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有教養的孩子

有教養的孩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2:58:04

有教養的孩子?《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有兩種解釋:作動詞,意為教育培養;作名詞,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有教養的孩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有教養的孩子(關于教養)1

有教養的孩子

《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有兩種解釋:作動詞,意為教育培養;作名詞,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

在線百科全書釋義:教養是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道德标準。

教養的含義在中國古代典籍《三字經》中就言及了,指的是人從小就應該習得的一種規矩和待人接物處事時的一種敬重态度,而且特别指出,人若沒有教養,便是家長、老師的失職。

教養在西方文化中寫作“MANNER”指的是禮貌、規矩、态度、風度、生活方式、習慣,等等。英國王太後伊麗莎白曾說:“MANNER”實際上是英國皇室存在的一個象征。

教養在我們當今的文化中,更多被歸類到“禮儀”“素質”“道德”範疇。

由此可見,古今東西方對教養的解讀大同小異,而且最相同的一點,就是家庭背景的重要,即家庭教育對一個人教養的形成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從另一種意義上講,家教是未來公共教育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礎,開展公共教育也是一分困難的。有聽友向我提供了一個荷蘭當代教育的案例:對不能适應公共幼兒園教育的兒童,學校會責成父母領回,或會對兒童父母實施必要的教育,以匡正其家庭教育中的失誤。現今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生孩子容易,隻需要本能。但升格做父母讓孩子有教養,就得需要父母本身就要有教養。家國一理,依法治國,更應以規理家,而且國法家規面前,要一視同仁。

英國皇室所謂的高貴,源自他們把教養看得高于一切,甚至看作是皇室的象征。這種标本意義的價值所在,即為英國民衆樹立起禮貌、規矩、态度、風度、生活方式、習慣等行為典範。

人,為什麼要擁有教養?這就如同人為什麼要優生優育、吃健康食品一樣,如果說這決定了人的體質,那麼教養就直接關乎人的精神品質。一個人後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立,和對各類人和事物的判斷解讀,都是由其教養決定的。

教和養也可以分别解讀,教可以理解為教育,養可以理解為修養。可有些父母,自孩子小時起就将教視同為嬌縱,将養視同為放養,還美其名日嬌生慣養。其本質是,父母沒教養,而用所謂愛的嬌生慣養對自己無能、不稱職行為加以美化和掩飾,其目的就是将孩子缺失教育造成的所有問題的責任,最終都歸咎于孩子自身和社會。

當教養變成嬌生慣養時:小學二年級的孩子辍學以網吧為家;14歲女孩跟17歲男孩“私奔”;28歲農婦二胎生了兒子之後,就理直氣壯地要喝750元一罐的月子湯;外地打工直到75歲的老父親,在供完三個兒子娶媳生子後,卻沒一個兒子讓他進門……這種種亂象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給孩子積蓄錢财,不如培育孩子的教養。

沒有教養的生活環境不僅野蠻,而且充斥着謊言,無論成人還是孩子:一幫專權弄權的人,往往會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誡人們遠離權力,以讓自己和家人獨享“做官”的快活;一幫争名逐利的人,往往會以經曆者的身份告誡人們遠離名利,以讓自己和家人獨享暴利的快活。可悲的是,有些人也覺着他們經曆過見識過,是最有話語權的。如今教育的問題很大程度在于,家長就沒教養,還好為人師地教孩子,隻能瞎教。讀書不在多,在精,不加選擇地閱讀,隻能是瞎看。成功與否要自己定義,一個心裡連成敗标準都沒有的人,隻會瞎忙。舜的成功證明:男人要做孝子;孟母的成功證明:女人要做賢妻。這就是人見人敬的孝子賢孫,賢妻必是良母,孝子才有賢孫,這也是曆代帝王以老治天下的依據所在。

各種價值觀的不同解讀,都是由不同的教養背景形成的。所以,一個人物質脫貧容易,難的是精神脫貧。自古專制者包括現今的某些慈善家,可以用其九生一毛的财富施粥撒錢,但絕不容許民衆精神思想的些許覺悟和獨立,因為這才是人生最珍貴、最奢侈的。追求物質本身就是個誤區,逐利的結果隻會落個人為财死。錢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隻有思想精神可以與人分享,可以穿越永生。所以,曆代明君崇尚的也是生活的簡樸,思想精神的富足。

這些價值觀的不同解讀,都取決于一個人的教養。所以看到教養一詞時,我就會想到因果。是選擇疲于奔命逐利一生為奴于金錢物質?還是追求自由思想、獨立精神做一個精神貴族?也取決于一個人的教養和品位!虛度半生,唯有感悟:世間萬物,皆有因果,這就是所說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每個人做出選擇時,都應考慮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道理,都應顧及前因和後果。

我覺得無論教養還是因果,即便是從我們普通百姓的柴米油鹽、家長裡短中,也可以無處不在地都體現出來。

假如《金山夜話》節目所踐行的理念能夠讓人受益,那麼《教養》的落筆,使我能夠在已經消化聖賢理念的基礎之上,整理出更加符合讀者心靈需要的思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