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實習記者 邱文绮
在垃圾強制分類時代下,上海居民是如何扔垃圾的?7月4日,封面新聞記者走進了上海的一所小區,對話居民,感受垃圾分類給他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小區居民:錯過時間 家裡垃圾隻有第二天扔
7月4日上午8時,盧灣區瑞金街道建德小區。
一位小區居民提着一個裝滿幹垃圾的塑料袋,同時端着一個盛着瓜子殼的果盤,走到垃圾分類投放點前,熟練地按下幹、濕垃圾窗口旁邊的綠色按鈕,等窗口慢慢落下來後,她便分别将垃圾倒進不同的窗口裡。
“這台智能垃圾投放裝置,是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改造的。”建德小區居委會主任劉蒙介紹到,“以前,小區的垃圾投放窗口是敞開的,居民任何時候都可以投放垃圾,也沒有進行幹濕分類。”改造後,投放裝置設有幹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四種不同顔色的窗口,大部分時間窗口是封閉的,能夠有效地隔離味道。
5月20日,小區正式開始實行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投放時間段是上午的7點至9點,和下午的6點至8點,投放時間段外,窗口是鎖住的,居民無法再向裡面扔垃圾。“才開始實行的時候都會有些不适應,經常有人遇到錯過扔垃圾的時間,第二天才能去扔的情況。”劉蒙講到,“曾經,就有個居民由于錯過了下午丢濕垃圾的時間,為了避免吃剩下的魚肉腐爛、發臭,結果她用袋子把這些濕垃圾包好裝進了冰箱,等第二天的時候再拿下去扔。”定時定點投放,帶來的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垃圾的減量化,“從過去的每天5桶垃圾,到5月份時,可以減量到每天4桶。”
何琴芳
何琴芳是住在建德小區的一名退休的護士長,也是社區白衣天使服務隊的志願者。自從垃圾分類之後,她在家裡就多準備了一個紅色的小桶,用來裝濕垃圾。“日常生活中一般幹垃圾多一點,吃剩的東西少一點。”何琴芳指着地上的兩個桶說,“所以大這個的就用來裝幹垃圾,小的這個就裝濕垃圾。”當她揭開紅色小桶的蓋子時,裡面隻裝了兩隻早上剛吃完的玉米棒。何琴芳走到走廊的一個角落,展示了她平時用來存放可回收垃圾的地方,這裡堆集的都是一些廢棄的空瓶子、可回收紙箱、紙盒等。“有害垃圾一般就直接拿下去扔了。”
當記者拿出一個有殘餘液體的飲料瓶,來“考驗”她的垃圾分類“功夫”時,何琴芳熟練地将瓶子裡的剩餘液體倒進下水道,指了指瓶子上的标簽紙,“這是幹垃圾,要撕下來的。”“瓶子嘛,就是可回收垃圾。”
宋遷是建德小區的另一位居民。她的家進門處是一個開放式廚房,地上擺着一個兩分類垃圾桶裝置。“這個是從網上買的。”宋遷說,“左邊放幹垃圾,右邊放可回收垃圾。”據了解,自上海實施垃圾強制分類以來,家用分類垃圾桶就受到了廣大上海居民的青睐,淘寶數據顯示,6月垃圾桶銷量達到了300萬件,幾乎每秒賣1個垃圾桶。“我還把瓶子用剪刀剪了一半,套個塑料袋,就用來裝濕垃圾。”宋遷指了指洗手台旁邊的容器說。
宋遷
當被問及是否遇到過不知道該怎麼分類的時候,她回答:就碰到過一次。“有一回買了一包香菇,我看到日期已經過期了,就沒有拆開包裝袋,但不知道該怎麼扔。後來小區的阿姨就說交給她來處理。”據了解,宋遷家中還有一個正在讀小學四年級的小孩,目前學校裡每周都會開展關于垃圾分類的活動和課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