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語言簡練,
可其中的情感卻絲毫不減
句句感人,動人肺腑。
(一)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歸有光《項脊軒志》
作者把極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樹,枇杷樹本來是無思想感情的靜物,但把它的種植時間與妻子逝世之年聯系起來,移情于物;在“亭亭如蓋”四個字的前面加上“今已”這個時間詞,表明時光在推移,靜物也顯示着動态。
樹長,人亡!物是,人非!光陰易逝,情意難忘。
(二)
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
——林覺民《與妻書》
林覺民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這是他在黃花崗起義的三天前寫給其妻子陳意映的訣别信,此文感人肺腑,讓人忍不住掉淚。
《與妻書》惟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處都是濃得化不開的真情,纏綿悱恻而又充滿激情,充滿凜然正氣,為國捐軀的激情與對愛妻的深情兩相交融、相互輝映,叫人斷腸落淚,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奮。
(三)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李密《陳情表》
李密是蜀漢舊臣,晉武帝司馬炎滅蜀,征召李密為官,李密推辭不受,寫下這篇感情真摯的《陳情表》,司馬炎也為之感動,還賜給李密兩個奴婢幫忙照顧祖母,并吩咐郡縣幫助供養。
《陳情表》從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寫起,說明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委婉,辭意懇切,語言簡潔生動,富有表現力與強烈的感染力。
(四)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複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湯顯祖《牡丹亭記題詞》
湯顯祖的名作《牡丹亭》寫極緻的愛情,杜麗娘為愛而死,為愛而生,極緻的浪漫。
愛情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起來,而且越來越深,活着時可以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為情而生。活着不願為情而死,死而不能複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極點啊。
(五)
汝病吾不知時,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養于共居,殁不得撫汝以盡哀,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吾行負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與汝相養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吾實為之,其又何尤!彼蒼者天,曷其有極!
——韓愈《祭十二郎文》
韓愈幼年喪父,靠兄嫂撫養成人。韓愈與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曆經患難,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後,韓愈四處飄泊,與十二郎很少見面。正當韓愈官運好轉,有可能與十二郎相聚的時候,突然傳來十二郎去世的噩耗。韓愈尤為悲痛,寫下這篇祭文。
《祭十二郎文》以向死者訴說的口吻寫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數,乃至疑後嗣之成立,極寫内心的辛酸悲痛。
(六)
雙慈在堂,下有妹女,門祚衰薄,終鮮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為生?雖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遺;淳之身,君之所用。為父為君,死亦何負于雙慈?但慈君推幹就濕,教禮習詩,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難。大恩未酬,令人痛絕。
——夏完淳《獄中上母書》
夏完淳是明末的抗清英雄,14歲随父抗清,後來兵敗被俘,死時年僅16歲。《獄中上母書》是夏完淳在獄中寫給生母和嫡母的絕筆信。
在信中,他為自己的離去,家中八口的生計而擔憂,為無法報答母親的恩德而慚愧心傷。可又認為,自己為父為君而死,是死得其所。全文一唱三歎,慷慨悲壯,感人至深。
(七)
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正是下雪時節,作者駕船去湖心亭賞雪,沒想到,湖心亭早已有兩人在此了,煮酒暢談,好不樂乎。作者十分感慨欣慰。
結尾船夫的一句: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文情蕩漾,餘味無窮。
(八)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諸葛亮《出師表》
諸葛亮一心以匡複漢室為目标,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諸葛亮北上伐魏,他滿懷深意給劉禅上了一封《出師表》,懇切的言辭,赤膽的忠誠,感人肺腑。
(九)
嗚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後又不可知;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紙灰飛揚,朔風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
——袁枚《祭妹文》
這是袁枚給妹妹寫的祭文。文中寫的都是一些生活瑣事,信手拈來,清靈隽妙;悲悼親人的遽然長逝時,又字字玑珠,句句血淚,真摯動人,感人肺腑。
(十)
生而為英,死而為靈。其同乎萬物生死,而複歸于無物者,暫聚之形;不與萬物共盡,而卓然其不朽者,後世之名。
——歐陽修《祭石曼卿文》
石曼卿是歐陽修的朋友,這篇祭文是石曼卿去世26年後,歐陽修所寫的。時過境遷,死者已長眠地下。作者追憶往昔,凄然淚下,不能忘情,感染了無數讀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