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綠皮慢火車?在高鐵網四通八達、複興号奔馳在祖國廣袤大地上的今天,我區憑祥、百色、河池和博白等地仍然保留着9對公益性列車與一日千裡的高鐵相比,這些票價親民的“慢火車”已成為沿線495萬老百姓走親訪友、求學就醫、趕集賣貨、外出務工的重要交通工具,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廣西綠皮慢火車?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高鐵網四通八達、複興号奔馳在祖國廣袤大地上的今天,我區憑祥、百色、河池和博白等地仍然保留着9對公益性列車。與一日千裡的高鐵相比,這些票價親民的“慢火車”已成為沿線495萬老百姓走親訪友、求學就醫、趕集賣貨、外出務工的重要交通工具。
來往于首府南甯和邊境憑祥之間的5511/5512次列車,于1953年開通運營。這是中越邊關的一趟“小慢車”,經崇左、憑祥抵達中越友誼關,并與越南鐵路相接通往東南亞。8節硬座車廂,220公裡路程,平均時速40千米,全程5個小時,停靠8個站,全程票價僅29.5元,平均每站不到4元錢。
如果說高鐵拉近了空間距離,那麼“慢火車”則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跟随列車長戴洪強的腳步,記者在車廂裡看到南憑鐵路沿線居民挑的擔子裡放着土雞蛋、菠蘿蜜、火龍果和芭蕉等特色農産品,擔子裡還有越南咖啡、牛角梳、白虎活絡膏等東南亞商品,旅客三三兩兩坐在一起唠家常或分享售賣的收成,一派熱鬧的景象。
“十多年前,每逢沿線村鎮集市,大夥兒便挑着土特産搭火車去趕集,可熱鬧了。”戴洪強介紹,現在出行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平常坐車的人減少了,但一到節假日,一些忠實“粉絲”就專門坐這趟車,車上又會恢複往日的熱鬧。去年受疫情影響,客運大巴不運營,這趟公益性“小慢車”成了邊境百姓與外界連通的主要交通工具。
南憑線上的“小慢車”也是壯鄉學子的求學車。“我每周都是坐這趟火車回家,便宜又安全。”高中生韋強說,這趟火車雖然速度慢,設施也比不上高鐵,但給學生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旅客周蕊告訴記者,小時候她常坐這趟車去外婆家,後來她考上北京的大學,也是通過這趟車到南甯轉乘去北京的火車,是這趟列車載着她走出大山,實現自己的求學夢。
谷雨時節雨紛紛,一列火車以70公裡/小時的速度,穩穩行駛在南昆線上,它就是南甯-靖西的K9303/4次公益性列車。這條線路于2016年1月開通,南甯到靖西僅需3小時59分鐘,讓西南邊境小城靖西告别了無客運列車的曆史。“穿過36個山洞,火車就到達靖西了。”列車長張國生說,當列車行駛至田東-靖西路段時,鐵軌“由二轉一”變為單線,而這條單線行駛的鐵軌,是靖西百姓唯一的鐵路通道。2019年至2020年,這條路線發送旅客121.2萬人次,為沿線群衆提供出行便利。
“火車開通後,靖西納入南甯3小時經濟圈,極大地改善了靖西的交通條件,坐火車前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靖西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火車一響黃金萬兩,通過這條火車路線,靖西的特色農業吸引了大量外地客商投資興業,并通過旅遊帶動當地産業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在南甯-湛江的K9314次列車上,每天不少“擔擔軍”挑着各類特色農産品開啟跨省區售賣水果之旅。……
公益性“慢火車”承載着成千上萬山區群衆出行和謀生的需求。多年來,中國鐵路南甯局集團有限公司公益性列車票價從未變動,相鄰車站之間最低票價僅需4元。據統計,2013年至2020年,鐵路部門開行的9對公益性列車共發送旅客2931萬人次,途經崇左、憑祥、靖西、玉林、博白、河池等地,它幾十年如一日翻山越嶺奔跑,給鐵路沿線百姓帶來方便路、求學路、緻富路,讓沿線百姓享受鐵路改革發展的紅利,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