的設計和籌劃。那麼我能否先準備好内容,再通過反複的練習,讓自己非常熟悉,乃至于成為「自動化加工」。
再在這個基礎上,結合大約15%的即興内容,對它做一些微調和變化,來适應不同的場合?
15%是一個很有趣的數字。2019 年《自然》的一篇論文發現:當你的學習有85%的正确率(對應15%的錯誤率或不确定性)時,學習效果是最好的。
《規模》一書中也提到了一個「規模法則」:當一個系統的規模提高一倍時,所需的基礎支撐會提高0.85倍,也就是有15%的空間是節餘出來的,可以供我們探索新的可能性。
所以,當你面對一項新的挑戰,它的新異性非常高,可能超過了15%,達到了50%、70%……這時,不妨試着這樣做:
1)把它分解成多個節點和步驟。
2)針對每一個步驟,把其中一部分内容,用你熟悉的、能夠掌控的方式去替代。
3)最終的狀态,是做到:讓你行動的每一步,都控制在「85%的舊模式,15%的新模式」。
這或許是一個「邁出舒适區」最合适的程度。
5. 強化内隐自我
在第三點中,我講到:對我們的行動造成阻力的最大因素是什麼呢?往往是由「威脅識别」所帶來的未知和恐懼。
反過來,能夠克服這種未知和恐懼的因素是什麼?也就是我在 缺乏行動力,怎麼辦? 中提到的「内隐自我」。
也就是說:當「威脅識别」系統激活時,你關注到的是任務的新異性和困難,這時你的注意力和控制點都在外部。那麼你要做的,就是努力把它拉回内部:
從「它有多困難」「我有多擔心」轉換到「我擅長什麼」「我做過什麼」。
一旦内隐自我被激活,它就能帶來積極情緒,從而消解挑戰所造成的負面情緒,降低阻礙和門檻。
但大多數内向者和高度敏感者,比起「成功經驗」,往往會更傾向于「避錯」 —— 但這種避錯,會加劇對外界的威脅識别,從而讓你裹足不前。
所以,你要做的是: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意識地去收集、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内隐自我」,讓它包含和容納更多的積極經驗,成為自己的應急工具箱。
可以這樣做:
收集别人平時對自己的肯定、認可和贊揚,閑暇時翻出來翻看,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工作時,有意識地記錄下:哪些事情是最能令我有激情和成就感的?别人對我的肯定,最頻繁的是落在哪裡?找到自己的優勢和獨特之處。
做完一件事情時,記錄下:我從中學到了什麼?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怎麼思考?總結出自己的流程和方法論。
每天留出一段不受幹擾的時間,讓自己獨處,靜靜思考,想一想自己做過的事情、做出的成果、積累的知識體系、自己的傾向和未來規劃……慢慢練習這種「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内部」的能力。
通過這些方法,不斷強化自己的「内隐自我」。
這樣,當你面臨全新挑戰時,就能夠:
1)快速把挑戰劃分成「我擅長的」和「我不擅長的」;
2)對于「我不擅長的」,進一步分解,找出「能替代的」和「不能替代的」;(參考第三點)
3)對于「不能替代的」,回憶自己面對陌生問題的經驗,告訴自己:我有信心把它攻克掉;
4)基于自己解決陌生問題的經驗,去規劃、分解、思考,列出步驟,準備行動。
這就是一個慢慢地從「狀态導向」轉移向「行動導向」的過程。當你的心态轉變過來,就沒有什麼問題,能夠真正地困住你。
6. 鍛煉流體智力
最後,提一下平時在生活中,可以做的一些小鍛煉。
前面講的方法,都有一個前提:你需要對問題進行「适當的」思考和分析,才能幫助你更好地行動。
但這種能力,如果不鍛煉的話,是會慢慢退化的。
智力有兩種: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晶體智力是對知識的積累,而流體智力就是「對事物的思考方式」。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人理解和幹預世界的方式。
一般認為,晶體智力随着年齡增長逐漸提升,到60歲前後到達峰值,随後緩慢下降(亦即開始遺忘)。
而流體智力會在成年後幾年内達到峰值。随後,如果你勤于鍛煉,它會保持平穩的水平,直到老年才開始下降;但如果你疏于鍛煉,它會保持穩步的回落。
流體智力降低的話,會出現什麼現象呢?一般來說,大腦會「老化」,也就是容易封閉、固執、僵硬,傾向于對問題「過度簡化」,用最省力的方式看待問題,忽略問題的核心、不同和重點。
所以,平時在生活中,可以多試着鍛煉一下流體智力。比如:
閱讀文章的時候,想一想:文章的邏輯是什麼?它講得有道理嗎?
看到一個現象的時候,想一想:它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什麼?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看到一個理論或效應的時候,想一想:它的原理是什麼?可以跟别的什麼聯系起來?
看到一個行動或舉措的時候,想一想:它的出發點是什麼?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看到一個概念或知識點的時候,想一想:它跟什麼有相似之處?它們的不同點又是什麼?
……
不一定要有結果,但經常練習這種動腦的方式,可以讓我們的大腦保持活力,從而不容易「老化」。
—— 閑聊時刻 ——
1)結合第一點,你也許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我不提倡「量化目标」。
因為,當你對目标進行拆分和量化之後,你就容易把量化之後的數字當成你要填充的框架,從而忽略了其他的東西。
一個好的目标,一定不是可以完全靠數字來衡量的,數字隻是一種降維的、無奈的衡量手段。
比如:我的目标是每天要寫1000字,那麼,哪怕沒素材、沒動力,我也硬逼自己随便寫點什麼,來湊夠這1000字 —— 這有任何意義嗎?沒有。隻是在浪費時間。
大家要理解一點:量變引起質變,關鍵一定不在于量本身的積累,而在于把分散的量變成整體的那種「整體性」。
2)不少人遇到新事物的時候,喜歡這樣想「這不就是xxxx嗎?」
很多時候,這其實就是一種「過度簡化」。
它的本質是什麼呢?大腦把兩個相似但未必全然一樣的事物,放在一起,忽略差異點,放大相似點,來盡可能節省認知資源。
這是大腦的本性。但并不是一種好的做法。
所以,遇到這樣的學員,我一般都會建議轉變一下思維方式。比如:
「這個東西跟xxxx似乎很相似,那麼,兩者是一個東西嗎?如果不是,兩者的差異點是什麼?分别适用于什麼場景?」
這會好很多。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
也可以讀讀這些文章:
别多想,去行動
缺乏行動力,怎麼辦?
為什麼每天都那麼累?
THE END
- 晚 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